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悟到患者,才能成为患者健康的向导
(2012-08-02 07:10:59)
标签:
能悟到患者健康的向导健康 |
养生疗法普及之时,乃民富国强之日
能悟到患者,才能成为患者健康的向导
当年轻人还没有学会自律,就要求他在友谊与竞争的游戏中面对机体深层亲密的冲动、高度的紧张极有可能使他陷入一种意志瘫痪的边缘状态。在这些年轻病人中,性幻想和夜间遗精已不是过分压迫的偶然释放,而只是更加强了的紧张,它们变成了恶性循环的一部份。在这种恶性循环的趋势下,出现诸如妄想、幻觉等典型的精神病的症状,也都是极有可能的。但无论患者的症状如何,只要他不讳疾忌医,能主动求医,就属于青春期成长危机。从症状学来看,医生可以把他诊断为精神病,但实质上却属青春期成长危机,若能及时寻求有效的治疗,是可以很快被治愈的。
处理青春期成长危机遵循“三忌”的目的,是求医用药一定要慎重。
从系统的完整人原则出发,一个合格的医生就应该像弗洛姆所说的那样,“分析者只有在自身之内体验到患者所体验的一切,才能够对患者有所了解;否则他只能具有关于患者的知性知识,但他永不能真正知道患者的体验。在分析者与患者问这种建设性的关系中,在充分投身于患者的行为中,在向患者充分开放并做响应的态度中,在这种同患者共处于中心对中心的关系中,存在着心理分析的了解与治疗的基本条件。分析者必须变成患者,然而他又必须是他自己;他必须忘记他是医生,然而他又必须知道他是医生。只有如此他才能够给予‘解释’,而这个‘解释’由于是源自他自己的体验,因此具有权威。”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医生,除了通晓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及成就外,他还必须是一个富有东方智慧的人。
自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方法以来,至今心理治疗已有百年的历史了,但对心理治疗的有效性仍褒贬不一。影响心理治疗效果的因素极其复杂,但至关重要的是心理医生自身的条件。在心理医生的自身条件中,悟性是放在第一位的。一个优秀的心理医生只有在自身之内体验到患者所体验的一切,才能够对患者有所了解。我治病讲的是心悟。也就是说,我若能在我心底感受到患者的一切体验,我能悟到患者,那么我就能神速地治愈患者。否则,我就只能对患者有个知性的了解,这势必会影响到最后的治疗效果。也只有当我们能悟到患者,我们才能成为患者健康的向导。
林楠在京城住院治疗了一个月,幻听依旧不消。林楠央求母亲:“妈妈,快接我回家吧,这里也治不了我的幻听。再呆下去我会死的。”
林楠的母亲询问医生,林楠的幻听什么时候能消失?得到的回答是:“再住二个月看看。”林楠的母亲感到很无奈,为寻找希望,她去了书店,在王府井书店买了我写的《精神病可以治愈》,看后大喜,便与林楠的父亲商量,林楠的父亲说:“京城医院无论是医疗设备,还是医生的水平,都是全国顶尖级的,京城大医院都治不了,他杨教授能治吗?教授写书行,临床未必就行。”林楠的母亲随后与林楠商量,林楠闻之欣喜:“妈妈,我们遇到活菩萨了!我在家时曾做梦,梦到南方有菩萨救我,原以为这菩萨在北京,现在看来在武汉。”
林楠,男,18岁,长春某重点中学高三快班的学生。由于学习竞争压力大,加之林楠本性又争强好胜,每天学习都要到凌晨一点。由于紧张程度太高,出现上课打嗝,引得全班哄堂大笑,弄得林楠好没面子,他想控制自己不打嗝,越想控制越打的厉害。看医生吃药,嗝没止住,又出现头晕、嗜睡,停药之后又出现全身乏力、胸闷、恶心、食欲不振,进而出现心悸、惶恐、不安。林楠提出不想上学,想在家休息几天,父亲批评他缺乏毅力,儿子不服,两人争吵起来,儿子最终情绪失控,把父亲赶出家门。暴怒数日不消,一连几天昼夜不眠,病情急剧恶化,随之出现幻听,总听到有人骂他。后被强行送进精神病院住院治疗。先是在本地,因幻听消不了又转到北京住院,于5月11日来汉初诊。
脉弦数,舌质淡红,苔薄白。辨证论治:肝郁脾虚,相火妄动。初看起来,患者是由于学习竞争压力大,紧张程度太高,导致机体脏腑阴阳失调,似乎与性无关,其实不然,由于起居习惯不良,每天学习到凌晨一点,引发虚火妄动,加之肾阴不足,心肝之火有余,神不守舍,舍空而痰热居之,痰蒙心则多疑,时时听到有人骂他品行不端。治宜解肝郁,清相火,健脾宁神,用清心茶加味健脾汤治之。
林楠按方加减,连服三十余剂,戒除所服西药,幻听消失。但上街时间过长,或与父亲争论,又会出现幻听。我建议,为进一步消除幻听,除继续服中药外,还必须辅助行为疗法,具体实施方案:一是加强与同龄女孩子的交往;二是由母亲对患者实施爱抚疗法。
为了实施第一方案,其母利用放暑假,邀请其好友的女儿,与她和林楠一起去云南旅游。到了昆明那天,林楠打电话问我:“杨教授,我要是想拉那女孩子的手怎么办?”我说:“想拉她的手,就大胆地去拉。既然她答应陪你到云南旅游,那你们之间就情同兄妹。”林楠又问:“不拉手行吗。”我说:“不拉手也行。关键是要做到与她多说话。”林楠问:“说什么呀?” 我说:“说废话。旅游中见到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林楠又问:“一定要说吗?” 我说:“一定要说。”林楠问:“我要是爱上她怎么办?”我说:“那你就告她,她有什么值得你爱?”林楠又问:“她要是生气了呢?”我说:“你赞美她,她不会生气的。”
10天下来,加之林楠的母亲每天睡觉前都给他爱抚一小时,林楠旅游结束回到家里,身心状态前进了一大步,每天都活得很愉快,他想到了上学。他问我:“开学,我能上学吗?” 我说:“行。”林楠感到为难:“杨教授,我现在看书就烦,我能上学吗?”我问:“你现在看电视烦吗?”林楠回答:“看电视不烦,看小说不烦,上街玩也不烦。”我说:“那就像看电视、看小说一样,抱着玩的心态去看书,什么都不求懂,什么都不记;也就是说,看书没记住,没关系,只要做到看书不烦就行。”林楠问:“是先看我喜欢的课目,还是看我不大喜欢的课目?”我说:“先看喜欢的课目。”林楠又问:“看多长时间呢?”我说:“能坐下来看一个小时不烦,就算成功。”
林楠最喜欢的课目是语文、英语,不大喜欢的课目是物理,第二天上午,他就抱着玩的心态看物理,上午看了3小时,没烦,下午又看了2小时。晚上,他高兴地把一天的情况告诉我。我赞赏他:“不错,你是一个悟性很高的人。” 林楠问:“明天我打算看数学,行吗?” 我说:“行。”林楠又问:“看数学是不是一定要做题?”我说:“可做,也可不做,做到心不烦就行。”第三天上午,他看数学,也顺便做题,但做难题不行,想久了会心烦。晚上,我鼓励他:“今天你进步不小,很有成就。不仅看了数学,还做了题,原来学习的东西,你都记忆起来了。”……
第五天上午,林楠打电话问我:“杨教授,我们学校高三8月初就开始补课,我是9月1号到学校去,还是8月初就跟他们一起补课.”我说:“8月初.”林楠尖声问道:“还有十天,能行吗?”我说:“行。”下午,林楠又问我:“杨教授,我复学上哪个班?我们学校有A班、B班、C班,A班是快班,B班是普通班,C班是慢班。你说我上哪个班?”我说:“上A班。”林楠问:“上A班压力大,我能行吗?我的耳病会不会再复发?”我说:“你能行。开始考试你下决心考最后一名,做到不自卑,心不烦就是成功。随着时间的推移,待你的心理能力全部恢复,你就可以和A班的任何一个同学竞争。你按着我说的去做,耳病是不会复发的。”
正当林楠全家为林楠的康复感到高兴时,林楠的父亲也忘掉了林楠的禁忌:见不得父亲,见到父亲就会发狂,立马就有幻听。也许是急需回家拿些换衣服,就没事先避开林楠回家。林楠看见父亲,顿时横眉张目,暴跳如雷,赶走了父亲,依旧怒气冲天,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头痛目眩,幻听又起。
林楠立马打电话给我,述说刚发生的事情,他担心不仅上不了学,而且幻听消不了。我说:“你要学会生活,敢于承担,不要挑剔,要笑纳父亲。”林楠说:“我做不到,我见父亲就会发病。”我说:“什么都别想,口念脚心发热,想到热从脚心导出。如果你妈妈在旁边,就叫你妈妈给你做爱抚,一边做,一边念脚心发热。”一个钟头后,林楠又相安无事,高兴给我挂了个电话。我说:“既然恢复这么快,你还怕见父亲吗?”林楠说:“不怕了。但还是不想见他。”
事发后的当天,林楠的父亲打电话问我:“林楠依旧这么敏感、冲动,8月初他能上学吗?跟A班能行吗?”我说:“能行。”
8月3日,林楠如期上学。这天下午5点25分,他给我发了一条短信:“我说我亲爱的杨教授,我呆不下去,我耳朵的那个毛病还没好。” 我立马回了一条:“别害怕,作深呼吸!今天你的成就大大的!要给自己开庆功会!” 林楠一看笑了,感觉十分轻松,终于坚持到5点30分,和其他的同学一起放学回家。
林楠很快适应了A班的生活,他学习的主动性多次得到老师的表扬。8月7日晚上7点21分,林楠的母亲给我发了一条短信:“伟大慈爱的杨教授,您用智慧和超越想象的精湛的医术,医好了我的儿子。您不愧是一位杰出的健康的向导,把我儿带到了健康的彼岸。真心的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