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已立,唯余努力
(2011-09-28 11:21:05)
标签:
杂谈 |
分类: 点滴•拾趣 |
年中参与了一位前辈的制药科技公司项目,工作关系,和一个北语毕业学阿拉伯语的朋友聊得甚多。她在中东留学,毕业后就留下做公关咨询工作。谈到药品在带地令人咂舌得贵,不仅特种药,而是解热镇痛、抗菌消炎这些基本药物,都贵得离谱,让中东地区医疗保障等政策完全成为纸上空谈。富裕的人们用石油换来昂贵的欧美进口药,贫民则缺少各种基本治疗,无药可买。
之后又结识了一位中东的合作伙伴,了解到确实如此。阿联酋、卡塔尔这些国家石油富足,出入奢侈,但阿富汗、两伊等国则饱经战乱,民不聊生。整个中东又极度缺乏水源,即使富裕国家,也是垄断严重,除石油外没有成熟的行业。在这里,多数国家根本没有制药行业。因为研究一个新药品需4-10亿美金,且临床成功率仅为10%,风险太大,为了满足富人们的需求,还不如直接进口欧美药品。至于穷人的廉价药品,有很多人那么值得关心么?因此,除以色列、约旦等少数有制药生产体系的国家外,大多数国家,不论贫富,都只能以石油换回的高额利润,投入进口药物的高额支出中。区别只是——富国进口更多,全民更受益;穷国进口微少,民众缺医少药。
我和公司的前辈分享了这个信息,询问他,是否能在中东地区开展制药相关的投资合作。那里既存在数百亿元的庞大市场空间,亦可对当地人民有所裨益。但前辈身为管理者,必须考量对中东投资的技术性风险:语言不通畅、教义极端、环境危险,最关键在于,对巨大投入与可产生的投资回报比不明朗,无法在公司通过明晰的立案。
我完全理解他作为公司管理者的顾虑,投入产出比是一个项目最优先考虑的因素,尤其这一投入可能占据公司资产相当大体量的情况下。其实自己又何尝不知道这个建议,是有些理想化的。没有利润来维持公司运营,即使你希望为一些人做一些事情,也只会迅速地无疾而终。
我确实有些遗憾,不能掌握足够的资源,完成这一近似“使命”而非普通意义上“项目”的工作。
也因此,从今年开始的研究生申请,我选择了MPA,公共管理硕士这个方向。
在今年经朋友介绍了解这个专业时,我就豁然发现,这是自己一直以来想要的。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统筹各种资源,运作政府或公共组织的超大型项目——而这些,很多又可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跨国、跨区域的大型项目,不是一个公司级别的组织机构可以承载的。依靠政府资源、NGO协会、基金会、慈善信托,管理起大部分纯粹的资本,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而选择MPA的人,本身就多是这样的志同道合者。大家希望利用自己的能力进行非营利性的运作,打通商政资源,帮助世界上更多的人。
目标已立,唯余努力。这必定是个很开心的努力过程。因为自小起,不知道是家庭、教育、儒家、还是文化的潜移默化,我对事业的理想就只有一个:实业经商,用资本做慈善和教育。现在看到商也许并不能顺利地解决一切问题,与政府、机构的结合才能更好达到这一目的,真算是找准道路、更明确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