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庆祝完开博一周年,勃起后兴奋的感觉就消失了.产生了一种亢奋后的失落感.象性交.
打开原来写过的文字,看一会眼睛就模糊了,小蝌蚪似的文字象精虫在眼前游来游去,没有和卵子结合的成不了胚胎.就产生不了生命.只是些毫无意义的垃圾.我突然明白了,我在制造网络垃圾.
博友半面状,小女子很率情的文字洒脱幽默,我很喜欢,几天没见露面才知道关闭了.我开始以为和反三俗有关,她可不俗.要俗的是我们.所谓的三俗就是:你俗、我俗、上层的丫们更俗.
在QQ里捕着她询问为何封博.她说写不出好东西,自己把自己封杀了.真烈女也!
我眼前浮出一些恐怖的画面,一貌美女人宽衣解带盘腿坐在哪,象日本武士一样,很神圣的开始剖腹自杀.她把刀慢慢的剌进腹部,用力的往下推,然后又横着割,血流满地.但脸上始终露着淡淡的微笑.
我能理解半面妆的行为,写博客是种很文艺的一种艺术行为,并不是单纯的记日记,说明白一件事.要写的好看,要拿得出手,就得不断的创新超越自己.就得去学最优秀的写手.当你感觉自己不再前进、无法超越别人的时候.你就会厌倦自己.就会找不到对文字的感觉.就想关掉博客.
原来我学习摔跤时,一起训练的几十个人,不可能个个都出类拔萃,只有一两个找到了摔跤感觉的队员,才能成为冠军.这跤感中包含着天赋,和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写博客也是如此,开始只要勤奋多写,就能变的流畅,就能形成自己风格.但你要一直找不着对文字的感觉,挖掘不出自己的天赋,到不了大彻大悟的境界.就无法成为一流高手.
去年博友王东送了我一本王小波的杂文.我看了非常喜欢,我又把王小波的小说找来读了一遍.确实感觉不错,觉得他的文字睿智幽默,想像力丰富又十分平民化.让你感到去当个作家的门槛非常低,好象是个人,看看王小波就能一步迈进去.实际上是大错特错,王小波有丰富的经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写的大俗实际上里面包含着大雅.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你看似简单,王小波在用平民的俗语说着大实话.但是你要是去模仿,只能形近,绝对不会神似.
我想起了《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他发现剑客独孤救败的墓冢.里面埋着三把剑,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一把无刃的玄铁重剑,还一把烂了半截子的木剑.三把剑代表了三种境界。聪明的杨过选择了玄铁重剑,跳进瀑布里去刻苦的练,终成大侠.如果你还没有功力,投机取巧就先选择了木剑.去跟着王小波后面比画两下.你学不到什么玩意.更不可能练到飞花摘叶皆能伤人的境界。连去当王小波门下走狗的机会都没有.。
还是博采众家,特别多去看看那些诺贝尔获奖作品.能获诺贝尔奖的作品.总有它一定道理.。前几天去王朔的博客看了看,随便点评了几句话,没想到他认真得回复了。真让人感动。他可是很有影响的专业作家,可新浪里面那些照猫画虎的破写手们,一个个都牛逼哄哄,觉的回复点评是件很掉价的事,难道你们比王朔还牛逼,有本事你们直接奔奔诺贝尔奖,那怕能被提名.我就天天伏在地上舔您脚趾头!
.现在是信息社会,我们每天面对着海量的信息,我们也在制造着信息.我们写下的文字汇入其中转眼就会消失.您达不到一流高手的境界,没几个人会记住你的文字,但通过博友间的互动交流,有些人会记住您.这给了我们失落的心灵有了一丝安慰.所以我们为了博友间的交流,不会象半面妆那样自封博客,即使写的很糟糕。
我个人认为写文章的过程,是能够给人以一种欣慰的感觉,要不然我们就不会天天乐此不疲.这就象冬泳,经历了冰水刺激后,能找到欣慰感的人坚持了下来,反之自然会消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