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手机博客美食 |
分类: 美食 |
我在大堂里招呼客人,于胖子喊我一起喝酒,我进包间先吃了几口菜,一吃不要紧,立马赞不绝口,于胖子得意得告诉我:你这里没有我要的食材,这几个还不是我的拿手菜。
乖乖,就冲这几个菜我要是客人,也会成为这饭店的常客,我马上要求于胖子休病假来我这干,不谈工资,跟我利润分成。于胖子欣然同意,但要求把饭店改成云南米线馆,有些食材必须从云南订货,原来的厨师可以给他配菜当下手,但必须服从他的领导。
于胖子家景殷实,从小跟父亲在许多饭店里吃着长大的,他父亲就烧着一手好菜,同时也教会了于胖子,于胖子对舌尖上的感觉很有独到之处。
于胖子上厨后,给饭店带来了生机,许多人就是冲着他正宗的云南风味来的,于胖子不是职业厨师,灶头上的活不利索,忙不过来时,让原来的厨师帮着炒,虽然于胖子在旁边指导,但是味道大打折扣。
炒菜这活,有时候靠的就是一种徽妙的感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对美食的精细和味道的追求,是有闲有钱阶层的事,吃不饱的穷人找不到感觉,弄不出什么花样,更不会创建一道美味的名菜。
顺便一说,那个宁老大肯定不是我,宁嫂更不是我家大象。
元右四年,苏轼为杭州地方官时,筑堤建桥,疏通西湖。百姓为了感谢这位太守,抬猪肉,挑火酒来慰劳。苏东坡收到了猪肉,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用自家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送给每家每户。但家人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然而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之,此后被人们命名为“东坡肉。”
看看,这些名菜不是出自文人墨客,就是出自皇宫御厨之手,你要说叫花鸡到是出自社会最低层老叫花子之手,但叫花子至少是嘴馋的闲人,没准是武功盖世的大侠洪七公。
曹雪芹少年时锦衣玉食,后来才家道中落。曹雪芹才华横溢,笔下的饮食如此风雅迷人,精致美味,他借日常饮食与趣事,尽情表现当时的人文景观,社会风貌。
你想象一下,如果雪芹从小一直家境贫寒,他就无法写出菊黄蟹肥时,大观园中螃蟹雅集;夏日炎炎中,莲叶羹去火,玫瑰露美颜;瑞雪纷飞时,妙玉用五年前的雪水,煮梅香清茶;曹雪芹不是从小浸润在美食中,咱们就看不到脍炙人口的红楼梦,只能看到一部红楼噩梦。
所以说只有文化和富贵才能造就舌尖上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