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会学家论成熟的性生活——发情止礼

(2011-02-18 09:30:59)
标签:

杂谈

“爱情的艺术”并不把男女的性生活只看成是一种生物现象。人类的两性生活不仅是完成生物上的生殖作用,而且通过两性之间的感情,可以丰富和美化人类生活的内容,使这种人与人的关系升华为一种艺术的享受,同时也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动力。

社会学家论成熟的性生活——发情止礼

社会学家的观点,成熟的性生活的首要特征是“发情止礼”。

潘光旦先生认为,人的性生活应当做到“发情止礼”。那就是说,发生于生物基础的“人欲”是出于自然的,必须按自然的演化规律得到发展。人为地加以禁遏不但难于贯彻,而且必然带来对身心的不良后果。最终也必然走到与强种优生相反的路上去。个人性的要求必须在不影响社会健全运行的渠道里去得到满足。这个渠道就是潘先生所说的“礼”。这里所说的“礼”并不是传统社会里用来遏制个人性生活的“礼教”,而是能使个人得到美满的性生活的社会渠道。这也就是霭理士所提倡的“爱情的艺术”。

“爱情的艺术”并不把男女的性生活只看成是一种生物现象。人类的两性生活不仅是完成生物上的生殖作用,而且通过两性之间的感情,可以丰富和美化人类生活的内容,使这种人与人的关系升华为一种艺术的享受,同时也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动力。

要能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对性进行科学的研究,只有在对性有了科学的认识,并且在群众中普及了这种科学认识,两性生活,才有条件提高到艺术的境界。这就是潘先生在译注霭理士《性心理学》自题诗交代的主旨:“二《南》风教久销沉,瞎马盲人骑到今;欲挽狂澜应有术,先向性理觅高深。

这里的二《南》是指《诗经·国风》之首的“周南”与“召南”。《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风”诗乃风诗之曲,即民间歌谣,而歌颂的主题往往是男思女怀、男欢女悦的情爱,有的诗篇还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当时十分普遍的性节日、性庆典与性狂欢的场面,如“郑风”的《溱洧》。

潘先生自题诗中的这四句,高度概括了中国性观念的演变与文化的兴衰这一主题。也就是说,先秦以前的那种性观念的开放已消失很久了,自从性观念禁铟以后,中国文化就日趋走向衰落。如果说要再度振兴中国的文化,必须为文人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他们乐于去探讨性的诸多问题。

霭理士是从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对人类两性关系进行科学研究的先驱者。他尽了毕生之力,披荆砍棘,终于突破了传统的愚昧所设下的重重障碍,在西方奠定了人类两性之学的基础,为社会上推广性教育提供了科学教材,他真不愧是一个“最文明的英国人“。接住这个火把,把它传到中国这片土地上来的,就是潘先生。

潘先生离开我们已有三十年了,中国当今的两性之学与他在译注中所描述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情况差不多,仍是“瞎马盲人”的时代。性学知识仍排除在正统教育之外,几乎所有大学出版社至今也忌讳这方面的选题。另一方面,社会上一些有钱的人或有权的人,却大兴“包养”之风,“伟哥”一时间成了中国最知名的品牌。成熟的性生活,自然也就成了少数文明人的追求。也就是说,你两性的知识知之不多,你的人格达不到一定的境界,你是做不到“发情止礼”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