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发布会汪涵龙丹妮黄健翔杂谈 |
分类: 商道•批评 |
昨早经理告知,今天有发布会,一起过去看吧!没啥心理准备的我跟着跑到上海音乐厅,丝毫没有热身地就开始了第一次“亲身参与”的发布会= =(其实是不干活只观礼啦……)
几年不在国内,对众位嘉宾没什么概念。彩排时拍照,汪涵黄健翔还是知道名字的(仅此而已……),龙丹妮等前辈就要立刻开电脑查资料了。
http://s4/middle/61b47812t878ae870a7f3&690
开始后感觉黄健翔很居家啊= =,因为女儿大概会喜欢泡泡战士,就果断投其一票~
http://s1/middle/61b47812t878ae89e6c60&690
http://s4/middle/61b47812t878ae8522433&690
http://s1/middle/61b47812t878ae8adb200&690
然后大致搞清内容,是2010年新品发布会。秀的形式跨界极宽,网游showgirl(《星辰变》的星女郎感觉最好^_^)、展示手法不谈,泛娱乐圈、影视圈、媒体圈都有涉及。在美国时参观过大牌秀,美剧、电影、音乐圈手法同样混搭犀利。果然无论东西半球,趋势都是全民娱乐,没有娱乐圈精髓元素,很难在每天10场发布会的中国抓人眼球。
下午两点开始,对我这样的新人来说,开场视频秀实在震撼啊!
然后就是把款游戏逐个发布与竞赛(评审打分决出谁拿到盛大1亿的市场费用)啦。
http://s7/middle/61b47812t878ae8cc3a76&690
showgirl们
http://s2/middle/61b47812t878ae8db75c1&690
制作人与showgirl。明星战略
http://s8/middle/61b47812t878ae8bcec37&690
另一个我比较感兴趣的游戏。原创、中国文化、跨界营销
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MOCHI MEIDA。留学时,超喜欢这种IPHONE跨端口小游戏。而且在美国,这种小游戏都是鼓励玩家自己制作的,运营商再和玩家广告分成。很多有趣有创意的小游戏,都是非专业人士的玩票之作。我觉得中国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如果有一个成熟开放的平台,未来不可限量。而且好像这方面竞争对手不多不强,玩家倒是热情高涨。植物大战僵尸啊,祖玛啊,或者包括偷菜这些= =(休闲娱乐脑白金趋势?)。有商业价值,值得回去研究。
散场,众人拍舞台,我拍众人。
http://s3/middle/61b47812t878ae8fa0972&690
http://s10/middle/61b47812t878ae9093829&690
http://s13/middle/61b47812t878ae918814c&690
出门了
几点感受:
1、发布会水深,以后自己创业,即使不实操也必须了解其中规律。现场两个小时之外,遴选会展公司,研究形式创意(绝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甲方市场部一定需要无敌偏执狂,看什么都不满意——发布会是做给所有人看的,一个点凑合,就可能丧失一部分用户);媒体遴选——预热——抛出悬念——制造话题——现场报道——后续评论,全系列媒介运作;吃透要表达的主题、竞争对手的同类操作、研究时下热点关注、协调主办方、媒体、大众所有人的审美观与兴趣点……以此为切入点,实践市场营销内容应该满合适。
2、在每一个细节发掘信息。大致了解每个嘉宾的背景之后,开始自己尝试推演思路:盛大网络迪斯尼战略——电视策划教母——娱乐圈首席主持人——自由媒体人代表——公司内部游戏外重要组成部分领导人——战略转型……如果转型,主要是因为已稳坐江山开辟第二战场,还是遭遇瓶颈需另起波澜?转型的手法是先拉来中国最强的合作人选,还是先搭设最自由的平台?为什么要如此安排游戏发布顺序?最火热的小说改编游戏为何要用返祖的2D?每个作品都是针对哪个竞争对手的那款游戏抢用户,哪个作品则是借鉴外国趋势,中国尚无先例……
也许这些更多是从媒体角度考虑了,但甲方如果能主动设置者许多迷离曲径、话题焦点,不更契合媒体口味,让大家争相报导么?
3、高度、信息量、见闻。我是个新人嘛,头次看见大场面不激动不正常啊~不过在场的媒体们,大概每天工作就是参加发布会。请什么人,有什么环节,都已司空见惯。想打动他们,非要自己阅历更广,从当代艺术、社会热点、部落文化里获得灵感更多。而上面那条的诸多猜想,没有足够的信息量和对行业、人情世故的了解,也无异纸上谈兵。没有阅历,没有高度的价值观,永远是苍白的。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就能活一早上的菌类哪知道什么叫黑夜;蟪蛄夏生秋死,又怎么跟它聊春秋呢。
4、这次准备不足,以后多拍有意思的照片来分享~
http://s11/middle/61b47812t878ae861677a&690
没人知道我是工作人员,但也没人剪我的票!
大概是现场唯一一张完好无损的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