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教师两种师德

标签:
文化育儿 |
分类: 乱说 |
最近网络被两位教师刷屏了。
我先说说这两天刚刚冒出来的一位。
这位老师是广西百色一名小学三年级老师。
她得知学生家长在殡仪馆工作后孤立其孩子、公开在家长群辱骂威胁家长,私下向家长兜售红糖并与是否处罚学生挂钩….
职业无贵贱之分,你当老师的不待见在殡仪馆工作到家长,你将来老死了,自己烧自己啊。
再说家长在殡仪馆工作,跟孩子有嘛关系?
你让全班学生孤立那家孩子,把自己变成学生的噩梦,是一个为人师表的老师能做出来的事吗?
你家是做红糖的,你把红糖拿到学校里你的一亩三分地里强买强卖,家长买了替孩子换一块“免罚金牌”,家长不买你就收拾人家孩子,你这跟黑社会有什么区别?
如果学校都有这种老师来执教,那学校会是一种多么恶劣的生态环境。
这件事曝光以后,教育局停了这位老师的职。
原本是件大快人心的事,没想到有些家长为这位老师鸣不平,要求该老师回校继续执教。
我分析这几位家长心理,有的家长怕站错了队,如果老师再回来任教,给自己孩子穿小鞋,作为家长先表个态。
十个手指头还不一般齐,老师对学生总有自己的偏爱,可能这个老师对某些学生很好,家长出于感恩戴德。
最可怕那类家长,天生媚骨,无论生活中工作中,把溜须拍马当成了本能,一有机会就伸出长舌头狂舔。
这老师没有师德自有教委来收拾,即使狂犬也被收拾成死狗。
死狗并不可怕。
比这老师更可怕的是一群“舔狗”的家长们。
我相信大多数老师都是很好的,这种老师作为是极个别的现象,我想这老师本身就是不是个明白人。
老师工作的环境,学生毕恭毕敬,家长唯唯诺诺,天长日久,这老师权力欲望膨胀的找不到了北,认为自己是班主任就是皇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老子天下第一。
你家长是殡仪馆的,你赶紧把孩子给我调走,不调走我就整你孩子。
我家做糖,你们都得买我的糖,不买我就整你孩子。
这不像是个明白人做的事,只有当权力欲望膨胀得昏了头的人,才会做出这种事。
《狄更斯传》有这么句话:权力(除非是智慧和美德的权力)历来对卑劣小人最具吸引力。
接下来我再说说那位王老师,这是一位宁波一所小学的老师。
她的一名小生把巧克力带到学校,被同学发现,告诉了王老师。
带零食到校都属于违规行为。
但王老师的处理方式出乎所有人意料:惩罚了举报人!
事后,她整理了事情经过,分享在微博“我们1班”上——
这孩子是敲诈不成才去告状,而且还不是实话实说,老师处罚的对!
现在孩子都聪明,有的不光是聪明而且鸡贼,心机婊老少皆有。
如果孩子从小觉得通过告密和敲诈能得到利,他长大了到职场上,也是个喜欢告密的小人,他的心永远不会阳光,
教书育人,教的是书,育的是德。
惩罚那个孩子告密行为,是帮助教育了那个孩子,提高了他的德行,省得他大了以后养成恶习祸害别人。
这样的教师才是师德的楷模
看这个新闻的同时,正好我看了一部美国影片《闻香识女人》,这部电影最高潮的部分,阿尔帕西诺扮演的上校做了一番演讲,夸赞查理顶住被学校开除的压力而不做告密者。
少校慷慨激昂的质问校长:
你是否会选择告密出卖、违背自己的正直而换取自己的利益?
这就涉及到人格底线了。
如果教育工作者鼓励告密者,鼓励卖友求荣者,如果教育中贯穿了这样的价值观,那么成长出来的必然会是没有担当、利益至上的人。
前一篇:看酒瓶上执行标准识白酒
后一篇:只要身体健康,胖子万寿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