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律之
王律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12
  • 关注人气:10,6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决定地球命运的人在开会,还是在看会

(2009-12-19 14:25:14)
标签:

环保

分类: 点滴•拾趣

  还有三个小时就飞回国了。本来预计今天凌晨到纽约的航班被改了,结果延误一日,刚刚到这里。一会儿就要上路赶往机场,修改一篇前些日写好的小文贴上来。

 

  我知道“酷中国”(Cool China)时,已经离开南京去宾州求学。这个项目希望调查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有多少来自家庭这个单位,指导人们通过哪些小方法可以减排,并劝说人们主动减少碳排放。而它的起点就是在家乡南京,召集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从小学生到退休职工。一位70岁的老人从这一年开始有了一种坚持:为节能和减少排放,他不会把家里的空调温度设在26度以下。“我可以从一点一滴做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是中国民众对环保努力的缩影。而美国民间在节能减排上同样重视。我的一门选修课叫做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翻译成中文就是能量和环境保护学,教我们如何做好举手之劳的小事以拯救地球。上了一个学期,深感它的宗旨,就是从生活的各个细节中寻找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方法,概念和实践相互映射,切实把环保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例如改变家电配置和布局,就能节省每个月的电费等等,而节省了多少电和能量的数据,必须亲自操作才能算出,然后制成报表交给教授。

 

    贴几张这门课程的教学系统的截图。掌握一些很简单的技能和方法,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就能让自己家庭在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减排。比如制热设备对能源的消耗占了家用电器能源总和的55%,冬天少开点空调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决定地球命运的人在开会,还是在看会

 

决定地球命运的人在开会,还是在看会



决定地球命运的人在开会,还是在看会


  哥本哈根会议5个小时前延期闭幕,昨天抽空看一下新闻,基本可算没有实质性政治协议达成。发达国家对自己是现实主义:存在即合理,几百年的排放已成云烟,反正已经排了,现在大家一起保护环境就好。对发展中国家则是理想主义:为了地球和平人类繁荣世界昌盛,赶紧减排。中印等,寻求发展排放,扣紧西方国家需要负历史责任的关键。最贫穷的非洲小国们,减排与他们有切实关系么?不如抓住少有的话语权拥有机会,多获得一些经济利益。真正有切肤之痛的,恐怕就会如斐济代表一样,泪洒当场了吧。


  哥本哈根这个二战后最大规模的利益博弈会,是政府间试探底线、转移视点的舞台,是继信息时代后能源时代话语权的争夺地,是追求本国利益与发展空间的最好机会。但似乎不是一个可以让地球欣慰的会议。不过在政府博弈之外,还有一开始所提及的,民众觉醒。

 

  看过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关系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最终观点是:地球1/3的排放来自家庭。应对气候变化并不只是各国政府的责任,更需要普通民众的参与。如果无法有效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唤醒环保意识,那么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

 

  这并非要我们放弃空调、放弃干净的水、放弃便利的交通工具。很多看得见的坏境污染都是在我们不注意且能避免的情况下造成的,而这并不需要经济作出让步。这一切,则需要环保知识的教育。中国节能减排的潜力,不仅在工业的能效提高上(这方面会受西方技术制擎,也是博弈的要点),还在民众环保意识上。而大家总以为美国为首的西方民众拥有着奢华铺张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如不改变,发展中国家即使全部牺牲自己零排放也无法挽救地球——其实他们同样在努力。

 

  政府是国家象征,并非人类象征。获取发展权与领导权是天性与天职,在谈判中接受不平等协议才是对手笑同盟痛国民恨的可叹行为。政府角力决定的是利益分配的命运。只要人类存在,只要人类拥有不同的利益倾向,就难以避免。但人人环保意识的觉醒,才可以让我们至少还有进行各种此类人类游戏的根基,而这一点,与政府决策未必是矛盾的。不必纠结于人性是多么卑劣与无知,全球的变暖,恰恰也是辉煌工业时代的后遗症——人类总是在光明与黑暗的角力下螺旋前进。

 

  赶飞机去了。要回家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