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在中国

(2016-05-01 11:17:11)
标签:

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在中

杨仲明_新浪博客

健康

精神疾病

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在中国

    来自大洋彼岸美国的电子邮件:

    谢谢杨教授!昨晚没查信箱,明天我会去按新的药方买。

    这两天他的情况很不错,尤其是昨天。我跟他讲:你的任务就是喝药,别的事都是次要的。我们找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就按药方把每天的剂量喝完。他答会喝的。虽然今天下班回来见他只喝了1/4都不到,但他说睡觉前会喝完。心情看来和昨天一样的不错。

    只要能坚持喝药,他就有救了。

    再次谢谢杨教授!您是我们的贵人,一点都不夸张。

   间:2016427(星期三) 上午9:56

发这封电子邮件的是一位美籍华人女士。她先生60刚过,有焦虑症,很严重。他确定自己被跟踪, 认为家里已被装了窃听器;邻居和路人都是特务, 电视里的政论节目都是在讲他或则在讽刺他……这已有近3年了,越来越严重。吃过几个月的西药后,他已坚决停药,说自己没有病。西医和中医都拒绝看。

她先生开始也不吃我开方的中药,因为他不习惯中药那味,3袋清心茶4袋安欣茶,开水冲泡他喝,因为中药味淡,喝下去感觉没那么焦虑,舒服,清心茶加到4袋,他拒绝喝,因为中药味重了。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与适应,她先生现在乐意吃我开方的中药。令人欣喜的是,我开方的中药在中国内地有的中药店还买不全,在美国却都能买到。

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在中国,不足为怪。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弗洛姆为首的西方一流学者就指出,拯救人类精神危机的智慧在中国的古文化中。

时至今日,西医对自闭症、抽动症及精神疾病只能诊断,不能治疗。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缺乏探索这类疾病病因的语言和智慧。就医生个体而言,即使诊断,也未必正确。因为他们掌握的资料太少,又支离破碎的。

著名社会学家沃林斯基上个世纪就在《健康社会学》中说,医学“新潮流的核心是必须从完整人角度来定义健康……这种医学和健康的新哲学才刚刚开始:它能否取得主导地位——和在什么时候取得这种地位——还不清楚,还有许多疑虑。有一种为医学职业易于接受的观点就是不考虑变化的潮流,把疾病的定义(和与之相关的研究和治疗)限制在纯粹的生理学范围内”。

时至今日,医学、心理学仍把自闭症、抽动症及精神疾病定义为大脑的疾病,固守偏见,止步不前。

治疗自闭症、抽动症及精神疾病,不是一个简单的医术问题,更需要的是在哲学上的突破。医学的哲学是一惟的,即非此即彼哲学观,而治疗自闭症需要的是整体性的哲学观。简明地说,能治愈自闭症、抽动症及精神疾病者,他不仅是个医生,而且他必须是世界顶尖级的哲学家。也就是说,当今世界惟有建筑在整体性哲学观基础上的养生疗法可以治愈自闭症、抽动症及精神疾病。

何谓养生疗法?养生疗法就是依据养生心理学的理论所创立的心理治疗的方法。与其他心理疗法不同,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将中医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养生疗法就是吸取中医学与心理学的成就,把中医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所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

无论你运用什么方法,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要让患者狂乱的心能静下来。患者之所以前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是因为他心不安,狂乱得很,心理医生的职责,就是要使患者狂乱不安的心安定下来,达至静心的目的。

养生疗法若用西方人也能接受的语言加以诠释的话,养生疗法就是静心与习惯疗法。

“静心”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忘言” 。庄子曰:“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而不人”(《庄子·列御寇》)。庄子是说,懂得自然规律容易,达到忘言境界难。悟道而忘言,能静心发慧者,活得自然,活得真实。了解规律把它用语言说出来,那是人为的表象,并非真实。远古时候的人,能够做到忘言,活得真实,没有人为的做作,活在智慧中。

    “习惯”一说引自唐代名医孙思邈。孙思邈认为,养生就是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习性养成了,对身体大有好处,没有好的习性对身体是不利的。有了好的生活习性,人的身体内外就不生百病,也就没有祸乱灾害。这是养生的大原则。

静心这个概念源自佛禅的禅定。静心是指待人处事保持不被境界所牵的态度,保持不被贪欲盅惑的定心,保持不被冒犯所激怒的平静。宋代诗人苏东坡修禅,有一天似乎对禅定有所领悟,便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写毕,便差遣他的书僮送给金山寺佛印禅师。佛印看罢,便在上头批了字,要书僮带回去。苏东坡收到回信,心想佛印一定会赞美那是一首好诗,于是急急拆阅,没想到佛印竟然批着“放屁”二字。他不禁动了气,于是渡江来金山寺,要找佛印理论。据说佛印有神通,早就在江边码头等他。两人一见面,苏东坡便责问佛印。而佛印却轻描淡写地说:“你不是已经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了吗?怎么会被放屁二字吹过江来呢?”苏东坡哑然无语。

1982年,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新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指出,当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迈入信息社会,我们必须学会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我们周围的高技术越多,就越需要人的情感。在一个飞速变化的世界里,连不安全感也维持不了很久,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做到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什么是高情感活动呢?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已有所诠释,“静坐、按摩、瑜珈、禅等,所有这些都是高情感活动”。也就是说,生活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里,我们更需要的是培养“静心”的能力,养成“静心”的习惯。因为快乐的生活需要的是智慧,由静心所引发的智慧。

在精神生活中,知识是没有用的。生活不是凭脑子去想,而是要你亲身去体验。快乐不是你想清楚就能得到的。正相反,只有当你停止下来不去想,能真正做到“静心”,你才能体验到精神生活的快悦。在精神生活中,凡事都想想清楚,无疑将是一个难以自拔的陷阱。就是说,在精神生活中,我们需要的是“静心”与智慧。

    禅能为人类静心提供无穷的智慧,但试图通过修禅解脱精神痛苦,这条路走起来很难,神光断臂明知志就是极好的诠释。惟有中医药能帮助患者较快地静下心来。

    中医不同于西医,中医强调心悟。也就是说,作为中医,医生的悟性是第一性的。

    现实是,全国各大城市中医院治疗自闭症、抽动症及精神疾病,仍以西药为主。原因是这些医院的医生受教育的局艰,缺乏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在西医专制下直不起腰,西医说一,不敢说二,泯灭了悟性。

    中医自古是悬壶带徒。师傅传给学徒的,不仅是医术,更重要的是悟性,也就是智慧。

    现代教育传授给学生的是知识。现代的教育是培养不出真正中医师的。你即使在中医药大学拿到中医博士学位,恕我直言一句,你学到的只是中医的皮毛,而失于中医的精髓。

    中医的精髓是什么?中医的精髓是整体哲学观。

    中医与西医是二类截然不同的科学,首先是它们的哲学基础不同。

西医属自然科学,通常我们也称之为西方科学,是指人们用以了解自然界的符合逻辑的系统方法以及用这些方法积累的知识本身。这种科学传统抵制相互矛盾、含混不清的概念,要求表达清晰、准确。这些原则在自然界的探索中是不可缺少的。也就是说,自然科学是建筑在理性,即建筑在人的思维与存在一致性的假设基础上,它的哲学观是一惟的,即非此即彼哲学观。

中医学不属于自然科学,但不是不科学,它是属于与西方科学截然不同的另一类科学,即东方科学。也就是人类智慧的科学。

    西方科学的方法在了解自然界时虽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魔力,而在对人及其精神世界的探索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领域中的许多基本概念都是模糊的,当我们试图运用语言文字描述这些概念时,就像瞎子摸象一样。这也就有必要从广义上来理解科学:科学是相对迷信而言,科学是相对谬误而言。因此,我们也就有必要理解另一类科学,即以中国古文化为代表的东方科学的传统。

    东方科学的哲学观是整体的。东方科学是从完整人的角度来探讨人性真实与健康的智慧。西方科学是对人类发现自然规律的描述,东方科学则是对人类健康生活真实的洞察。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学者承认,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论述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那么,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弗洛伊德最初断言,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最本质的东西是儿童时代发生的创伤性经验,而这类经验常常涉及到他们自己年长的亲属对他们的性伤害。正因为如此,这些经验对他们个人而言,都痛苦到了不得不将它们压抑到潜意识里去。弗洛伊德的这一断言是草率的,也是很武断的。

大约在1897年,弗洛伊德经验得到一种“十分秘密”的突然启示:在大多数情况下,他的病人所描述的那些儿童时代的被诱奸的经验,实际上从未发生过。这种认识标志着精神分析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弗洛伊德开始发觉他的病人所报告的只是幻想,这对他是一次令人发晕的打击,因为他的歇斯底里理论是以这些童年时代的创伤的真实性为基础的。但是经过考虑之后,他得出结论说:他的病人的幻想的确是真实的。因为他们的幻想是以性欲问题为中心的,所以性欲仍旧就是他们产生病态问题的根源。由此看来,性欲是引起神经官能症的一个因素的基本命题,仍旧可以原样不动地保留着。

为什么像弗洛伊德这样一个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可谓是罕见的天才,却得出这样草率、武断且荒谬的断言呢?也许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一个西方人,受西方文化的局限所致。

    当我们运用东方的语言与智慧来探讨潜意识现象的本质时,一门新的学科诞生了,这门新学科就叫“养生心理学”。养生心理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状况直接影响人的思维、情绪与行为。也就是说,在影响潜意识作用的所有因素中,机体阴阳失调是最本质的因素。用西方人比较习惯的一种说法,即心理疾病的症侯是患者机体脏腑阴阳失调的状态函数。也就是说,人的正常精神活动,必须保持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如果在精神活动过程中,由于某种因素造成阴阳不平衡,就会产生不正常的病理现象,即出现“邪入于阳则癫”,“癫多喜而狂多怒,脉虚者可治,实则死,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丹溪心法·癫狂》)。清代丁甘仁亦说:“肾阴不足,心肝之火有余,此离坎不交之象也。痰热蒙蔽清窍,神不守舍,舍空而痰热居之,痰火上炎,故彻夜不寐。痰蒙心则多疑,时闻申申之詈。”此时,任何心理治疗的方法及自我调节的方法都无法改善患者的症状,在患者自身看来,也觉得像是鬼魅缠身,难以解脱。惟有服用中药汤剂改善患者机体阴阳失调的状况,使之趋近阴阳平和,克服患者创伤性的执着,消除潜意识的负面影响,才有可能为患者提供心理治疗的平台,直至痊愈。

我对中医的贡献,是把自闭症、抽动症及精神疾病统归于风邪湿困心理综合症,这决非是哗众取宠,它是21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