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业务叠加环境下的路由器性能测试(上)

标签:
边缘路由器转发性能测试it |
分类: 网络 |
文/夏青
从测试环境改进
http://www.h3c.com.cn/res/200906/15/20090615_778526_image001_637502_30008_0.png
图1 不同业务对单字节转发性能的影响
以64字节为例说明:在单纯的IP转发环境下,被测设备的转发性能为线速的82%左右;当仅叠加包过滤防火墙时,被测设备的转发性能下降到63%左右;当仅叠加NAT、QoS或者VLAN时,被测设备的转发性能进一步下降到28%左右;当叠加所有上述业务时,被测设备的转发性能下降到10%左右。多业务叠加后的性能数据与单纯IP转发环境下得到的性能数据相比较,存在较大差距,这点在小字节的测试结果中体现的更为明显。
从测试流量改进
通过在测试环境中叠加多个业务模块,单字节的测试结果会出现明显的下降。然而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中,流量组成是极其复杂的,各种长度的报文混合传输。多业务叠加环境下出现的单字节性能下降,只能反映出一个趋势,还不能够对真实环境下设备的性能表现给出准确的量化指标。
为了使实验室中的网络环境更加真实,我们在测试中引入概率分布和统计平均的机制。例如IMIX数据模型,其流量构成包括64字节、576字节以及1518字节三种长度的报文,三种报文在流量中的个数比例为7:4:1,报文平均长度为304.3字节,相对于实际Internet的流量的近似度为0.892。
【注:在VPN测试环境中(例如,GRE、IPSec),报文经过封装后往往会超过接口最大MTU导致分片,实际网络中丢包或者乱序的产生都会导致分片报文重组失败。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配置TCP MSS来改变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TCP协商结果,缩小原始报文长度,避免封装后的报文再进行分片。因此在VPN环境下测试性能时,我们可以适当降低大字节报文的长度。】
使用前一节的多业务叠加性能测试环境,我们将测试流量改进成混合流量,以IMIX为例,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性能对比结果。
http://www.h3c.com.cn/res/200906/15/20090615_778527_image002_637502_30008_0.png
图2 不同环境下的IMIX转发性能
在单纯的IP转发环境中,IMIX流量可以达到双向线速;叠加包过滤防火墙后,对转发性能没有影响,被测设备仍然可以达到双向线速转发;分别在NAT、VLAN以及QOS的环境中进行转发性能测试,测试结果会逐步下降到80Mbps左右;当所有业务叠加时,被测设备的转发性能为38.73Mbps。
使用IMIX数据流获得的性能数据是否真的更贴近真实流量下设备的性能表现?这一点,在后面的测试中会进一步得到证明。
从衡量指标改进
除了传统的Throughput(RFC2544)之外,我们需要引入更多的衡量指标。例如,并发TCP连接数(Concurrent TCP Connection Capacity)、最大TCP连接建立速率(Maximum TCP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Rate)以及HTTP最大事务传输速率(Maximum HTTP Transaction Rate)等防火墙性能测试指标,也同样适用测试多业务叠加环境下路由器的性能表现。
HTTP、FTP等常用网络应用都是基于TCP进行传输的,TCP连接的建立速率直接影响到上层业务的响应速率。因此,我们首先以最大TCP连接建立速率为例。在单纯的IP转发环境下,分别叠加包过滤防火墙、QoS、NAT、VLAN四个业务模块,使用测试仪模拟TCP建立过程,测试出设备能够支持的最大TCP连接建立速率。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
http://www.h3c.com.cn/res/200906/15/20090615_778528_image003_637502_30008_0.png
图3 不同环境下的最大TCP连接建立速率
从上面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交换模块的引入对于测试结果的影响最大,QoS和NAT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居中,包过滤防火墙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最小。当交换、NAT、QoS、Firewall四种业务叠加时,理想环境下(仅存在TCP连接建立报文)设备可以稳定响应每秒1400个TCP连接请求。
实际环境中的TCP应用流量除了TCP连接的建立与拆链,还会包括应用层报文的传输。应用层数据报文的加入,会进一步增加系统转发负担。最大TCP连接建立速率的测试结果与路由器对于应用层事务的处理能力相比,应该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个差距究竟还有多大呢?我们可以进一步对性能衡量指标进行改进,使用HTTP事务的处理速率来衡量设备的综合性能。
我们使用测试仪器分别模拟HTTP Client和HTTP Server,Client向Server GET页面内容为4K字节大小的网页。测试单纯IP转发环境下,分别叠加包过滤防火墙、NAT、QoS、交换以及所有业务叠加后的HTTP事务处理速率。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
http://www.h3c.com.cn/res/200906/15/20090615_778529_image004_637502_30008_0.png
图4 不同环境下的HTTP事务处理速率对比
正如预期的那样,对比最大TCP连接速率的测试结果,叠加所有业务后的最大HTTP事务处理速率有所下降。设备在多业务叠加的环境下,对于GET 4K字节大小网页的HTTP事务处理能力稳定在每秒900个。
实际上,到了这一步,我们仍然可以进一步对测试指标进行改进。前一步得到的HTTP事务处理速率,其前提是稳定情况下,即HTTP事务处理速率在各时间点的采样近似一条直线。这个状态设备的负载还处于正常范围内,数据时延稳定。如果进一步增大HTTP事务的发起速率,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
仍然以4K大小的页面为例。在叠加所有业务的测试环境中,从每秒900次页面请求开始逐步增大请求速率,可以得到如下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