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优一男会多女掀起相亲风潮
模特马诺搭红娘顺风车成功上位
(图来源于VEES博客,谢谢博友)
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现在已达如日中天的火爆程度。这档宣称“只提供邂逅,不包办爱情”的相亲综艺节目,以2.6%的收视率高居全国综艺节目榜首。
转型的社会,浮躁的心态,多元的思维,自由的表达,使这类并无几分正剧味道的“小品+情景剧+二人转+滑稽剧”的怪胎,甚嚣尘上,大有席卷九州之势。
1998年,湖南卫视《玫瑰之约》,充当始作俑角色,让电视相亲节目风风火火闯九州,当年风头之劲,几达万人空巷之况。各地各台闻风跟进,30多档婚恋节目,搅得周天寒彻。
支撑了将《非诚勿扰》进行到底的嘉宾、标注为“性格色彩学专家”的乐嘉,以见证人的身份,在自己的博客里津津乐道列出了节目火的原因:
这些男男女女们一,为找个自己喜欢的人;二,体验一下电视相亲的异样感觉;三,即使找不到如意人,也等于在全国做了一次免费的征婚广告;四,提升自己的被关注度。
明眼人一眼就可看出,他给出的这些理由苍白无力到了极点。
毕竟你也是这节目的联合主演之一么!事关自己,天机不可泄露,岂能说得个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那绕来绕去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四个理由,忽悠得了谁?
倒是《非诚勿扰》制片人王刚无意揭秘的一句话,让人窥见了这举措的端倪。他在节目名声鹊起后坦言:“怕中国人表达含蓄,可看性打折 ”的担心化为乌有。原来,这节目并非不为“邂逅”,更无涉“爱情”,只是要挑逗得出镜男女,个个出口无遮拦亢奋地表露,为电视台赢得“可看性”(即电视收视率)。
原来如此!
那些蜂拥而上的相亲节目,大约都是这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吧!形形色色的栏目名号,早就透露出了许多信息,什么“我们约会吧”、“缘来有你”、“爱情来敲门”、“为爱向前冲”......谁把那些男男女女的严肃的终身的大事,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对待?你来来,你敲敲门,你向前冲冲,事情成败,与我无关,一派“逗你玩”的痞子腔,一股纯娱乐的无赖相。
一群靓男俊女或奇男怪女,在主持人的调度下,或打情骂俏或口吐狂言或嗲声嗲语或惊言恨语,煞是热闹非凡。
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牛的拜金女”马诺,弄不清是不是“富二代”的刘云起,占了无数期位置而无收获的,又爆出“艳照门”的闫凤娇.....正是这样一群人撑起了这节目的全片天。
一自称“富二代”男说:“我交女友大致有七、八个”,一利舌女以不屑口吻回应:“七、八个,是我的零头!”一男士其貌不扬,一刻薄女讥笑挖苦道:“看见你,我就觉得我来这节目,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现在梦该醒了。”问男士月薪几多,有房车否,对自己与前几任友关系是否在意,几乎成了那些女子的首选问题。
场上,有扫一眼就灭灯的号称“灭绝师太”的,也有场场灭灯不已场场占位不离的,这是一见钟情?是心灵感应?抑或什么都不是,到底是什么,只有这些身在其中的人弄得明白。
这些节目,养眼的已不是场上的男男女女在主持人调度下的厮杀较量了,而是AA制、全职太太、婚外情之类的社会话题。人们关心的也不是爱情本身,而是附着在爱情身上的各种社会元素。
80后、90后价值观的多元和无序,人们在相亲节目里“相”了出来。
一个网友评论说:这是劣质人性展览。
一个资深评论人说:性与金钱主导了电视相亲节目,相亲是个幌子,幌子下罩着人性的丑陋。
不纯的目的,低俗的搞笑,过度的娱乐,都是相亲节目的致命伤。
“这样的狂欢,消解了意义,颠覆了传统,人们沉陷在泥泞中不可自拔,这个时候,价值观的重建,可能成为一件日渐遥远的事情。”社会学家陈宏说。
社会道德在这里迷失了,价值观在这里迷惘了。这里展现的是物质享受的价值观,看到的是人对人的不尊重。
这里节目,该在全国电视台来个集体灭灯了!
低俗,是这类节目的定位。
作秀,是这类节目的手段。
赚钱,是这类节目的目的。
还爱情以本来面目吧!人类永恒的不变的话题可不容糟踏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