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家长对孩子发展的方向以及要求”的调查报告

(2011-05-16 07:02:56)
标签:

科研

杂谈

分类: 教育

关于“家长对孩子发展的方向以及要求”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为了全面贯彻区、局“三思三创”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而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我园各项活动,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和办园水平,更好地教育孩子,特设计本次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小中大班幼儿家长

 

【问卷回收率】:75%

 

【调查方式】随机发放调查问卷,每班各10名。

 

【调查情况】:

父母有了孩子自然会对孩子的未来有美好的期望,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每一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内容是不同的。人们最常说的是“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从此次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年龄段的家长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家长对孩子都有各自不同领域、方向的重视和疑惑,具体总结如下:

 

一、现今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期望各有不同,出现“两个方向走”的趋势。

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您认为应重点培养孩子的哪些兴趣和爱好?”从这一题中,明显可以感觉到现今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期望出现“要求高,期望高”的现象。从问卷中了解到小班的家长已经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兴趣和是否对孩子未来发展有帮助联系在一起。如孩子的兴趣不利于其长远发展,会采取不支持的方式对待。有些家长在表述中也出现了前后矛盾的现象:一方面认为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一方面又认为学习英语是必须的。学前儿童“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爱玩”、“好玩”的特点,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不可能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的程度。但同时有一部分家长坚持把孩子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不把个人主观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表现出不管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活动、游戏,都同样支持孩子。

 

二、家长对孩子发展情况存在的疑惑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不同年龄段的家长主要对孩子两方面存在着普遍的疑惑:1、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2、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行为习惯是小班年龄段重点培养的方向,为什么孩子到了中班、大班,家长还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仍很头疼呢?我结合简答题中关于祖父辈教育孩子的优势和劣势中可以总结出一点原因:祖父辈对孩子过多的包办代替,导致孩子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到家里由于祖父辈的过渡宠爱消失了。

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交往能力对孩子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然而,现在普遍的孩子恰恰存在交际能力薄弱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一个原因是现在孩子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在上幼儿园之前很少有同伴和他一起游戏、交往的机会。是家中的“小皇帝”,玩具、食物没人跟他抢,使得原本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更加自私,进而严重影响到了幼儿今后与人交际的能力。

 

三、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观点与做法呈现个别差异性。

39%的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比较少,对如何发展孩子的心理健康缺乏一定的认识。32%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缺乏具体的方法和教育手段。29%的家长对孩子平时的情绪变化十分关注,而且已经有了自己一套比较具体的教育经验。

 

 

【存在问题】:

    通过本次针对“家长对孩子发展的方向以及要求”的调查报告,折射出新时代的家长对儿童观、教育观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以及他们对孩子的某一方面发展情况或整体发展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同时又暴露出一些现在孩子普遍欠缺的能力和家长普遍比较困惑的问题。

 

【对策与建议】:

每位家长对孩子的兴趣培养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我们作为教师只能将科学的理念告诉家长,让其明白不管用什么方式去培养,都要遵循“不要剥夺幼儿游戏的时间,不要违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针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我们仍需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得到家长尤其是祖父辈的配合。同时,交往能力仍是目前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尤其要关注幼儿自由活动时交往能力及技能技巧的培养。

最后,针对部分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对这方面存在很多空白。我们可以让有经验的家长带动其他家长。教师也可以针对孩子近期出现的情绪变化,把握时机,对其家长进行个别交谈、沟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