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善行也!
柳州市工人医院救活一人,得40万元奖励,福行也!
“今年3月8日,柳州市工人医院救治时任柳州市融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覃俊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全力以赴,积极抢救,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成功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6月15日,柳州市2011年第18次市委常委会议决定对该市工人医院进行表彰和奖励。对抢救覃俊作出重要贡献的柳州市工人医院和相关人员予以通报表扬,并奖励工人医院40万元人民币。”
6月16日,中共柳州市委机关报《柳州日报》头版,正中位置,醒目标题《抢救覃俊有功获表彰》,刊登了此消息。
医院抢救病人,乃职业职责,何以值得官方高调宣扬厚金重赏,高调表扬?
生命诚可贵,身份价不同!救得人是纪委书记!
与“柳州一医院成功抢救县委干部获奖40万元”这条新闻不经意间形成鲜明对比的,有两条读来叫人心酸心痛的新闻:
去年6月22日,山东莒南县的农夫刘德轩一次车祸中头部受伤,因为无钱医治,加上医院要收保管费,如今他三分之一的脑壳竟然存放在邻居家的冰箱里已经有一年之久,无钱安装。
重庆綦江县龙胜镇农妇吴远碧得了“布查氏综合征”,穷的出不起5万元医疗费,在母亲节那天,用菜刀自己割开肚皮,流出了50斤腹水!结果,她死了!
唉,“领导就得骑马坐轿,老百姓要公平,臭不要脸”的领导语录,炸响在耳边!
自古有言,英雄不问出处,如今眼前这场景,分明昭示,救人得问身份!
倘若这医院救治的是一个和覃俊同样病况的农妇村姑普通黎庶,你市委还表彰么?还动用党费40万奖励么?还仅仅就因了此一事,就慷慨地授予柳州市工人医院党委“柳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么?
“试想,医院救治了官员,就能获得巨额奖励资金,而医院救治普通老百姓,他们也能给予医院如此高规格的回报吗?显然不能。这必然对医院造成一种误导,使得医疗救治成为官员的特权,越发加剧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一个网民的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报告披露,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一边是官员占着80%的政府投入的医疗费,并奢侈浪费着医疗资源;一边是老百姓看不起病,没钱医治的是“小病挨,大病扛,重病等死见阎王”。叫老百姓如何不产生痛感?
尤其是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授予的又是“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称号,你让百姓对光辉的党旗,作何感想?
此举无疑向百姓传达了一种错误导向:身价有别,官命值钱!
此举无疑在暗示医院:平民百姓何足惜,要全心全意为官员阶层服务!
此举无疑是广而告之:今后白衣出手,救死扶伤,那感谢费可是缺不得,数额少不得!
不少医院都“因人施救”,病人进医院首先被询问的是不是病情,而是“公费”还是“自费”,官员还是“布衣”!
进入医院,每个病人的身份都只能是一个:“病人”,除此之外不应再有可以让医院自行区别对待的身份符号。每个生命都是珍贵的,并不存在谁比谁更重要一些。
可惜!这个正理,被柳州市委这一个大“红包”击碎了!
这动作,引起的是人们对医疗不公平的更大关注,释放的是对干部享受超人医疗特权的极端反感。其结果只能起到刺激医院一切向钱看、一切向权看的潜规则。
我友唐朝小雨有诗曰:抢救领导没有错,专门奖励有点过。住进医院皆病患,莫要人为划沟壑。他温温柔柔地说出了一个柳州市委和那医院都该明白的道理:
人民医院为人民,
不须官民硬区分 !
救死扶伤是职责,
勿让特权凉民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