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吃文化,久负盛名。八大菜系,各地小吃,除了饱口福、饱眼福之功效外,更被赋予了文化传承的重任。于煎炒烹炸炖溜涮之下,呈色香味形器之妙,一餐美食面世,这关键在炒、做二字。时下,看这被冠以“展示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精神盛宴”的即将上映的电影《孔子》,早也被人当作大餐,炒好了,做妥了,只待各等各路食客品尝。
《孔子》 一片的全球首映式,高调推出,楚楚动人。人说是孔圣人第77代嫡孙女、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93岁高龄的孔德懋, 题词 一帧:“永远的孔子”,赠与孔子的扮演者周润发。这发哥,当场行跪拜大礼,感激涕零状,引得全场掌声雷动。孔女士高度褒奖影帝:“你辛苦了!你弘扬了孔子的精神!”天降大任于斯电影了,沉甸甸厚重重的。周润发则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得意十分:“因为我有种嘛!”
再看电影生产阵容,更是令人动容:有《赤壁》的编剧陈汗、有应该著名的导演胡玫、操刀配乐的是赫赫有名的赵季平、有《藏龙卧虎》、《投名状》大片的设计、造型师、中国一线红星周迅、硬汉子陆毅、陈建斌,制片则是大名鼎鼎韩三平......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号称“华语史诗巨作”的影片,真大有“未成曲调先有情”之势。
这做派,这阵势,大珠小珠翡翠珠宝落玉盘一般,不由你不萌动凡心,搞得许许多多,各色人等那是相当的期待呀! 都想看看这个在世时就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死后被封为“至圣先师”的圣人,除了之乎者也,还有什么值得千年等一回的回忆。影片的片花、海报、首映式,也做足了文章。
于是,炒作声里说影片,招来热评一片。说好的,那是说得白玉无瑕;道坏的,可是显得孰不可忍。“砖家”(导演胡玫替质疑《孔子》的专家命的名.)姑且略过,道不同,不相与谋。孔子75代的一男丁对影片细细琢磨,指出三大“致命伤”:孔子操“京片子”腔,居然曰“给个话儿!”,这”雷倒众生一片”。南子见孔子,竟然娇滴滴说:“你爱不爱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实在是现代从妓女郎的口吻,酸且浪。另外还让孔夫子长了武功,更是不伦不雷类。
7500个拷贝,创中国影片发行之最。1月、2月《孔子》赴港去台火爆公映,2月中旬东南亚派上院线,欧美、日的公映计划已早早敲定。1月14日的全球首映庆典,得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亮相,这种种举措,先声夺人气场强劲。但不买账的就是不,《孔子》剧组一干兵马义愤填膺,口诛笔伐,点起了春秋无义战火。编剧信誓旦旦:“我不会糟蹋我的偶像!”周润发大约学了一星半点儿孔子皮毛,名正言顺地指责记者:“看了这电影你没哭,你还算人吗?”周迅情幽幽意痴痴宣称:“南子智慧与美丽并存,有远见,是人才。”大概连《学而篇》也没读过的这两大主角,一邪一正的演技,让人领教了影帝影后的风采。
提及孔子,使人想起1988年时,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疾呼:“二十一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1929年,曲阜一些师范学院学生在校内演了“子见南子”的剧,引起尊孔和倒孔两大派论斗,鲁迅、林语堂、孔祥熙等都卷入其中,一场“孔子名誉权官司”闹得沸沸扬扬。孔子南子见了见面,涉及到亵渎孔子伟大思想,践踏孔子仁爱精神的天大干系。于是,至圣先人的清誉和美名被誓死捍卫了一次。
我不愿也不想揣摩鼓捣出影片的这些人是为了让人看精神还是看新鲜,是扬儒学还是图红利,一个编剧的话道出了心里话:“选他(指周润发)更多地是出于国际市场的考虑。”,“历史人物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的完整性。”“与子路的对话,照着历史写,这样不好看。”“让人看懂,更要好看,要不,1.5亿巨额投资怎么回收?”,诸如此类的言语多得很,管中窥豹,无需多言,我的揣摩应该有了答案。有人愤愤不平,拔刀相助,直通通地说:电影要按历史拍,恐怕进不了影院,而且是进博物舘。我看,这《孔子》诞生前,说这道那,似乎太早,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拭目以待,不要走开,马上回来,大幕即将拉开。
我们不想看到从电影院里跑出来个疑似孔子又不是孔子,有之乎味儿但又神交现代超女的港味儿明星。
我的态度是捂紧钱袋,不进影院,读读《论语》,省钱悟道,不亦乐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