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庄乡的历史文化底蕴
(2010-10-21 15:54:28)
标签:
丁各庄娘娘庄乡宋体文物普查遗物文化 |
分类: 遵化历史文化 |
娘娘庄乡,位于河北省遵化市东南部。在总面积达74.5平方公里的方圆中,矗立着数十座巍峨陡峻、美丽奇艳的山峰;十几条涓涓溪流,在该乡的南部流聚成一座较大的水库——邱庄水库。这里不仅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更兼民风朴实,人杰地灵。从远古时代至今,历朝历代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发展、繁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文明的遗迹。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与秀美的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成为当地旅游事业发展的两大亮点,从而使娘娘庄的名气,走出了遵化,走出了唐山,进而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娘娘庄乡境内的文化遗存
在遵化25个乡镇中,娘娘庄乡称不上大,仅有20个行政村。然而,从已登记在册的《遵化市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上看,这里的历史文化遗存却不少,达6处之多。这些文化遗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娘娘庄乡从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成为娘娘庄乡历史发展进程的真实见证。
丁各庄遗址,位于娘娘庄乡丁各庄村村西。1982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长约500米,总面积大25000平方米,是一处古人类生活区遗址。其地势呈东高西低的形势,西面原来是一条河流,目前已成为耕地。在遗址范围内,发现大量具有明显旧石器时代特征的打制尖状器、刮削器和玛瑙质尖壮器。这说明,在距今约一万年以前,娘娘庄乡境内的丁各庄村一带,已经有早期人类生活的足迹。这是目前所知道的遵化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为研究娘娘庄乡及遵化古代人类的活动情况,提供了充分的实证材料。
上峪遗址
上峪遗址,位于娘娘庄乡上峪村东南,发现于1986年9月。该村村民刘庆国在挖白薯窖时,挖出来好多铜小刀。经本村在遵化县电信局工作的王兆君报告,遵化县文物管理所派人进行了调查,初步鉴定为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一种货币——刀币,俗称尖首刀。这些刀币被装在一个红色陶罐里,文物部门收集了16公斤,清理出完整刀币三式528枚。沿这块地方扩大调查范围,在一处高约4米的台地上,文物工作人员又发现一些陶片,均是红陶夹云母质地。通过研究分析,属鱼骨盆之类的日常生活器物,年代为战汉时期,属汉代遗址。上峪村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春秋战国到汉代的遵化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证资料。
娘娘庄西遗址
娘娘庄西遗址,位于娘娘庄乡东娘娘村西北,1991年5月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西为山坡,东为平原,土质为黄褐砂粒 土,文化层厚1米左右,暴露遗物主要是加砂红褐陶,采集遗物有口沿、器腹、器底等多块陶片。整个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米,总面积为2000平方米,根据采集到的遗物分析,鉴定为汉代遗址。
大官屯遗址
大官屯遗址位于娘娘庄乡大官屯村北偏东山上,1991年5月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土质主要为石化黄褐土,暴露遗物大部分分布在南坡和北坡。采集到的遗物有鬲足、器底、器腹等9块,均为红褐陶。细石器有石核、尖壮器刮削器等5件。文化层深0.5米左右,遗址北恻山底下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遗址为环形带状,长约80米,宽约30米,总面积达2400平方米。根据遗物鉴定为商代遗址。
高庙遗址
高庙遗址位于娘娘庄乡下峪村西南一处台地上,原建有寺庙,年代不祥。1991年5月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北侧有北向南、东向西的环形水沟,土质为黄粘土,文化层深度从地表至地下50公分左右。暴露遗物为红褐陶,采集遗物为口沿、器腹、实心鬲足9块。遗址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根据陶片鉴定为商代遗址。
密禅庵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