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叫嚷“血荒”下的血腥味儿

(2010-10-29 19:05:02)
标签:

血荒

昆明

信任危机

献血法

血站

道德

分类: 世相辣评

 

                       

http://img1.gtimg.com/cd/pics/hv1/5/135/653/42495755.jpg

献血屋等待献血者(资料图片)

 

 

 

            蒜贵,姜贵,绿豆贵;油涨,棉涨,房价涨。虽然涨,尽管贵,但只要花钱,也有地方去买。偏偏买时不要钱,收者不花钱,出售就赚钱的血液,竟然踏破铁鞋无觅处,想要得来费功夫。

 

           昆明、青岛、南京、北京......全国许多地方出现用血紧张的状况,医院接到“限血令”,不少手术被推迟。

 

        春城无处不飞花,这次唯独难见有血花。昆明近来一日献血者不超过十个,医院的80%的手术被推迟,不少医院库存血液,不够一次用;600万人口的昆明,正常库存血液当在20万毫升,但目前熊市得很,只有正常量的二十分之一。据报道,类似窘况,急了各地政府,慌了无数医院,坑了千万患者,引来怨声一片。

 

         人们惊呼:“血荒来了!”

 

            于是,寻根究底的,批评指责的,辩解诠释的,纷纷登场,只是但见血腥气弥漫,不见血液量飞升。“血荒”搅得人心慌!

 

           有怨大学放假的,有说民工迁徙的,似乎这“血荒”就是他们闹腾的。昆明有个调查,让看了的人,心头都会滴血!无偿鲜血人群中,大学生和民工占90%,公务员0.9% ,医务人员占1.2%。不老老实实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学子和民工,为何不乖乖地慨而慷地贡献了?

 

         无偿献血是18——55岁公民的应尽的义务,不仅仅是大学生和民工的专利。这个年龄段的人难道全是清一色的大学生和农民工么?缘何让他们独钓寒心血,别处却千山飞鸟绝呢?那公务员们呢?那些为官为宦的公仆们呢?那些身负践行救死扶伤革命人道主义的医务人员呢?

 

        “血荒”背后是浓浓的血腥味儿!

 

          白岩松说了。央视关注了。原因也挖了。他们说之所以出现“荒”,公众的信任危机是第一位的,其次是采集、经营血液、使用液等等方面的服务问题,还有献血知识的宣传普及问题。这都对,堂堂正正师出有名,无可挑剔。

 

          公众信任危机何来?人们为什么不如火如荼争先恐后地无偿献血呢?

 

        从“不送红包缝产妇肛门”,到“孕妇流产时因为钱不够被晾在手术台上3小时”......一些天使严重的医德缺失,道德丧失,难道不使人愤怒加寒心吗?“凭什么拿着我无偿献的血去养肥那些丧尽天良的人?”——在这种状况下,公众的类似抱怨难道没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么?

 

          当你知道血站的人拿鲜血去浇兰花;当你知道血站的人把血高价卖给生物制品公司;当你知道血站以高昂的价格把免费收来的血卖给那些急需治疗而无钱医治的病人时;当有一天你需要输血了,而你拿着您那些几千毫升献血量的无偿献血证,跑断了腿去办理报销时;可能你就不会这么义无反顾这就是很多人不愿意去献血的原因。网民的这段气愤的、叫人心里滴血的排比句,是不是读了有点儿难忍的血腥味儿呢?这就是公众的信任丧失的原因。

          与人方便,自己却不方便了;无偿献血,却有偿使用了;守法尽义务,却叫人拿去赚钱了......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献血好个愁!

 

            我有一法灭“血荒”,解忧愁——改改《献血法》,使得无偿献血者及其配偶、直系亲属可以无偿用血;另外,可和国外接接轨,将献血队伍年龄划到16——65岁;给予献血者一定的物质奖励(补偿)。 我以为,这样一来,血荒灭矣!民心定矣!大事谐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