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秦大地寄深情——一封给高考生的信!

(2012-06-05 15:38:32)
标签:

高考

人生

命运

真诚

尊严

分类: 世相辣评

     

         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即将拉开大幕!但见神州战鼓雷鸣,硝烟腾起,恰似当年韩信布下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背水激战,又类当年楚霸王那破釜沉舟的厮杀。

          高考备考的紧张、激烈、辛酸、无奈,吊瓶班苦读拼搏令人动容的场面,已远远胜过那古时头悬梁、锥刺股般的景状。“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诸如此类的“励志口号”,更是给高考拼搏战场,又添了几多浓烈!

      陕西省招生委员会今年六月,给全省高考考生发了一封信,多少给那疯也似的高考,那苦巴巴的考生送去了一缕清风。

        那娓娓的诠释,那深深的剖析,那谆谆的诱导,那殷殷的期盼,读来着实叫人心头一热。

       “在今天的中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诚信的缺失和急功近利思想的蔓延就是其中之一。.......如何将高考、将每一次决定命运的机会都看成是实践诚信理念、获得人生尊严的机会?如何将个体小我的每一个行为都看成是彰显民族尊严的组成部分?”这人生重大课题,紧迫而现实地摆在考生面前。信中提出的这思考,无疑挤出了高考场上的“小”,可谓语重心长。

     “预祝你们收获更多的知识,收获更加瑰丽的人生。......无需用高考的成败来衡量人生的成败。”这里没有赤裸裸的激励,没有“知识改变命运”的鼓吹 实实在在,淡淡然然。   

         高考日迫近,陕西省招生委员会给考生此举,值得欣慰。

       由于当过教师的缘故,我对这封信十分欣赏,转载于此, 只是希望即将走入考场的考生,读一读,权当壮行!

 

      (附: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给高考考生的一封信)

 

   考生同学们:

  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考在即,经过十余年的刻苦学习,大家终于迎来了这一面对知识检阅的时刻。

  十几年的求学历程,书本知识伴随着青春一起成长,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的道理每时每刻都在被印证。晨曦中的朗读、晚霞里运动场上的英姿,灯光下与同窗好友的切磋和探讨,无不在为美好的人生增添着注解。老师的教诲,父母的关爱,自我的期待,让原本稚嫩的小树已经茁壮,通往理想的道路已经展开。

  高考是我国选拔专业人才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通过这次考试,所有同学都将走向一个全新的生活:或者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或者进入社会经受更加艰巨的人生磨砺——无论如何,这是一个转折点。预祝你们收获更多的知识,收获更加瑰丽的人生。生活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人生模式都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我们真诚地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诚信考试,远离作弊。既要积极发挥自身的长处,又能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无需用高考的成败来衡量人生的成败。

  当前,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全世界正以惊异的目光体认着中国的巨变。这些巨变是百余年来数代中国人努力的结果,它给我们带来了自信和自豪。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今天的中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诚信的缺失和急功近利思想的蔓延就是其中之一。如何将高考、将每一次决定命运的机会都看成是实践诚信理念、获得人生尊严的机会?如何将个体小我的每一个行为都看成是彰显民族尊严的组成部分?这个责任必须靠青年一代来担当,在经济起飞的基础上提升国民素质的责任,也必须靠青年一代来担当。陕西是文化大省,无论是山川秀丽的陕南,还是黄土已经被绿色覆盖的陕北,抑或是沃野连绵的关中平原,无不在以广博而深厚的胸怀传承着古老而又现代的中华文化;而成长、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文化载体。“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作为对当代陕西人品质的概括,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坚守以诚信成就尊严的原则。而由于你对这个原则的践行,这些美德将会在任何地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十八岁出门远行。十八岁的今天,让我们从高考考场上真诚地出发、有尊严地出发、洁身自好地出发。

  祝愿所有高中毕业生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和绚烂的未来!

                       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二年六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