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降临》:我预见了所有悲伤,仍选择一往无前

(2017-02-09 12:31:38)
分类: 人生领悟
 文/李峻鹏

    http://qc-cache.kdnet.net/upload/2017/02/07/14864642866666079.jpg?imageMogr2/thumbnail/600x

    01

    如果你有预见未来的能力,你会是满心欢喜还是不寒而栗?如果你能看见自己人生未来道路的轨迹,并且那注定将是一个悲伤的结局,你是否还愿意安分守己地按照那条既定的轨道走下去?

    一直以来,我们都渴望着拥有未卜先知的超能力,从古代历代王朝皆延续着占卜算命的习俗便可见一斑。可能够全方位地预料到自己的未来真的是一件好事吗?大家有没有想过,就算一款能够洞见未来的魔镜现在降临在你面前,你的一生被完完整整地呈现,你又能改变什么?

    当人们想要窥探未来时,他们所怀揣的心态或许各有不同,但总结而言无非两种:一种是存粹出于好奇心,想看看自己未来的样子,来满足一下猎奇的欲望;另一种是寄希望于通过预见未来而改变未来——如果魔镜中显示的结局尚好,便可以继续沿着当前的道路走下去,而如果结局是个悲剧,便要想方设法从现在着手去改变未来。

    第二种心态无不反映着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但现实的残酷就在于,现实世界不是科幻剧——未来是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去改变的——你种下什么因便收获什么果,没有办法反过来,即我先瞅瞅果子然后再去播种。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的节点去眺望未来,无论结果如何都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如果我们事先得知结局尚好,便是助长惰性、得过且过,最终落得个截然相反的结局亦未可知;而如果我们事先得知结局是个悲剧,然后在宿命不可违的前提影响之下,我们只会变得愈加意志消沉、心灰意懒。

    02

    而《降临》这部电影让我震撼的原因正在于,尽管女主Louise业已知道自己的未来将是个丈夫离开、女儿夭折的悲剧,却依旧选择照着既定的那条通往悲剧的路走下去。

    在展开阐释我的想法之前,我们先梳理下影片,看看《降临》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

    不少朋友表示,这部电影看得云里雾里,不明所以。个人以为,一部有野心的电影总是试图用120分钟去涵盖很多东西。如果我们抛开"语言、意识、时间"这些深奥晦涩且难有定论的主题不谈,故事的主线其实非常的简洁明了:

    女主Louise是个在语言文字方面颇有天赋且造诣颇深的人,曾帮助破获很多情报文件。而十二艘鹅卵形的外星飞船的突然降临,打破了她原有的生活。凭借出色的翻译才能,Louise被政府招募并认识了物理学家伊恩Ian,他们一同登陆飞船试图和外星人交流。

    期间经过不懈努力,语言禀赋超群的Louise慢慢掌握了这种"外太空语言",而后正如预先铺垫好的台词——"一门新的语言会为你开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所印证的那样,女主角学会了外星人不受时间维度控制的语言,于是用这门语言交流思考的时候自我意识就可以超越时间维度,从而能够感知过去也能够预见未来。

    虽然其中不乏有描述大国间政治博弈以及丑化中国穷兵黩武的叙述,但这些都不过是细枝末节不值一谈。整部电影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在电影镜头在"现实"与"未来"的不断切换中,我们可以体会到Louise内心的斗争与挣扎,这才是最最动人的。

    http://qc-cache.kdnet.net/upload/2017/02/07/14864643046637272.jpg?imageMogr2/thumbnail/600x

    03

    其实Louise的纠结,从她对男主Ian的态度中便可见一斑。我们可以请女性朋友想象,当一位你知道他日后终究会离开你的男人向你表露心意时,尽管你也曾对他怦然心动,你会接受他的好意吗?

    起初Louise对这位命里的"扫把星"自然是排斥的,毕竟已经看到这样下去会是一场悲剧,没人会选择自掘坟墓。她一直回避着男主求爱的目光。

    但最后当男主Ian再次向女主含蓄地表达了埋藏已久的爱慕之情,Louise从"未来"悲痛的情绪中回过神来,然后缓缓地转过身,将游移的目光投向Ian,而后将双手搭在了Ian的肩上。夕阳下,她抱住Ian,炯炯眼神仿佛透露着从绝望里射出光亮,那感觉就像是下了巨大决心后的释然。

    看到最后这一幕,我有被感动到,感觉这个由黑色石块筑成的世界,在那一瞬间悄然松动了一下。Louise的那种坦然,仿佛是战场上凛然赴死的勇士。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显得很做作——在结尾处对主题的强行升华和对人性光辉的有意拔高,不过是一些导演的一贯伎俩。这种看法某种程度上说也不无道理,毕竟通观整部电影,有大量电影中常用的手法"闪回",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女主那种家破人亡、"夫离子散"的悲恸,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结尾的人性之光的彰显确实显得过于突兀——女主在有能力去改变的情况下,竟然去选择拥抱悲剧,继续走那条已经被划好的道路。

    但如果我们抛开这个电影的设定不谈,其实反观生活本身,对于未来又有多少人有能力去改变太多?

    04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愿不愿意去接受,有很多的东西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已然注定。每个人都受到太多的禁锢,以至于我们也许终其一生也无法突破既定的天花板。我们都好像那鱼缸里的鱼儿,偶尔的惊喜与挫败也不过是鱼缸内的小打小闹罢了,想要跳出界定好的池水实在太难。

    轰动一时的纪录片《人生七年》便曾对英国十四位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过人生的全景追踪,最后惊人地发现这些孩子基本难逃他们父辈的命运。

    曾有科学家给出过一个计算公式,根据基因、族谱、周遭生活环境、父母的教育水平等等的因素便可大致预测出一个人的未来。尽管不甚准确,可经他们的诸多验证,也是八九不离十。

    第一次看到这则讯息时,我感到毛骨悚然,就是那种感觉自己活着好似牵线木偶任人摆布的无力感。我向来是不相信宿命论的,自然也对所谓的"基因先定论"不大感冒。但随着人慢慢长大,也不得不承认每个人都有着他的局限,有些东西不是一厢情愿便可轻易改变的。

    人生之中,似乎很多东西冥冥之中已经注定。于是乎我们是不是该问问自己,如果未来真的已经预设好了,你还愿意"用力"地去生活吗?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给予我的最深刻地拷问。

    http://qc-cache.kdnet.net/upload/2017/02/07/14864643231534305.jpg?imageMogr2/thumbnail/600x

    05

    但其实电影本身已经作出了回答。在影片的最后,Louise问Ian:"如果你能览知自己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你会尝试改变吗?"Ian的回答道:"我或许会尽量多一点吐露心声吧。"

    紧接着他又说出了下面这番颇具深意的话:"打从我记事起,我就总是对天上的星星着迷,可你知道什么让我最惊喜吗?并不是遇见它们,而是遇见你。"

    这里的"星星"象征着遥远而又未知的未来,但那些都是虚无缥缈的。可以前少不更事啊,总觉得未来很神秘,想窥见它——就好像那天上的星星,总想近距离接触。可现在才知道,就算知晓了未来又怎么样呢?只有现在的你(指女主)是最真实的存在,只有此时此刻的每一秒才最值得珍惜的。

    在电影的最后十秒:两个人相拥的过程中,男主最后又问了一句:"想要个宝宝吗?"女主回答:"yes."

    要知道他们的宝宝后来是夭折的命运,作为能够洞晓未来的他们仍然这样选择一定是赋有深意的。而导演也通过Louise的内心独白说了出来:

    "尽管已提前知晓人生以及它的走向,我无所畏惧,并且会珍惜每一分钟。"

    06

    我们一直想要预见未来,其实这并不难。人终有一死,每个人的未来不就是死亡吗?如果我这样回答,你一定会认为这个答案没有意义。可"未来"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命题,从长远来看,连人类也不过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有一句被说烂了却依旧鞭辟入里的话,那便是罗曼罗兰的那句:"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即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所谓"未来"不过是人们逃避现实的借口,"没有比生活更长的路,没有比生活更高的山"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即使看到未来是一片刀山火海,也能在行走呼吸着的每一天引吭高歌。

    愿你我不负上帝的钦定,即使预见了未来所有的悲伤,依旧愿意不卑不亢地走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