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health.youth.cn/2016/201609/W020160912362987745753.jpg
(资料图)
新学期开学还不足一周,乐陵挺进小学六年级一班,部分学生家长陆续发现了孩子身体出现了不同的异样。有家长偶然注意到孩子半边脸肿了,不停追问,孩子才承认遭到体罚。全班63人被扇耳光,孩子受伤,家长微信群里轰动了,越来越多的孩子承认,在学校被老师打了。
学生家长对记者说,“男孩调皮捣蛋不学习,挨打也正常,我们绝对不护犊子,但是她一下子打了63个”,还有家长反映,“少的打了5巴掌,多的20多巴掌,老师累了让学生打,打得不响还不行,喊疼也不行。”
全班才70多个孩子,有63个挨了打,这可就不是个别学生的问题了。尤其讽刺的是,打人这位还是教品德的老师。孩子们说,这是一次考试引起的,“本来是听写卷子上的,后来改成听写课本了,所以大部分孩子都没过。”记者见到了被打当天,挨揍最多的男生,他告诉记者,自己被打了27下,“因为没写完作业被打的。老师让抄10遍卷子,太多了,没写完。”
按照学生和家长的表述,这位打人的老师是新学期刚刚被调入六年级的,之前任教的五年级,同样存在体罚现象。之所以事情一直没有败露,是因为欺瞒校领导和家长的理由,老师早给想好了:“让回去说,走路摔的,石头撞的。”
在记者的见证下,校方召集被打学生家长召开了一次临时家长会。不少家长这才第一次见到了打人的这位王老师,陪同她来向家长道歉的,还有王老师的爷爷。王老师不过20出头,大学还没毕业,所以她并不是正式在编老师,只能算实习期。王老师当众读道歉信,很快被爷爷打断,老人说,“别找理由,错了就是错了。”
事发第二天,校方就通过家长了解了情况,并及时汇报给当地教育局。教育局责成校方,第一时间对当事老师予以解除聘用关系的处罚,并派出老师专门对被打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另外,刘校长还宣布了一个决定,是处罚他自己的:“处理完这个事,我立即向局党委请辞,光处罚老师是不行的,我也有责任。”
http://health.youth.cn/2016/201609/W020160912362987762027.jpg
(资料图)
延伸阅读:解读老师体罚学生危害性
1、难以转变学生不正确的态度
虽然体罚可能达到在特定情境中制止某种行为的目的,却很难转变学生不正确的态度。体罚与变相体罚只能使学生学会逃避体罚,而不是诚心转变态度,改正错误。这种体罚与变相体罚显得相对无效。
2、难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杀鸡儆候”式的体罚使学生在行为上谨小慎微,时时、事事消极防卫,害怕教师。这就不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思想品质,也不利于班集体形成文明、和谐、轻松的氛围。
3、体罚与变相体罚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焦虑
这就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反而会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经常体罚会提高学生对体罚的极度反感,学生对体罚反应迟钝,逐渐失去对体罚的敏感。为了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往往又要加重体罚,这样就导致体罚的恶性循环,带来不堪设想的教育后果。
4、体罚还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使师生产生冲突乃至对抗
这既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人格魅力,也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
加速会注:本文转自中国青年网。
本文来自:加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