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线描画《青花瓷》

(2011-10-02 21:07:54)
标签:

杂谈

    相信细心的家长朋友们已经发现,置顶的相册图片已经换成了孩子们画的一幅幅美丽的青花瓷青花瓷是我国传统瓷器中的一种主要图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在上学期去参观指南针计划时,这种美丽的配色与图案,就深入孩子们的心中了。他们画的青花瓷瓶,是不是也别有韵味呢?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照片欢迎去相册中浏览~)

    到了大班,我们开始更多地倾向于让孩子们画这类线描画,当然青花瓷在线描的基础上,融合了许多特色纹样,如鱼鳞纹、如意纹、门纹、蛇纹等,为孩子的创作增添了不少元素,也丰富了画面。那为什么要让孩子们画线描画呢?孩子的线描画又该如何欣赏、指导呢?找了点相关介绍,欢迎阅读~

    一、大班下学期尝试线描的特殊意义

    初次看到幼儿线描画的成人都会惊叹那眼花缭乱的图案,进而怀疑这是幼儿画的吗?幼儿需要学画这样复杂的花纹吗?其实,线描和涂色一样,也是一种表现事物色彩变化的方法,它无需特殊的技巧和专门的练习,只需跟着感觉走,从简单的线条到复杂的花纹,从变换排列到变换组合,如同天马行空一般,任由自己的想象飞翔,避免了蜡笔涂色那不断重复的机械动作,是何等爽意的一件事,这也是幼儿喜爱线描最根本的理由。

    当然,线描也不是不假思索地胡乱涂抹,而需要跟着感觉走,这个感觉不是逼真反映自然,再现客观事物,而是追求美的感觉,画得比看到的更美。绘画应追求艺术的真实,根据对自然的直接感受经过重新安排,把个人的主观意念表现出来,而不是再现自然,线描画正是使幼儿运用艺术的特有方式,表现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美好情感,这就是儿童心中的第二个自然。

   大班下学期幼儿抽象思维逐渐萌芽,表现在开始乐于运用归纳、概括、推理、排序等方式处理具体事务,使自己的活动更为条理化,同时,小肌肉发育比较成熟,控制手部肌肉动作的能力迅速提高,使尝试较为精细的动作成为可能,因此线描画不仅作为一种新型的表现形式,而且对推动幼儿生心理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从近期而言,是为入小学作准备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从长远而言,更对人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幼儿线描画的基本表现方式

l       最简单的工具——线描的工具材料:

只要一枝记号笔或签字笔甚至只要有在平面上能划出印痕的工具就行,如果能有粗细不同的绘画工具则更会增加线描画的画面效果,由此又可以由绘画者创造出无穷的变化,例如:运用白色或金银笔在深色纸上作画,运用刮刀在刮蜡纸上刮出印痕等,由此,衍生出银笔画、钢笔淡彩、刮腊画、单色画(模拟素描)、创意写生、版画等无限丰富的表现形式。

l       最简单的材料­——可呈现画面的材料。

从水泥地到任何纸张,例如打印纸、卡纸、色纸、刮蜡纸、吹塑纸等。

l       最简单的表现方法——从点到线的千变万化构成千变万化的面:

如果我们把没有涂色的部分称为白,涂满颜色的部分称为黑,那么线描即介于黑白之间的灰。各种各样的点和线,经过排列构成的面,就形成了深浅不断变化最为丰富的灰色。

简而言之,就是一支简单的笔在画纸上画出时疏时密的点或线条巧妙组成的面,时而又加入涂满和留出空白,就形成了画面上黑白灰对比协调的视觉效果,即成为一幅幅美丽的线描画。

三、幼儿线描画中常见图式的分析

幼儿线描画会经历由简单逐步复杂的过程,一般会出现以下一些常见图式

1、          散点——不规则的散点,或变化疏密、大小、或变化花纹、排列构成不同的视觉效果。例如:(1)不规则的散点由疏到密,形成由浅到深的效果。(2)粗细不同的点出现的深浅的对比。(3)粗点表现为小图案更显活泼。

4)点的十分工整排列,显得整齐有力。

2、          竖线——在不断重复的规则排列中变化。例如:(1)竖线的工整排列。(2)竖线的间隔排列。(3)竖线的粗细排列。(4)竖线与图案的间隔排列。

3、          竖横交叉的线条——方格排列中的千变万化。例:(1)竖横线的交叉形成通常意义上的方格。(2)竖横线的间隔排列。(3)竖横线交叉间隔形成的四方连续(4)加入斜线后使图案更为丰富变化。

4、          波浪线的加入会使画面更为活泼。

5、不规则的线条构成的节奏美。

三、幼儿线描画教学探讨

1、联系幼儿生活经验

从形式上看,线描画似乎近似传统教学中的装饰画,但是,传统装饰教学所采取的题材大多诸如窗帘、桌布、服装等,是作为一种专门的绘画技能教学孤立在一般儿童画以外,因此,幼儿虽然学习了一些装饰技法,却不能转化为表现生活美的一种方式,因而失去了幼儿审美创造的价值。现在,我们是将线描融入表现内容之中,作为一种新的表现方法介绍给幼儿,完全无需单独的线描装饰画练习,幼儿采用线描的形式可以运用在整张画面,也可以是运用在人物、树木花草、动物皮毛、羽毛房屋顶部、门窗等局部画面,可以有一定的规律排列,也可以按照个人对线条疏密的需要,变换为不规则的排列,更强调幼儿对表现对象的审美感受。例如:鸟窝、蜘蛛织网。

2、在欣赏中发现美

以上所介绍的幼儿线描画中常见图式的分析只是作为教师观察判断幼儿运用线描表现程度的借鉴,它不能作为刻板的教学进度将以上的图案依次介绍,我们会看到,即使同一班级幼儿在运用线描方法上会存在较大的差距,了解这些差距,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幼儿的起点因势利导,我们无需告诉幼儿该怎么画,事实上画无定法,线描也和其他绘画一样,都不会有统一法则,儿童画更是如此。只是我们必须在环境中不时将幼儿或小学生的线描作品由简单到复杂地呈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获得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冲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审美创造。例如:小学生线描的作品——在这些复杂的小学生线描作品中,幼儿会看到许多很简单的线描装饰纹样。从丁绍光、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中幼儿会发现更为丰富的线条美。

3、在发现中创造美

幼儿画线描和学习其他表现方法一样,不是教出来而是悟出来的,要跟着感觉走,必然经历从发现新的方法——开始尝试——不断探索,积累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有所发现并找出他们自己的规律-——不断变化乐此不疲的过程,幼儿将自己喜爱的形象简单的物体,利用点线面的变化和组合对它们进行装饰,不知不觉会在纸上看到线条变化出的各种各样的组合,使简单的形变得复杂而好看,这样的活动能唤起儿童的智慧和美感,由此爆发出来惊人的审美创造,这就是真正属于幼儿的线描画。我曾无数次通过教师与幼儿线描作品的对照,都惊奇地发现,儿童身上所具有的惊人创造力,是成人远远不及的,由此可见,在艺术创造上每一个成人包括教师都必须向儿童学习,这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是一个从事艺术教育的幼儿教师的首要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