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好过,“送礼”难禁?

(2010-02-05 11:01:45)
标签:

红头文件

一厘一毫

秦楼楚馆

张伯行

禁礼令

       “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又到春节,又见各地各级的红头文件:严禁节日送礼、收礼。几十年了,年年讲,节节讲,等因奉此,成了节前的“开场锣鼓”。

      省府、市府所在地,挂外地牌照的车也多了起来,给上级衙门、头头脑脑送过年礼的下级们,渐渐启动送礼预案,进市赴省奔京,踩着红头文件的节拍忙碌起来。

      一家驻京办的主任坦言:“过去年年送,今年不送,人家咋看?你不送,别人送,你咋办?”他忧心忡忡的说:“送什么,创新太难了!”南京一家建筑公司年年操持送礼的办公室主任,无奈地吟出了“送礼难”的顺口溜:“  钱卡是禁区,烟酒太俗气。特产人不缺,水果更低级。”只好接连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送礼难,难送礼”的问题。

      苏南某县级市的一机关干部向记者诉苦:基础给领导拜年是惯例,他们为避开送礼高峰,上个月就派小组进京,接下是来,省、市,十几天才把送礼单画满钩钩,直教小组得了个疲惫不堪。他们坚定地认为:送礼未必有效果,不送肯定有后果,这是实践的检验,历史的经验。

      “禁礼令”花样翻新,发改委曾下文,将鲜花、邮票列入禁送礼品名单,节前,拎包提袋的来者,必备门卫阻挡盘查;院里按了监控系统,一派壁垒森严的氛围。还有的干脆明文规定,下级不许去上级领导的住宅去串门,更让素以“祥和”为主题的春节,平添了几分紧张空气。      

   “禁礼令”的出世,让网络也忙了起来。百度有了“送礼吧”,围绕“今年过年送什么”的题目,当起了“摆渡”的角色。网友各抒己见,高招迭出,支招的、讨法的、诉苦的,真是乱纷纷闹哄哄。冬虫夏草、“188”吉祥号段手机.....别出心裁五花八门洋洋大观。

        深圳 有了“送健康礼,心意礼,创意礼 ”的倡导, 据说那里流行送DIY礼物,传递的信息多多:可以是亲手制的工艺品,也可是独出心裁的创意商品,甚至“淘”一张对方出生日当天的报纸,这比上千元的烟酒有品位显档次,且有了意义。健康吗?创意吗?或许是一种新的送礼方法,新的收礼手段,你那工艺品、那创意商品,得多少银子方可?你那张生日报纸也是价格不菲之物,须几多钞票才行?

       文件说怎么禁,禁什么;下边愁怎么送,送什么。而有收礼资格的也在琢磨收什么,怎么收。这真成了“问君能有几多愁”的“集体照”了。文强有口供专门诠释了此题:“我自己吃穿抽烟喝酒都不用钱,最大的支出就是花在嫖娼上12万。”送礼的品种已经与时俱进,发展了不少,古玩钱币,玉器字画,旅游休闲......

         俗谚云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在这欢乐的节日气氛中,官儿们分得清了上下大小轻重,公务员分不清了政商、官商身份,这一送一收,无论如何也脱不了腐败之嫌疑。“春节收红包像温水煮青蛙”,这是一个落马的贪官在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的“真情告白”,这个身罩各类光环的人物,此地此时方才悟透,他就是从春节收红包开始,一步步犯了个受贿罪,把“青蛙”煮进了牢房。

       韩国这方面有一招,不妨说说看。他们悄悄派人在机关停车处盯梢,一旦发现疑似者,就暗暗尾追跟进,直至探明底细,抓得稳准。大约这法儿不合中国国情,当笑话听听罢了。偌大地盘,若多人员,若多送法,若多收法,多少人无论如何也忙不过来,不学也罢!

      都说禁礼难,有说送礼难,收礼的竟也呼难。一个省级干部笑谈,现在送礼的花样百出:有直接探到门牌号数;有联系司机,径直放入小车后备箱;有直接留在值班室,不少时候,人和礼都对不上号。他直言,吃不了,用不了,退不了,也不敢扔。真是收着,幸福着,并犯难着;“煮”着,腐败着,并矫情着。什么东东!

      世上若无秦楼楚舘,沾花惹草之徒,便没了去处;世上若无贪礼收礼之辈,进贡媚上者,便没了由头,孰是孰非,似应有个定论。送礼不是春节的过,节日只是个借来的“传说”。

       康熙四十八年,时称“江南第一清官”江苏巡抚张伯行在任上,公布过一个“红头文件”曰《禁止馈送檄》,以杜绝官场的不正之风。檄文内容是:“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这兜底儿的“禁礼令”,你看如何?窃以为比时下的列举式的条文揽得宽,搂得严,禁得密。张伯行四十年官场,清廉正直,不愧赞誉,移此檄,现在一用,你看又如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