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过转播巴西奥运会抢占VR内容市场,三星能成功吗?

(2016-08-07 07:13:41)
标签:

杂谈

http://jiasuhui.com/wp-content/uploads/2016/08/488x-1.jpg

加速会注: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体育场特别的大,共有78,000个座位,8月6日,2016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在这里举行。三星电子有限公司的目标就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你在自家的沙发上,就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奥运会的精彩。三星电子已经与Comcast公司的NBC环球和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合作,准备对部分奥运会项目赛事(如开幕式,闭幕式,跳水,篮球,田径,体操)进行转播。

VR技术被很多技术公司视作高科技的未来。VR技术预计将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体验,从游戏到运动、交流以及人们的工作方式。现在该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人确切的想明白如何通过该技术获利。三星的这次投资是为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做准备。

从某些方面来看,巴西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试验场,因为奥运会历来都是新技术的展示会。迈克尔•佩恩在他的《奥林匹克的转变》一书中写到: 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E-mail技术的引用,让更多的人可以有机会观看赛事。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推出了石英计时系统。

为了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三星尽可能的提早推出VR技术,在技术曲线上的领先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回报和盈利。虽然三星自1998年以来一直是顶级奥运赞助商,却面临着很多障碍。

问题一:设备太昂贵

这家位于韩国水原市的公司通过NBC对2016年奥运会拥有独家VR权,可是只有约80小时的项目(奥运会总时间6700个小时)能够用这个技术播出,并且他们的转播会延后一天。更重要的是,观众需要先买到一个三星的齿轮VR耳机(约100美金),一个三星Galaxy智能手机(约850 美金),电缆认购书和NBC体育应用。

奥运会赛目将通过媒体集团环球公司播出,很多民众无法获得NBC的VR转播。三星在巴西建造了13个银河工作室,其中一个在科帕卡巴纳海滩上,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VR高科技。虚拟现实的体验并不像人们之前猜想的那样:360度无死角全景,可以跟运动员一起冲破终点线。你脚下的地面和房间里的空调时刻在提醒你——你并不在现场。

三星希望通过转向虚拟现实技术,使得高端智能手机的发展速度放缓。面对苹果公司这样的强劲对手,三星希望在本次奥运会的资金技术投入,能够吸引相关顾客注意,并成为VR增长的主要来源。

“奥运会将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带来额外的推动力,”马里奥拉菲特,三星拉丁美洲市场营销和企业事务副总裁,在圣保罗接受采访时称:“虚拟现实正在卷起技术界的巨浪。”

问题二:用户体验太差

在发展自身VR实力时,三星面临很大的困难:由于只有大约100万的月活跃用户,它需要吸引更多的VR观众,但是唯有更好的内容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本次奥运会的高调宣传也许能够帮助三星既获得好的转播内容,又获得大批观众。在广告收入方面,他们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广告商要确保足够多的人能够看到他们的广告,以便公司在新技术上进行继续投资。

虽然内容精彩,但是技术的本身仍然是一个障碍。早期用户抱怨VR使手机太烫,观看以后会感到眩晕,体验并不是让人很满意。虽然图像画质很好。而且目前的画质也不是特别的高清。还有一个问题关乎于硬件本身,人们真的不喜欢把笨重护目镜戴在头上。

“我们的硬件水平仍停留在初期阶段,但总有一天你会带上一个看起来很酷,并且很轻的眼镜,让你拥有更妙的体验。”布拉德•艾伦,NextVR德执行主席说。

问题三:体育内容并不适合VR        

VR的另一个问题是这项技术会减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我们看比赛时与朋友的调侃也是一种乐趣,这使得这项技术更适用于游戏,而不是体育赛事。

“戴上VR看高尔夫感觉还行,但是如果和哥们一起看足球,我绝不会使用VR头盔。”体育VR公司STRIVR CEO德里克承认道。

三星和NBC希望他们对里约奥运会突破性的技术贡献能够载入史册,可是本次VR技术并没有获得广泛的应用。加里泽克,NBC奥运会总裁说:“想让用户习惯使用VR头盔,我们的各项技术应该还需要继续发展和提高,不过,随着VR市场的扩增,VR的覆盖率也会得以提升,未来该来的总会来到。



本文来自:加速会

原文地址:http://jiasuhui.com/archives/934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