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过氏文化研究会2016年度 工 作 总 结

分类: 过氏历史探究 |
无锡过氏文化研究会2016年度
工
作
总
结
http://s5/mw690/001MWxVkzy78cODDM1u14&690
2016年,分会在探索如何把《过郡马祠》的功能发挥最大化作了不懈的努力。
一.
1.
2.4.4日,过氏历史名人位牌和旨在表彰宗德奉献的《崇德褒功》位牌入祠堂供奉。
3.
4.
二.
1.
2.
宗亲的寿庆等活动。
3.
三.
海内外过氏宗亲的抒发观后感的文章。
1.
2.
3.
四.
1.
2.
3.
4.
五.
在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过氏分会名列榜首得当选《祠堂文化优秀分会》。过兴南、过志敏和过建廷获得“惠山祠堂文化忠诚守护者” 称号。
过耀华当选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过志敏当选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
过祖荣当选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六.参加市会的工作。
一.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组织七个分会,到过氏分会进行交流活动,过氏作了专题汇报。
(過氏分會主要工作)
無錫祠堂文化研究會過氏分會成立於2007年2月14日。分會成立前後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 續修第十二巡《無錫過氏宗譜》。宗譜定名“和集”。組織二百餘位宗親參與其事,采訪收錄無錫過氏二十九個支派。特別是明初隨大軍遠征雲南的永勝派,621年從來沒有過聯繫,這次收錄後他們高興地說:終與找到祖宗了。還有在祠堂文化研究會的幫助下,把四百餘年前過繼到鄒氏的一支“後宅派”恢復記錄。宗譜已經有国家图书馆、上海、南京、湖南、蘇州、雲南、常州等地图书馆和博物館收藏。
(2)。組織海內外過氏宗親祭祖。自2006年10月開始,無錫過氏在《過郡馬祠》舉行十一次規模不等的祭祖活動。又組織到安徽和縣太溪村過郡馬祖居地、山東萊州夏代過國《旻灌、旻鄩二侯祠堂》、湖南攸縣和安仁縣、雲南永勝縣、蘇州光福等無錫過氏遷居地舉行祭祖活動。
(3).豐富多彩的開展祠堂文化活動。分會多次研究祠堂布展內容,充實祠堂硬件和內涵。每年的祭祖活動多有新的內容。
2007年 山東電視臺製作《過國興衰史》。
2010年 組織舞龍燈表演和湖南宗親參加。
2011年 舉行歷史名人《過百齡》像入祠典禮。
2012年 门楼建後,宗親捐贈石鼓蹬。宗德碑和
門樓匾額揭幕。
2013年 過郡馬彩塑像揭幕和支派先祖位牌入祠。
2014年 《寶綸堂》等匾额和楹联揭幕。
2015年 《无锡过氏宗谱》由过氏的孩子们代代相
传,手传手的传递入祠堂。
2016年 海内外过氏歷史名人位牌和旨在表彰宗
德奉獻的《崇德褒功》位牌入祠堂供奉。
分會還在祠堂舉行宗親們的“百歲老人壽慶”、“孩子成人典禮”、與市少年宮合辦“兒童尋根問祖活動”、“賑災義士過智修紀念”等活動。把過氏歷史故事和傑出人物製作十二面錦旗,每年祭祖懸掛於廣場。
(4).文化成果。過氏分會2007年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過氏文化》30餘萬字的書籍。發行《過氏文化》報紙三十餘期。與無錫棋類協會合作發表“一代棋宗過百齡”在《江南晚報》連載。對宣傳過氏文化正能量起了很大的作用。
(5).开展联亲睦族。2008年在北京大學《臨湖軒》召開“北京過氏宗親聯誼會”。到安徽、湖南、雲南、浙江、山東北京、上海、等地走訪宗親。每年年初一,拜望年過九旬的過氏人瑞。與無錫慈善總會銜接,凡有過氏貧困學子過氏分會盡力幫助。熱情接待海內外過氏宗親尋根問祖。組織過氏宗親志願者義務到祠堂和研究會值班。
又参加到常州祠堂文化和譜牒文化交流。组织十余位宗亲参加祠堂知识学术讲座。
六.
1.
2.
八.广泛发动宗亲宗德奉献的热情。
无锡过氏,丙申春祭暨(崇德褒功位牌)入《过郡马祠》配享典礼,已经圆满功成。
从海内外专程赶到惠山祠堂,护送各家先人位牌入祠的过
氏裔孙,纷纷表示:自己的先父母、先祖父母的英灵,能在始祖祠堂有一席之地,感到十分地荣耀和高兴。今后,要多多的到祠堂来祭奠先人。要感念天地之道:无欲无私,滋养万物。要感念祖宗之德:参天法地,延续文明。 要感念父母之恩:育我身心,教我为人。并要把这个中华美德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为了筹办这次典礼,涌现出一大批默默无闻而努力奉献的过氏宗亲。
在“宗德奉献、荣宗耀祖”的策划书发表以后,许多比较了解情况的宗亲。如副会长国志、副会长兼湖南支会会长文则;祠堂管委会副主任惠生;祠堂管委会委员益民、梅仙、茂良等。主动深入地宣传,不单新扩了一批(崇德褒功位牌),更使原已经符合条件的宗亲继续自愿地增加捐款。
在硬件制作上,宗亲们更是努力为研究会节省每一个‘铜板’。如茂良宗亲不顾阻力,介绍木工、漆工和雕花匠,到祠堂制作崇德褒功龛,茂良十天时间天天陪同到完工。既为研究会节约了费用,又保障了质量。兴华宗亲送来24K的金箔近千张,把神龛的花边、楹联贴上金箔,使整个神龛金碧辉煌。
典礼前,发现祠堂门口刚刚安装好的,‘特祭碑’和‘过郡马祠简介’石碑的内容文字上,有着多处不可容许的差错,(镌刻文稿没有经过校对、没有拿出来审核,碑文中出现十余个错别字)必须更换掉。可是,重新镌刻和安装已经完全来不及了。研究会的弥补措施是:紧急制作两块布置宣传资料的画框,用以遮盖这两块石碑。剑云宗亲仔细丈量尺寸、认真选择照片、精心编辑内容。忙忙碌碌数天。终于,“中央电视台三访《过郡马祠》”;和“无锡过氏赴安徽考察祠堂建设”、“法国女婿来锡祭祖”、“乙未年会”等。两块图文并茂的画框覆盖在两块石碑上,在典礼上成为海内外过氏裔孙和广大游客观瞻的热点。随后剑云又制作数幅典礼会标、楹联和宣传画幅,介绍过氏历史和人文资料,以及过氏文化研究会活动内容。
外地宗亲来锡的联络、接待工作十分重要。伯兴、过焰、泉南、荣昌、锡华、惠生、曾一、定期、富荣、秋欣、建南、仲兴、涵魁等提前联络、车站迎侯、安置住宿、介绍情况、陪同送行等,做得十分周到。使外地宗亲捧着一颗孝心而来,带着十分满意而归。
过焰到车站迎接湖南来锡的四位宗亲。秋欣主动请缨,陪同专程到无锡祭祖的云南永胜派鹏儒宗亲。
云海和之江陪同从加拿大多伦多坐飞机到珠海、从珠海坐飞机杭州,汇聚兄弟后驱车到惠山,参加典礼的芙蓉山派官辉、光辉、红辉、晓东等宗亲。典礼后回到故乡。赶上故居正在拆迁,他们为八个兄弟姊妹,每人捡了故居旧屋的一块老砖头,以作永久留念。
曾一、定其和富荣,陪同从没有回到过老家的我国近现代名人过探先的子、女和下一代,来到他们父亲的故居八士桥《修吉堂》。看到尚存的他们上辈曾经生活的老屋,感慨万千、老泪纵横。
北京专程回无锡参加典礼的,原国防大学教授过子铭宗亲,在典礼后接受无锡电视台采访时说:要传承先祖的爱国家、爱人民的美德。并说:今年带着孩子,一家六口全部到祠堂参加典礼。就是要把尊祖敬宗的中华美德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又陆续有捐款捐物,如老会长寿生宗亲,看到和先祖铜像供桌、长枱已经很旧,就出资捐赠红木的台櫈。
常务顾问润之宗亲,又捐献作为铜像背景的《再扈从游小山诗》红木挂屏,使近千年的先祖手迹再现。
副会长伟琪宗亲,捐了一台柜式空调,改善了值班宗亲的工作条件。
到目前为止,捐款三百元元以上的宗亲有四百十余位,总计收到捐款一百三十余万元。研究会为捐款超五千元的宗亲供奉位牌四十块,立(崇德褒功)的宗亲总计捐款达一百一十余万。也就是说:百分之十的热心捐款宗亲,从2007年过氏分会成立到今,捐出了百分之九十的宗德款。
正由于过氏宗亲能献计献策、捐款捐物、齐心协力地做好典礼前后的工作,才能使分会的工作顺顺利利、圆圆满满。
我在《祠堂博览》为过氏分会十周年写了一片‘和衷共济 风雨同舟’的文章。叙述了我们十年来的历程。团结奋斗的2016年将要过去,要迎来光辉灿烂的新一年。要向各位宗亲志愿者们道一声:辛苦了!祝各位身体健康!合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