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把莫言得奖弄得像一起事故?

(2012-10-20 08:48:49)
标签:

万亩红高粱

莫言

高密

损招

杂谈

分类: 世相辣评

       

                             http://pic.yesky.com/imagelist/11/31/12483095_6938.jpg

 

        不看不知道,“莫言”真奇妙!

      莫言得了个诺贝尔奖,人家没有感激涕零状地感谢什么CCTV的宣传鼓吹,也没有诚惶诚恐状地感谢什么领导恩典栽培。

      人家说:“我是从人性角度写作,我的获奖是文学的胜利,不是政治的胜利”。看来,莫言这破天荒的伟大胜利,只与文学有关!

      倒是各界各行,党政军民,芸芸众生,不遗余力地不依不饶地围追堵截,疯也似地“消费”起莫言的“红高粱、胡萝卜”来。

      当地官员、莫言老家所在辖区的管委会主任范珲慨然放言:政府计划投资6.7亿元弘扬红高粱文化,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种一万亩红高粱,每亩补贴一千元,亏本也要种。并对莫言老家的人说:“莫言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你不同意都不行。”

      哎呀呀!圣旨下,哪个胆敢抗旨不遵?看来,这红高粱铁定要在高密来个红彤彤!

      红高粱真的要红了!高密真的要高了!

      这是有司慧眼雄心地要彰显对文化的崇敬么?是官儿们高屋建瓴地要繁荣文艺么?

     “亏本儿也要种”,好壮的底气!简直是气冲牛斗气壮山河!

      可是略略一想,不对了!这种高粱亏的银子,是官员自己攒的的私房钱么?还不是依仗权势,挥洒库银,归根究底,糟蹋的还是百姓纳税的钱!

     没有最牛,只有更牛!

     高密市旅游局正提出更宏伟壮观的建议:要将整个山东省的旅游口号由过去的“一山一水一圣人”,改成“一山一水一圣人一文豪”!

     如此大手笔,真是惊煞世人。现在,要是故乡官儿说出给莫言建一座生人祠的话,也绝不是神马浮云!

     这热度,这亢奋,不止在莫言的家乡:媒体将他的居所层层包围,他二哥也屡屡被接见、采访;公众将他在书店常年滞销的图书一扫而光;大力扩建莫言文学馆;各路影视公司准备投拍莫言的小说;标哥也把京城二环内黄金地段的别墅拿来,要当一条哈达,敬献给莫言;那根儿“透明的胡萝卜”,也要栽进中学校园.......

     三千宠爱在一身,只为一个诺贝尔 

     无关中国文艺繁荣!

     这妹妹大胆地往前走,上下通气不咳嗽地气昂昂雄赳赳,到底为了甚事?

      中青报发表署名刘道彩的文章,辣辣地调侃起来——“建议”高密市应该改称“红高粱市”。哈哈!如此演义下去,保不住中国出现一个什么“宋江市”、“梁山伯市”呢!

      其实,地球人都知道,这种红高粱之系列情景剧,无非是想依傍莫言的名头,提升地方名气,拉动当地旅游,进而壮观官员政绩。仅此而已,岂有他哉! 

     这一招,真像《红高粱》里酿出的“十八里红”高粱酒,那里面有“我爷爷”的尿水呢! 

     商人看重的是商机,官儿追寻的是官运,这红红的高粱地里还真寻不出什么高尚的东西来!

     记者问莫言:“有消息说山东高密要花费6.7亿元建设莫言文化体验区,您知道这事吗?”莫言答道:“现在很多消息都是风风雨雨,这我都没听说过,不可当真。消息有真的有假的,有的是误传,还有的是开玩笑,各种可能都存在。”“近一个月来,我经历了一场人生的洗礼,围绕着诺贝尔文学奖这个问题的诸多争论是一面镜子,我透过这面镜子看到了人心,看到了世态,当然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我自己。”

      莫言真“莫言”,他倒淡定得紧。他“看到了人心,看到了世态”,但他小瞧了高密小市,小瞧了官场现形,他那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手法,怎抵得了官场上的诡秘、纱帽下的龌龊?

  对于有人说的“消费莫言”,莫言淡淡回答:“我觉得很正常,一旦变成社会的公众人物后,一切都是正常的,听之任之吧。”

  莫言,莫言呀,别人可以“消费莫言”,唯独官消费不得!

  石述思撰文,述得精彩,思得老辣:“在中国人文精神溃散、作家地位沦丧的今天,一个叫莫言的人获得了诺奖。像一起事故。”

 别的不说,只这万亩红高粱真要红起来,就真是“一起事故”!

 “零度LinDu”也帮着高密谋划了起来:“接下来你们会不会再种一万亩《透明的红萝卜》,养一万塘《蛙》,培养一万个《丰乳肥臀》呢?那样的话,我们岂止是《生死疲劳》啊,简直是遭受《檀香刑》嘛!”
    “游走的蚂蚁”则举额以庆:“幸亏莫言写的红高粱,不是红罂粟!”

    这不是莫言的过错,更不是诺贝尔的过错! 

 

       博文写就,网上见了下边这报道。不知这红高粱到底是种也不种?故附文于此,供诸君考量。

    中广网高密10月20日消息(记者桂园)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日有媒体报道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老家山东高密“计划投资6.7亿元,弘扬红高粱文化”,“种一万亩红高粱,每亩地补贴一千块钱”等,高密市新闻中心主任王有志今天回应称,部分媒体的报道存在失实、夸大之处。

山东省高密市新闻中心主任王有志回应说,部分媒体的报道存在着失实、夸大之处,高密市关于莫言的开发不会急于求成,一切需要在尊重莫言及其家人、客观事实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有序进行。他坦言,莫言获奖确实给高密带来了极高的荣誉和关注度,但高密市政府在围绕莫言开发相关产业的计划方面,头脑还算清醒。

有媒体提到的“胶河疏港物流园区管委会”确实存在,但媒体采访的负责人并不是主要负责人,他说的话也不能代表管委会的官方回应。王有志说“这可能是管委会未来五年、十年内的一个长远规划,但目前还只停留在设想上,也没有经过调研,更没有形成书面文字,不算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