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遇一种情怀

标签:
古典杂谈 |
分类: 文化•传承 |
这几日在北京,京菜官府菜尝了不少,大快朵颐~
不过美食料理之外,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倒是一个商业空间。几日前与朋友去京城西北处一个会所九朝会,中式,但不复古。现代感十足,甚至有不少未来主义倾向。手法之潮,与挖文化底蕴之深,都让人惊艳。
这家有叶锦添叶大师亲自设计的三个包间,我们当晚便是在其中之一“韩熙载夜宴”用的餐——这一句话信息量之大就足够说明两段了!叶锦添在美国电影艺术界之影响,已然与李小龙、李安、周润发这些台前面孔旗鼓相当。把东方神韵用西方手法来表达,融汇而成的新东方主义,简直就是几十年前三宅一生“褶皱的哲学”一般的全球化东方美学。
这三个包间的名字:牡丹亭、重屏会棋、韩熙载夜宴。于中国文化中,或名剧,或名画,均名史。朋友与这家会所的老板相熟,对我讲此君极爱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调,颇觉现在社会的文化需求,基本上是流行歌曲卡拉OK级别。在这样一个完全世俗化的过程中,国家与人民是越来越肤浅的。但一个民族不可能永远肤浅,必须要往更精神、更形而上的方向走。有了经济基础,更多人应该会想到,用更好的条件去更优雅、更有价值地生活,而不是仍旧粗暴式的野蛮增长,世俗式的物质生活。因此他与叶锦添合作,用最现代的手法、最经典的场景、最古韵的文化,做了这三个包间。
我们去的那间“韩熙载夜宴”,要是以千年名画真迹的身份来说,那可是地位高绝。夜宴本身对历史并无影响,但这是现在能看到的古代唯一一次宴会场景。唐末五代之时,士大夫府上歌姬无数,一次宴会,就是一次盛大的社交享乐。这间包间,则被叶锦添若有若无地分成生活与演出区域。有舞台,有琴师鼓手,宾客就如席间饮酒对诗的士大夫,可在外赏乐,可入内同乐。
唐风雅韵下,整体风格却是追求前卫,完善。正面墙壁都用模板结构,构成一个立体空间,使整个室内融汇在光的变化中。条状的结构被用在墙壁、家具的各个层面,使之产生视觉性的流动感。线条与光令整个空间产生了独特的氛围。声色宏开,宾客纵情。
酒足饭饱后,还到朋友本想定、未来及的牡丹亭小逛了一圈,大饱眼福。整个包间有一个天井,可以把外面的阳光渗入。有限的空间内,是一个缩小的庭院景观。原来的牡丹亭,成为一个装置,同时也是水的动源位置。四周做出金色屏风,把庭院装饰化、抽象化,融汇在一个变异的空间内,小巧、灵动。就这么个有限空间,还能被轻巧地分成三个区域:客厅、休息室、与花园,通过一个梅花型的过渡门构成了三者共同的幽门,使它流动起来。如柳梦梅与杜丽娘的园林春色一般,情至情深,柔美灿烂。
重屏会棋没来及参观,下次必要赏析一二~
至少这遭逛下来,感到难得的中式设计对文化的诚意。老板不仅是平台提供方,也必是个中参与者。没有对中国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士大夫美妙的生活方式的研究,这些只不过会成为符号化的噱头,决计无法通过光影流线,让人坐在夜宴台前,联想到李后主猜疑下,韩熙载纵情嬉戏的风光,与那段跌宕历史的金戈铁马与风云变幻。如这般从古典的场景意象出发,在设计上却接触到未来的语境,着实让人穿越时空,在仿古与怀旧之外,以当代心境享受古典的美好。
前一篇:DREAMS COME TRUE
后一篇:完成生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