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折腾“汉语四六级测试”,跑偏啦!

(2011-07-29 14:33:57)
标签:

汉语

能力

测试

四六级

教育部

跑偏

翻版

分类: 世相辣评

                              漫画

 

 

            三年磨一剑,把示与君看。

           教育部呕心沥血三载,精心打造的“汉语四六级测试”给三伏天的暑气,又加了一把火!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忧心掺和信心地宣称:近年来,社会上普遍存在“外语热,母语冷”以及汉语欧化、网络语言不规范等语言文化现象,实行“汉语四六级测试”的意义即在于“以考促学,以评促学,推进汉语学习和应用”。

       历时3年研制的“汉语能力测试”将于10月率先在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试点实施。

          重大的现实意义、隆重的历史使命,不禁叫人顿生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之紧迫感,一种保卫黄河,保卫母语,保卫全中国的澎湃激情腾腾升起!

        依戴主任言,如果中国再不弄个“汉语四六级”,很多中国人将面临连汉语也不会准确用的险境!

           值此母语存亡危机之时,教育部英勇地横刀立马,救母语于水火,解汉语于倒悬,其功莫大焉!

           细一琢磨,便觉可疑:有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各类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超过1000多种,按专家估算,每年考评各类证书的经济总额超过3000多亿。

        时下许多部门热衷于推动考试、考级、颁发证书,看来不完全是为了“以考促学,以评促学”吧?

        惊人的考证经济,让依附其上的考级机构赚得脑满肠肥了,让力推考试考证的政府部门权力实实扩张了,也叫不得不疲于奔命的考生真真崩溃了。 

            “英语四六级考”、“计算机等级考”......多如牛毛的强制性的考试,已经把国人神经搞得脆弱不堪啦!现在,又杀出个“汉语能力测试”劲旅,谁能招架得了?

              是保护伟大母语?是捞取经济利益?是加固部门权力?

              据教育部消息,测试涵盖了听、说、读、写四方面。负责命题的人员披露,除了写作外,其他的答题都是通过电脑完成。

         据悉,测试按照难度分为入门级、基础级、普及级、通用级、提高级、专业级,每一级考试都会将针对相应人群设计。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考这级考那级! 

              可惜,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人(其中少数民族也不例外。)生下来就接触汉语,学说的就是汉语,手写的就是汉字,从幼儿园、学前班到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寒窗苦读十数年,到如今,连等级也不够了!谁的失误?哪个的失职?教育部岂能不知?

          教育部官员现在一付超然态,居然称研制并试点“汉语能力测试”是针对“外语热、母语冷”以及汉语欧化、网路语言不规范等语言文化现象,人们不禁要问,酿成此情此景的最給力的推手是谁?到底是谁逼得学生们“亲外语冷母语”?所谓汉语欧化、不规范的网路语言盛行,真的如洪水猛兽吗?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连“经典要不要读原文”、“要不要删减”之类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语境下,教育部照搬国内英语四六级考试,搞这举国的汉语能力测试,大约那效果也得落个“海棠依旧”罢了。只是不知那美国英国和操英语的各国的国内,是不是也有个英语四六级考?

          中国的那有缝儿就考的英语四六级考试,除了壮大了利益链条,除了对个体加强了“门槛”束缚外,对全民英语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路人皆知,无须赘言。

             将要席卷华夏的汉语四六级能力测试,能有什么神奇效果吗?

             未必!

         “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可知,找枪手、假试题和假答案成为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流行语”,而对汉语能力测试来说,真的能杜绝这种现象吗?如果仅仅是为一些特殊群体再次提供了发财的机会而对民众提升语言能力作用不大,岂不是将成为笑谈!”这不能不服的、不得不虑的事儿,谁能出来答复?谁敢出来解决?

         网友们的意见,不乏真知灼见:“应淡化考试,作家连关于自己写的文章的问题都答不对,这种考试有意义吗?”“治标不治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取消全民皆英的做法,实行按需学习的原则,谁要觉得英语有用,谁就去学英语;谁要觉得汉语有用,谁就去学母语,两套语言,互不干涉,平等互利。”
       “汉语四六级”真能“以考促学”吗?那得改改“缘木求鱼'的成语以后再论吧!也许盘点一下英语四六级究竟考出几多真正英语人才,就能窥得汉语四六级的惨淡前程!

        汉语这块肥肉,不独教育部门想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七八年前就推出过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成绩合格者可获国家颁发的职业汉语水平等级证书,并称该测试有望成为文教、翻译、传媒、司法、文秘、行政管理等文字工作者行业的准入“门槛”。

           不幸的是,这个当时也被各方寄予“倡导学好母语”厚望的动作,时至今日,不知效果几多。

       目前唯一具有权威性的、事关求职生存的国家级职业汉语能力测试都没能做到“以考促学”,“以评促学”,现在教育部又祭起的这一招,有用吗?两个部委都在折腾汉语能力测试,都说事关重大,都要规范黎民,你让百姓该信谁?

        在教育部关于汉语能力测试通气会现场,几台电脑上安装了汉语能力测试的体验版,几名记者做完题后,连呼“有些题挺难”。

      不信,你答答这道体验版的测试题:一名女孩儿经常周三去邮局寄信,被亲切地称为“星期三女孩”,有一天她又去寄信,邮递员说:“这样的信没有办法投递,因为没有收件人的地址。”这时候,女孩子说……试题要求考生,根据微小说拟定标题,同时续写微小说。

          几人能测试合规中距?几人能得分升级?

         别叫汉语能力测试,成了英语四六级考的“克隆”版! 别叫汉语能力测试,成了小沈阳的裤子——跑偏了!

          教育部该干的正事儿,多着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