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因为所有人,都正戴着三星 Gear VR
眼镜,沉浸在巴塞罗那街头的足球表演中,对扎克伯格的出现全然不知。直到
https://pic.36krcnd.com/avatar/201610/25033702/ba6btj1tmlcndvtz.jpg!1200命运,并非只是寒冬?Unity
扎克伯格现身三星发布会现场照。
扎克伯格的出现,并非为三星友情站台,而是高调宣布
“
VR
这是
在中国,VR
然而好景不长,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形势斗转。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有
8
https://pic.36krcnd.com/avatar/201610/25033852/morzozmsn5i7mpoz.jpg!1200命运,并非只是寒冬?Unity
10 月 22 日,搜狐科技报道,根据 VR 产业链获得的消息,曾经炙手可热的 VR 硬件制作商暴风魔镜公司最近启动了一轮裁员。
因此,业内普遍开始认为,VR
市场狂热的急转直下似乎说明,VR
离真正的应用爆发期还很遥远——VR
Unity Technologies (以下简称
Unity)作为
如何看待目前
深蓝 Deeper Blue
于近日采访了
中国的特点就是能抄
深蓝(以下简称 DB):上半年,市场纷纷说
张俊波(以下简称张):我觉得都挺对的,而且也是有因果原因的。
在年初的时候所有人都觉相信 VR 一定是这个世界的未来,所以说
https://pic.36krcnd.com/avatar/201610/25034153/pe3yeobyxupempnw.jpg!1200命运,并非只是寒冬?Unity
各式各样的 VR 展览会上人山人海。或许许多 VR 公司在这个环节上烧掉了大部分融资。
同时,说 VR 寒冬也是有道理的。这个热头一过,很多厂家就被淘汰掉了,留下真正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厂家起来。
DB:一些投资人只看好
张:我非常同意。
VR 还处于早期。各个硬件和软件厂家都在分头前进,仍未成熟,而 VR 平台作为中间这一层,正在随着软件和硬件的发展稳步推进,VR 赢了,平台就赢了。
用 Unity 举例,如果 90%
DB:有亲历中美
张:国外的大公司要踏实很多。海外资本并不好忽悠,一个创业公司,不是真正做有些专长的东西,是很难拿到钱的。
https://pic.36krcnd.com/avatar/201610/25035711/zfa86im9fob6ekl1.jpg!1200命运,并非只是寒冬?Unity
Unity 陪伴着这两大 VR 平台成长。
我接触的美国的研发人员或创业者,他们的目标就是获得种种区分性优势。而中国 VR 公司大多还在试水,他们不愿像国外的公司,投大量的人力去试验 VR 产品。中国 VR 发展没有像美国一样集中在大公司,因为中国的硬件成本和资本成本都太低。
中国的特点是能抄,如果别人做好了,就开始大量的复制和生产。比如手机技术完全成熟后,就基本上就是中国人的天下了。
手机端是 VR 的未来
DB:VR 目前最大的发展障碍是内容还是硬件?
张:VR 最大的挑战就是摸索出最好的 VR 体验,在这个时间点上,硬件是关键。
VR 非常注重交互的自然性,因此如何让用户克服带上头显之后的恐惧感,如何让用户在头显里输入信息,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在硬件和平台没有起来之前,内容永远都是滞后的。只有硬件发展到了通用的水平,体验得到了优化,内容才会层出不穷。
DB:您认为 VR 和 AR
张:VR 是一个好讲的故事,因为 VR 世界在眼前展现的很直观。
https://pic.36krcnd.com/avatar/201610/25035924/67uc8dyadi4pgban.jpg!1200命运,并非只是寒冬?Unity
风靡全球的 Pokeman Go 就是一款 AR 游戏。
AR 的场景建立在现实上,比如你身边的桌子上面突然出现什么东西,需要考虑到不同场景不同的设计。AR 对我来说比较难想象。Unity 涉足 AR 较早。大量早期微软 Hololens 应用都是用 Unity 开发的。Unity 同时还与做 AR 的管理公司深度合作。
DB:谷歌正式推出 Daydream VR 开发工具 ,支持 Unity 和 Unreal 游戏引擎和工具的集成。您怎么看 PC 端与移动端 VR 的发展区别?Unity 的开发会有针对性吗?
张:我认为手机端将是 VR 的未来。
因为移动端的 CPU、GPU 在不停地迭代,当 VR 技术成熟的时候,手机的计算能力已经完全能够支持了。只有重度玩家才会停留在 PC 上,然而重度玩家在用户中只占很少的比例。其次,PC 的成本太高,在价格上斗不过游戏主机,比如 X-Box 的售价仅为电脑的三分之一。
目前 VR 的场景的搭建与 VR 效果的渲染,还是以 PC 为基础进行。我们针对移动端上的场景还是优化 PC 端上的场景和效果。
DB:有人说,VR 音频技术是未来制约 VR 成真的关键。您如何看待 3D 音频技术的地位,这会是一个新的 VR 市场机遇吗?
张:VR 是非常重体验,而
DB:VR 市场还有哪些市场机会?
张:很多现在进去的这帮人或许会挂掉。但我认为做垂直需求的工具,比如做 VR 摄象或后期制作,或是做 2B 的场景,比如 VR 看房、VR 教育这些需要借助 VR 向客户直接展现场景的领域,是有市场前景的。
但这些技术需要耐得住寂寞,费工夫摸索,我也不确定中国这些公司能不能沉得下心。其次,做工具的大问题在于商业模式不清晰,可能做了很久钱烧没了也没人买,相当于献身于整个 VR 产业的技术发展。
如何保持图形引擎的领先的地位
DB:目前看来,PC端的
张:我不觉得我们会做这些事情,我们只会做我们擅长的事情——游戏引擎开发。
谷歌,微软这样的公司想得比较多,他们会去做定位,做资源管理等等。我们就专场做图形和其他一些工具,用更简单的方法帮助这些 VR 公司制作 VR 场景,而不是参与其他。
DB:有人说,Unity 宣布支持
Nvidia
张:如之前所说,Unity 只是想提高产品性能,支持更多的设备,不会去跟厂家合作布局 VR。我们的理念是, 只要 VR 成功了,我们就成功了。
DB:影视内容市场会是
张:影视是下一个开发方向,但目前还在摸索。
最近 Unity 公布的 3D 视频 Demo《Adam》主要展现的就是 Unity 的制作
DB:在 VR 引擎处于领先地位的 Unity,将怎样保持其地位,并进行下一步的扩张?
张:现在 Unity 背后是几千万行的代码,但并不是常态。现在每年有四五百个研发团队的人在完善引擎,可以说每年新增的代码数量就超过往年的累积。这是一个极速庞大的复杂系统,壁垒是很高的。这个引擎是团队多年成果的沉淀,即使 Facebook、Google 有钱有资源,也不是想做就能成功的。
要保持图形引擎的领先的地位,最重要的就是投资,在技术上扩大跟其他人的差距。刚开始的小游戏,三四十个人的队伍做一个简单的引擎就能支持。随着 3D 的计算要求的提高,到后来 VR 的引入,我们必须对引擎各个方面做深度优化和创新。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几百上千个图形专家。
Unity 是一个比较独特的例子,大部分其他游戏引擎是不付钱的,而 Unity 是唯一一家以引擎作为收入来源,并取得了足够的市场占有率,所以需要持续地吸纳投资,进行研发。
DB:Unity 中国计划如何推进中国 VR 内容的发展?会有针对开发者的扶持计划吗?
张:我们很关心中国的 VR 开发者。
一方面,一些中国公司希望让 Unity 支持他们的硬件集成,这样编辑出来的游戏就可以在硬件里直接运行。我们正在讨论这样的合作。
另一方面,中国有很多 VR 软件硬件厂商,每个厂商背后有一批开发者,我们想做一个 Unity 的 VR 社区,鼓励他们使用 Unity 作为开发引擎。这样的渠道可以帮助开发者发现一些好的硬件设备,硬件供应商也能找到渠道上的开发者。他们甚至可以在渠道上共享开发成果。
采访:房宫一柳
编辑:邹思聪
欢迎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微信号:miniDeeperBlue
本文来自:加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