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酒是野兽派,劝酒的人就是野兽
(2019-02-14 07:34:49)逢年过节,我基本上泡在酒里。
我喜欢喝酒,但我特别讨厌劝酒。
可劝酒早已经成为中国酒文化的一部分。
三国演义想必大家都看过,古人劝酒更变态。
张飞爱喝酒,还爱劝酒。
某一日他宴请军官,酒满杯,菜上齐,吩咐一声:“今日都要满饮!”
所有人都得跟他一起狂灌。有个曹豹天生不会喝酒,向张飞求情:“将军,我实在不能喝啦。”张飞便发怒道:“违我将令,该打一百!”
众军官纷纷劝阻,张飞还是抽了曹豹五十鞭。
曹操本人并不怎么喜欢喝酒,执政以后还一度禁酒来着,但他劝起酒来却很猛。
曹操在前面敬酒,典韦拿着大斧子在后面紧跟着,曹操向谁敬酒,典韦就用斧子向谁敬礼。
那意思很明显:敢不喝?劈了你!
孙权劝酒更霸道,臣子虞装醉,被孙权发现了,孙权大怒,竟然要砍死他。
还有更变态的刘表,他自己狂喝,别人不敢不陪,把别人喝醉钻桌底下了,他拿针把人扎醒了接着喝。
由此可见,中国人把劝酒当成服从性测试,我是你领导是你的老大,让你喝酒你喝不喝?
劝酒不喝,在古代就弄死你,在现代虽然不至于弄死你,但也不管你是否伤身体,就是用来判断你对其的服从程度,是一种最典型的权力的彰显方式。
2
我喜欢喝酒那种飘飘然的感觉,绝对不喜欢喝酒被人劝得酩酊大醉,跟个傻逼似的。
可我经常被人劝成傻逼,因为我有自己的软肋,比如劝酒的人说了,“你不喝可不够朋友啊”。
我比较注重朋友友情,我绝对会端起杯就干了。
生意场上,对方威胁利诱,“这杯干了,这个合同就是你的了”,言下之意是不喝你就出局了。
为了业务,为了表示诚意,这酒喝醉了也得喝。
有时候,女人做业务可以凭姿色,男人只能拼酒量。
最操蛋的是那些领导,在酒场上指挥,“你端杯跟某某喝一杯”,“你来打一圈”
你要是不喝就是不尊重领导,喝了,结局只有醉,换句话来说,用自残来表示自己的忠心。
我想这些经事常喝酒的人总会遇到的,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服从性测试和诚意测试。
这种测试服从是一场宣誓效忠的仪式,提醒你上下级关系怎么摆。
在商界就是要用喝酒来接受诚意测试,即使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从来也不是平等的。
3
在酒场上,四种劝酒常态,代表4种不同的心态
一:我干了,你随意
我觉得这种人天性比较厚道随和,或者是喜欢喝酒的人,也许是向别人表示尊重的一种方式,也可能他用这种方式来测试别人对他的忠诚度。
二:自己不喝,劝别人干了
这种人多数都是贼奸溜滑,能说会道的,权力欲望比较强烈,喜欢看别人笑话,如果他是领导,就是想让别人自残表忠心。
三:举杯劝大伙一起干,
这种人喜欢热闹,有时候不想让酒桌上冷场,可弄不好也会把别人带到沟里。
四:劝大伙儿都随意,喝多喝少无所谓,
这种喝酒方法最好,任何人跟这样人喝酒没有压力,而且气氛还活跃,现在酒场上多数都是这样。
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喝法。
4
现在我们朋友之间喝酒,干脆把瓶子放在桌子上,谁想喝自己倒,喝什么酒自己选择。
如果出于礼貌给别人倒酒,也尊重别人的意见,喝多喝少根据个人的能力,而不是强加于对方。
城市里喝酒盛行我们这种喝法,在老少边穷地区,劝酒文化照样猖獗。
无论是城市,还是在农村,热衷于劝酒的人。
一方面素质越低、沟通能力越差,越需要借助酒来装腔作势。
另一方面,贫穷地方劝酒,就源于贫穷。
又开始了,你想想吧,连饭都吃不饱的地区,酒是珍贵的东西,不逢年过节不来客人,自己舍不得喝,给客人喝怕客人放不开,就热衷于劝酒,天长日久就养成了劝酒的礼节和习惯,即使到现在已经脱离了贫穷,也还不改劝酒的习俗。
从这一点上考虑,劝人喝酒的习俗,确实无可非议。
5
喝酒本来是一种娱乐,可一旦要把酒场劝成战场,喝的酒也变了味道。
能言善辩的会敬酒,贼奸溜滑的会斗酒,善于玩骗术的会装醉,喝不倒的不是酒量大就是防身有术。
一到这样的酒场,就有点大义凛然赴刑场的感觉,这哪是喝酒,纯粹是受刑。
所以喝酒前要关注,谁做东请客?为什么喝酒?和什么人喝酒?了解这些问题很重要。
如果要上喝酒的战场,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
6
我不爱跟喜欢劝酒的人喝酒,但还有几类人我更敬而远之。
第一类人
不喝酒,天是老大,他是老二;
喝了酒,他是老大,天是老二;
喝了酒,牛逼轰轰的,看谁都不顺眼;
张口就是杀七个宰八个,
劝酒都有暴力倾向,出现危险人格。
喝酒有风险, 聚会需谨慎。
第二类人
平时一竿子都打不着,很少见面相聚。
突然请客喝酒,心怀鬼胎的,就是想通过喝酒,利用别人。
在酒场上劝酒让别人喝多了好许诺,达到自己的目的。
去跟这种人喝酒,一旦发现情况不对,不等他提出要求,找一万个理由逃之夭夭。
第三类人
有严重酒依赖的,自己已经喝得半身不遂,或者有糖尿病、严重的三高,到处找人喝酒,为了自己能多喝点,狂劝别人陪他喝。
跟这样的人喝酒,喝出个毛病,跟他喝酒的人是要负责任的,还是离他远远的。
第四类人
百日蹭酒无事故。
没事晚上在周边饭店里转悠,碰见熟人就一屁股坐上去,轰都轰不走。
抠逼唆指头(形容人抠门)
没事张罗喝酒,劝酒时候他最活跃,一到买单就装醉不起。
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跟这类人喝酒,就是背着萝卜找擦床。
第五类人
这类人平时比较压抑,跟你喝酒劝你多喝,就是想共同喝醉,把一肚子苦水要倒给你。
原本喝酒是个快乐的事,你跟他喝完酒一脑门官司,好心情也喝出了坏情绪,还是不喝为好。
第六类人
平时是个明白人,一喝了酒头脑就不清楚了。
絮絮叨叨满嘴车轱辘话,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一句话重复八遍,一件破事能唠叨一晚上。
劝酒都是婆婆妈妈的,他劝酒能把你劝崩溃。
喝完酒一个简单的告别,握手后还得拥抱,弄的跟生死离别似的。
跟这样人喝酒副作用太大,精神受到严重摧残,喝一次酒,回家干呕好几天。
就总结这几类吧,有想不到的你们给我补充。
7
一般我冲着电脑侃侃而谈,凑够六条就结束。
作为一个喜欢喝酒的人,总想给自己喝酒找点合适的理由,再整一条吧。
那个老顽童黄永玉说:
酒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它无孔不入。
忧愁要它,欢乐也要它;
孤独要它,群体也要它;
天气好了要它,风霜雨雪也要它;
爱情要它,失恋也要它;
诞生要它,死亡也要它;
恶人要它,善人也要它;
当官的要它,百姓更离不开它;
有文化的要它,大老粗也爱它。
这老头还有一句话说到了我的心坎儿上:
喝不喝酒是人和野兽最大的区别……
我和大多数人都不喝酒,我们欣赏喝酒,与喝酒的人为友,我们这帮人占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二点四,是不喝酒的拥酒派,算是野兽派。
我觉得不喝酒的人如果算野兽派,劝酒的人就是野兽。
前一篇:只要身体健康,胖子万寿无疆
后一篇:“以德报怨”让人误解了两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