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中的移动化新IT

标签:
ipv6峰会byodsdn翟传璞it |
分类: BYOD、无线 |
变革中的移动化新IT
今天IPv6这个会议,其实当时有同事来征求我的意见的时候问我今年打算讲什么,因为华三公司每年都会参加IPv6的公司,公司今年打算讲什么?我想起去年我们参加IPv6会议的时候,曾经谈到影响IPv6发展和IPv6大量实施的是技术本身吗,答案:不是,影响IPv6发展其实最重要的东西是应用,就是我们真正拿IPv6来做什么,其实我们去年也提到像云像移动化,是可能来帮助IPv6来落地的一个一些应用,所以说我今天的选题正好会议也有一个专题是关于移动化和BYOD的,所以的题目是变革中的移动化新IT。
我想问一下大家,大家没用智能手机或者不用pad的,这个问题不用回答了,每个人都会有智能手机,每个人都有pad,我们下一代人不用每天拎着PC或者笔记本上班了,这是下一代的情况,那么当然有一些数据可以来证明这些东西,我们来看一下智能终端的出货量,PC和笔记本出货量一直区域平缓的,智能手机和pad出货量远远高于PC或笔记本,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我们看一下宽带连接的数据中心,可以看到宽带连接数据来自移动终端已经占到整个网络流量的80%。现在我的手机3G手机月流量是1.6个G,但是我发觉有点不够用,我会每个月加500兆,我们经常用手机处理邮件办公,其实移动化这个趋势已经很普及了,那移动化带来了什么呢?移动化带来很多变化,首先对大家生活的变化,大家大会无聊了会干什么,会看手机会刷微博,大家出门想打车可能会用嘀嘀打车,不用再去伸手去拦车了,如果我去健身如果我去跑步,原来我不知道跑了多少远不知道消耗多少热量,那现在来说我有这种软件告诉我跑多少,消耗了多少大卡的热量。这都是移动化所改变我们生活的一些变化。
我们工作习惯也在发生变化,我其实也做过开发,我们用的是台式机,这种情况我晚上很省心的,我用台式机没有办法拿回家晚上你让我处理一些事情我也处理不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分不开了,因为随时有电话打给你处理一个流程或者需要你参加一个电话会议视频会议。这是跟以前不一样的,可能大家会说带来了很多困扰,那你有没有想到过更简便的方式?比如说我现在见客户,是不拿笔记本的,我拿ipad不需要用笔记本,公司要召开一个会议,我可以随时发起一个会,大家都可以远程接进来然后去远程讨论一个事情。对于我们工作习惯来说,其实也在产生相应变化。
我们借用一些数据来看移动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比如说到2017年预计有超过五成企业要求员工自带设备上班,IDC预计一个市场规模到2017年会有41.5亿的市场空间。但是我们来看其实移动化会带来对于IT设施的挑战,对于整个IT的诉求在提高,比如说我们看几个方面:第一个海量终端接入,如果只有笔记本带到公司可能这个公司有一千台笔记本,现在面临终端要乘2乘3。第二点业务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原来设计一个会议室,是按容纳200人涉及的,这种情况下无线覆盖可以满足要求,当我有紧急会议会把400人召集进来你的网络能不能承受得了,就说我们需要我们IT更加灵活进行支撑。第三点安全的挑战,当我们要把公司的这些文件这些信息都放在pad上的时候,这个东西是更容易丢的,当这个东西丢掉之后对于企业是更加危险了。第四点是IT主管最关注的问题我们原来很多系统都是针对于笔记本设计的,基于笔记本设计的屏幕是不是能满足pad?
那么是新IT,以前我们有很多应用有很多个性化应用,每一种个性化应用都有个性化架构带支撑这个系统,但是新的IT架构来说其实我们希望的是通过一种架构来支撑多种应用这是我们所努力的方向,我们在个性化系统的时候采用个性化的应用和个性化系统,那这里其实有几个关健词,一个是可定义,这里其实就代表了我不仅网络是可定义的SDN,我的终端系统是不是可定义的,可定义其实是整个IT系统的可定义而不是仅仅网络可定义。当这个网络有50人访问的时候系统是什么样子的,当有500人访问的时候这个系统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自适应的解决方案。我的系统不是为了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应用而产生相应变化。
那对于海量终端接入来说,对于终端数量来说随着智能终端大量普及,终端数量呈两到三倍增加,对于这些终端如何来控制如何来坚持它安全,如何来限制它权限?等等都是需要我们来考虑的。所以说不仅仅是无线承载,既使是无线承载,仅仅这些网络能够提供这些带宽是够的吗,是不够的,我们碰到很多企业说:你需要帮我识别出来有哪些人利用智能终端接入到这个网络中来,是公司配的终端还是自己带的终端,我们需要实现一系列的措施。
第二点我们来讲一下业务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我们设计这个房间有10个信息点,在另外一个房间只能接入20个人,我们没有办法确定,我们传统设计思路,先静态分配很多资源,这就有一个问题,这些静态分配的资源够用吗,我们按照什么样的一个规模或者什么样一个预测来给他分配这样的资源呢,其实是非常难的一个事情。我不知道今天有没有学校来的同学,我们在学校里面经常干的一件事情就是选课,每个学期是大家来选在这个学期学的课,短时间内有几万名学生登录到系统里,那在这种情况怎么预留资源,而且这个系统一个学期只用两天,剩下时间是不用的,那就是说我们传统IT在业务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何来解决呢?我们首先看一下我们在云端的设计,在传统部署上面我们一定是说我们预测业务系统最高能够达到什么规模,或者达到什么性能,OK,我画一条线,很大程度是到不了这种情况,那在华三在考虑的方案是什么:我能不能基于业务的需求,基于业务使用的量来灵活动态调配资源?当我发现这个应用系统访问人数越来越多,访问性能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我自动创建新机创建资源,甚至我们可以基于SDN来做,基于SDN我们都知道我们可以访问这个应用的流量,访问应用逐步增加时我告诉我的系统,那么当业务流量逐步下降的时候我可以怎么做,我可以告诉云系统说你可以把这个虚机减少一些,同时还可以把原来自动建立的连接拆掉,就是说我们在云端的资源是可以动态来扩展的,同时我们来看仅仅是云端是不够的,因为大家都明白云端我们创建虚机特别简单。第二点网络要不要自适应发生变化,这两点我们原来怎么来沟通?我们原来经常是像我们QQ一样通过文字来沟通,那现在有了什么?有了微信我们经常用声音,但是我们现在遇到越来越多的情况是什么?我们要不要视频沟通一下,要不要开视频会议?从文字发展到语音到图象,它对于网络带宽的需求一定是不一样的,那我能不能基于应用的不同基于应用的这种差异来灵活调配相应的带宽呢,这是华三公司在做的另外一件事情,我们跟这个领域世界排名第一的厂商做一个事情,我们会自动感知这里面有哪些人通过什么方式做沟通,刚才是敲文本,或者开启摄像头视频通话的时候这种情况我会通过SDN应用调配带宽设置,这是移动化带来的变化我把SDN的技术引入进来让它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同样谈到安全的挑战,其实大家都很清楚,如果把公司的文件推送到你的终端上去这种情况下就会存在问题,手机丢失了怎么办,手机丢失情况下我公司文件是不是泄漏了,这种情况我们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是不是把信息放在云上而不是终端上;第二,对于终端如何管控。对于终端不是接入这个网络做一下认证而已,而应该像华三公司,我们会给每个人推送邮件,在本地是打不开附件的,或者要装一个客户端才能打开附件,一旦手机发生丢失我可以远程定位手机在哪里,同时的话我可以锁屏还可以远程数据查处。这是第一点你存在在手机上数据是有安全保障的。另外一点我可以把数据存放在云端,推送的都是图象而没有存储真正数据,这样大量可以把数据存在中心数据里存在云里从而减少终端泄密的风险和可能性。最后谈谈应用迁移的挑战,我们可以推送VAPP而不是推送整个虚桌面,当然其实最终极的解决业务系统是可以通过企业APP,同时基于这些来说我们可以开发APP,但是开发APP也存在问题比如说,我曾经跟CIO在沟通,存在几十个APP,哪些APP是安全的,所以要有统一平台支持这个东西,同时我可以基于每个人身份不同给你推送相应APP,你是市场员工给你这个APP,那基于这些技术还有什么呢?所以这里需要厂家提供统一SDK从单点登录到传输信息安全。我们希望通过华三新IT更好解决用户所遇到的问题,这是我演讲的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