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际歌》里的一句话.用在不愿给别人打工做奴隶,想自己创业的人身上,到也恰如其氛.
自己出来创业,最主要有强烈挣钱的欲望和一颗不愿做奴隶的心.
老三就有,基本条件具备了,关键干点嘛.
我给他量身定做了个项目,开个有特色的小吃部.因为开小吃店门槛低,当年我连方便面都不会煮还开了个饭店.所以适合身无所长的人.
投资小,万把块钱就能把店立起来.开起来后不用流动资金,滚动起来就行.
风险小,一般就是不挣钱也不会赔钱.再难吃的小吃也有人吃.就是干赔了,也没听说开小吃店的会赔的倾家荡产.
正好办事处规划了一片小吃门脸,我托人去订下一间,月租金才四百元.找来了一个武汉师傅,教他热干面之类的风味小吃.
小吃的利润基本对半,开张第一天就卖了二百多,我饭店开业三天就买了一碗三块钱的面.比我当初强多了.而且逐渐提高几天后就突破了四百.
能帮助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老三能挣钱我很高兴.我回家就去他小店看看.和朋友们去哪,喝点小酒吃碗面.钱是要给的,因为肥水不流外人田.
老三嚷嚷着不挣钱,我说怎么会呢?我给他算的是一月五六千.老三是这么算的,孩子入托,租房住、抽烟喝酒、买这买那,林林总总.....要是这么算,干什么买卖,挣的不如花的快.就是干“微软”也挣不到钱.绝对硬不起来。
两口子开个夫妻店,经不起得瑟,得精打细算.给别人打工时有危机感,挣两猴钱舍不得花,自己干起来刚有起色,就找不到北.装起了大款.
穷惯了不怕,乍一挣钱,马上就要升级换代当老板.还是嚷嚷着赔钱,要求找个大点的门面,得雇上五六个服务员,能吆三喝四,首先自己能不干活发号司令。我说你如果觉得一天挣一二百算赔钱,那还干它干嘛.转了也能挣一笔钱.
想当老板能指手画脚的愿望是好的.但要根据实际情况.别还不会走了就想跑.
老三安生了几天,又有了想法,开始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先是减量.客人吃不饱有的不来了,有的责问他量为何越来越少.他说物价上涨,成本高了,按原来的量卖他赔钱,顾客怕他赔钱又有些不敢来了
老三是个聪明人,觉察到了问题所在,恢复了数量.老顾客又回来了一部分,营业额上去后,老三又开始琢磨降低成本.面的份量看来不能少.那就从配料、佐料里下手.火腿、牛肉贵。得去掉、做凉面汤汁里的梨好几块一斤。去掉。生抽改散装酱油。虾仁变虾皮。这样他一算账乐了,按现在一天卖四百块钱,纯挣二百五.那一个月就是七八千,一年挣个十来万.
他这一改革,把顾客们的胃口改小了.半碗都吃不下去.老三暗骂市里人们吃饭嘴刁,慢慢得把丫扳过来了.
我前天去了解情况后表扬老三,是真他妈会做卖买,这么有才,干这么个夫妻店,屈大才了,应该去肯德基、麦当劳当亚洲部经理.正好里应外合,把洋快餐赶出中国。
鉴于此我又一次重伸了我的几个观点.
第一;要有强烈的挣钱愿望,但不能坑崩拐骗.
第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光想当将军的士兵也成不了将军.关键要脚踏实地.
第三:做生意就是做人.做不好人就别去做生意.
第四生意不管大小,要看将来不要只看眼前.只要不傻不痴,舍得幸苦,必有收获.
我正拭目以待!
咱网上藏龙卧虎的,看看网友们有什么要补充的看法和建议,我收集后转告老三.也算支持一下“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