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骨干网路由反射器

(2014-11-26 17:06:34)
标签:

杂谈

目前主流运营商的骨干网流量都是已经达到T级别,骨干网关注的也主要是大容量高速转发。骨干网上基本不涉及业务部署,因此在骨干网部署的设备也以大容量专业硬件芯片的核心路由器为主。尽管城域出口及骨干网设备一旦流量超过一定的阈值就开始设备扩容,但是近年的流量猛增总是与流量不均衡相伴出现。一边是不断扩容,一边却出现资源闲置。对于出口流量宝贵的运营商而言,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在传统网络中,通过写大量的策略路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量不均衡的问题,但是需要运维人员手工维护策略路由配置的现实又给管理和维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经典且成熟的传统的TCP/IP协议有时又成为我们网络规划的最大限制:我们无法超越这个协议规范,因为业界的统一标准制约着芯片商、设备商和使用者。在整个产业链最下游的使用者,不能轻易改变技术规则,网络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无法完全按照实际需要去进行。


在骨干网全连接的架构中,有一对或者多对路由器承担着向全网设备反馈路由信息的功能,这就是路由反射器(RR),一般由专用硬件芯片架构的高端核心路由器来做全网RR,除非更改软件版本中的相关协议。但是主流厂商的高端核心路由器的软件版本,都有一定的版本维护周期,无法随意增加改动版本,因此对现网使用的新需求也无法快速响应,甚至有的时候受限于芯片原因,导致无法改动。有没有可能将一部分控制平面的路由计算功能剥离出来,按照使用者的需求来设计呢?海外一些领先的运营商已经在实践将RR这个设备角色功能部署在x86服务器上(如图所示),由于RR的最主要功能是计算路由,而非转发流量,因此在大型骨干网中,RR可以率先迁移到x86架构上,能够更快适应使用者需求的变化和差异。例如,改变BGP路由下一跳的机制,引入源地址等综合信息进行选路,能够通过智能的方式实现骨干网流量负载均衡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骨干网高端核心路由器不需要做任何改变,按照传统标准的方式去接受RR反射的路由信息。所以现阶段,具备极高的可实施性。

http://www.h3c.com.cn/res/201410/28/20141028_1946642_image004_842424_30008_0.jpg

图. NFV在城域网作为增强型RR


海外运营商引入x86架构的RR的目标绝不仅止于此。在完成骨干网流量负载均衡的初级阶段部署后,运营商希望能够从现有骨干路由器上提取到更丰富的流量信息,通过部署Controller来搜集全网流量信息,Controller通过综合计算和策略匹配,来精确调度骨干网络流量,实现理想的流量工程。相较于初级阶段的RR x86化及协议增强,理想目标阶段需要现网的设备升级或者更换才能够支持相关标准控制协议,而控制协议的标准化和完善本身也需要一些时间去积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