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我挑剔症

(2011-01-19 06:48:52)
标签:

杂谈

而今之中国,最可怕的是世人还没有察觉,数以千万计的父母将处于“成长危机”的儿女,送进精神病院!!精神病乱收治的现象怵目惊心!!!在这种环境下,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变成“精神病”。

为了你及家人不“被精神病”,父母不再“食子”,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了解更多精神健康资讯。本博客将为博友提供最权威的健康资讯与心理咨询。好友已满,可加关注。

自我挑剔症

作为一个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受文化环境的影响,他希望自己能长成一个男子汉,对力量的象征有一种特殊追求。他追求自己随着身体结构的急剧变化具有男性的阳刚之美,从而也就有对自我男性阳刚之美的否定,以致于挑剔自己的身高,甚至挑剔自己阴茎的长短。如今社会上确有那么一批人抓住青春期孩子们的这些弱点而大发其财,在公众媒体上大作不切实际的宣传,在各地所出现的矮子门诊部就是一个典型,甚至我在临床中发现,在河南某地还有一个阴茎拉长门诊部,我的一位年轻患者在求医于我之前还去过那里,花了很多钱,结果阴茎没有增长,反而落下个阴茎短小恐怖症。

男生希望自己长高,对自己的身高不如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若成天嫌弃自己的身高,坐卧不宁,吵着要去看矮子门诊部,甚至求医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那就有问题了。此时,作为孩子的父母,切忌不要带孩子去看矮子门诊部,正确的是要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有一位患者,当他求医于我时,为了长高已经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他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从家里订阅的医学杂志上发现在国外有一项通过锯腿而达到增高的技术,并打听到在北京有人可做这种手术,便成天在父母面前吵着要到北京去做这种手术。其母告诉我,他从上初三就开始看矮子门诊部,结果高度没增加,小小年级就得了前列腺炎。现在已经上高三了,没有一天不是吵着要长高的。当时,其母带着他来找我,就是要他听听我的意见。他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他为什么自上初三以后就没长个子了?我老实告诉他,他的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我劝他:“你如今已是高三了,马上就要参加高考,还是先安下心来,准备高考为佳,至于去不去北京做手术,等高考完了以后再说。”他同意我的看法,却诉苦说:“我想静下心来学,但做不到。”我说:“这倒好办,只要你按我开的方坚持服药就行。”事情过了半年,高考也结束了,他来找我,说我开的方真灵,半年里他长了十公分。我告诉他,我开的方是让你能静下心来,至于长高纯属歪打正着。他不再为身高发愁。

相对男性,女生比较挑剔自己的容貌,比较关注自己的身材。神经性厌食症是女生中常见的自我挑剔症,同时伴有对肥胖的厌恶感和恐惧感。这种症状容易发生在聪明、用功、成绩好的少女身上,常因朋友说了一句“你挺胖的”,于是开始拒食,人渐渐消瘦下去,甚至月经都会中断。在旁人看来她实在瘦得可怜,然而她却生机勃勃,行为活泼,在社交活动中表现积极。厌食症有时也呈现过食、呕吐等症状。例如,瞒着家里人“偷东西吃”,或许当家里人睡下后会把冰箱里的东西一扫而光。过量的饮食之后接着便是呕吐。

芳姑娘,21岁,聪明、漂亮、微胖,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得了神经性厌食症。芳姑娘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大学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生。但在与异性接触方面她却一度过分压抑自己。因为她很漂亮,又能歌善舞,所以对男孩子有很强的吸引力。有些胆大的男孩子曾不顾一切地向她进攻,使她感到厌恶。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她就完全把自己禁锢起来,埋头于学习之中,拒绝参加任何社交活动。使一些十分追慕她的男生绞尽心机,也只是可慕而不可近。到了大学四年级,同年级的女生大多有了男朋友,她突然感到有些孤独。有的女孩子,或许出于嫉妒,无意中说了句:“芳姑娘的身材并非很美。”这话传到芳姑娘的耳里,使她对自己的体形产生了错觉,她忽然觉得自身体形过胖,对男生缺少魅力,便开始节食。从此,她每天只吃菜不吃饭,而且专挑很咸的菜吃。吃咸了就爱喝水,水喝多了,尿也就多了。到后来她不敢进教室上课。还有,她一反常态,频繁地出入各种舞会……

不仅在旁人的眼里,厌食的人是自作自受,自己糟蹋自己,就连患者本人也意识到这点。她们对自己的行为也愤愤不平,但却又无可奈何。少女厌食不是因为口胃不好,也不是因为身体发育的需要,而是因为过分考虑少女形象与性吸引的联系。厌食症患者往往不能正确评价体形和体重,过分看重他们的苗条身体,但是她们的节食与偏食却是非理智的。她们自己也感到,她们无法控制对食物的奇思怪想,因为这种异想是无意识的。她们也知道,她们的行为与她们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她们不是在追求健康的女性美,她们实际做的似乎是在推毁作为女性存在的“自己的身体”,对她们来说,“自己的身体”的变化是对“自己”的可恨的背叛。当她们的身体日益向女性的躯体发展时,在“自己”和“自己的身体”之间产生了裂痕,两者的矛盾异常尖锐,以至于不否定“自己的身体”就不能维护“自己”。

对于任何一个女孩子,青春期是困难而具决定性的时期。在这之前她一向是个自主的人,只要她自己喜欢,她就可以打扮成“男孩式的顽皮姑娘”,而不必顾及他人的喜好。现在她必须放弃她的至上权。到了青春期,她发现如果要保持女性气质,就须放弃或者掩饰那些勇于竞争的性格。大人们、尤其是朋友集团希望她从直接取得成就转向依赖别人的角色,要求她把做一个贤妻良母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但是,如果我只能以他人的期望来塑造自己,我将如何放弃原来主动自由之自我?这就是少女必须面对挣扎的痛苦难关。

由于厌食症患者讨厌作为女性站在男性面前,从而选择了一条绝望的、走不通的道路。从表面上看,她们也有“顽强”,“积极”、“要强”的特点,但是,当要决定重大事件时,她们却是“被动的”,其背后有“担惊受怕”的自我不确定感,人格发展的基础有其脆弱的一面。因此,与其说她们借助自暴自弃的生活方式“拒绝成熟”,倒不如把她们对“瘦”的向往看作是由于那种不确定感,过于恐惧和讨厌作为女性参加到只有男女之别的世界中,以及害怕和讨厌被男子当作女性看待,因而不得不选择在身体上不是女性,而在心理上是女性这种抽象的存在,她们为了维护“自己”,作出了必须抛弃“自己身体”的最大限度的选择,试图通过这条途径来达到既非男性又非女性的第三种生活方式。

厌食症患者的困境就是她不能根据自我选择而成为她自己。最令人绝望的莫过于她不得不选择做一个并非自己本身的人。战胜绝望,摆脱困境,就要使患者能够自由地真正成为她自己。而这种自由选择正是人的最高责任。厌食症患者就是缺乏这种自由选择的能力。若要患者学会自由选择,就必须帮助患者从依赖走向独立,变厌恶自己为依赖自己,不加抱怨地接纳自己。

惠姑娘,19岁,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有神经性厌食症过食症状。入高中时已发现饮食生活异常,饭后有时有反射性呕吐,自觉脾胃不好,曾多次向内科医生就诊。在食欲强与抑制食欲的矛盾状态下,情绪呈现不安定。到19岁为止,只和一个男孩子有过恋情,但失恋之后不安定情绪加重。随着情绪低落,饮食开始异常,呈现吃了就吐,吐了又吃的状态,使她的自我厌恶感激发,有强烈的自杀冲动。找我求诊的时候,心情低沉,感到绝望,交谈时,她说了“不愿做大人”,“想更多地接触社会,但又因世风日下,道德沉沦,怕碰上更坏的人,所以不愿意接触”,甚至当她的女友和同乡来看她时也拒绝见面。她自我感觉身体、脸部浮肿,形象龌龊,自比像一个供人家取乐而内心又极度悲哀的小丑。

交谈中,惠姑娘还时常流露出对那男孩子的依恋之情。她曾一再反复问我,“爱究竟是什么?”“他真的爱过我吗?”“他现在还想着我吗?”惠姑娘生活在一个典型的“强母弱父”的家庭,惠姑娘的母亲身体结实,自尊心很强,操持全部家务,主宰整个家庭,常常为一点小事指责丈夫和子女,对丈夫和子女的基本要求和感情漠不关心,而且又好单方面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因此,惠姑娘从感情上比较厌恶自己的母亲。相比而言,惠姑娘对父亲的印象较好,但她又觉得父亲胆小,过分软弱,近乎于无能,在家里什么事也不做,很少说话,也很少关心子女,因而在生活中谈不上对子女有什么指导作用。惠姑娘在这种“阴盛阳衰”家庭中成长,从父母身上未能发现自己可以引为人生楷模的理想形象。惠姑娘觉得是家庭害了她,好强好胜的母亲使她从小缺乏自主性,而且感情脆弱,丧失权威的父亲又使她感到自卑和无能。因此,惠姑娘从小就幻想自己有一个有权威、有力量、能主宰一切的父亲。到后来,惠姑娘就幻想在爱情上能找到有主见、有能力,能够让自己觉得“安全”的男子汉。

惠姑娘对那个男孩子的印象,觉得形象一般,身材也不高大,所以在最初接触的一段时间里,惠姑娘比较犹豫。不过惠姑娘又认为他是一个有主意的男子,有见识,有力量,社交活动能力很强的男子。再加上那男孩子很善于取悦女性,惠姑娘终于坠入情网,把全部感情给了他。但是,经历一段时间的热恋和禁区的抚摸之后,那男孩子又开始疏远她,后来,她发现那男孩子又在追求别的女孩子,甚至在别的女孩子面前有意贬损她。这使惠姑娘强烈感到被人捉弄,被人欺侮,由此而自暴自弃,自责自怨。惠姑娘说,当她过食、呕吐时,感到绝望,有自我毁灭的冲动。惠姑娘不明白,她为什么对那男孩子恨不起来,她问我:“我该不该恨他?”

惠姑娘告诉我,她从小心情就十分矛盾,一方面她恨自己的母亲,另一方面她又千方百计地想讨母亲的喜欢,她尽力揣度母亲的心事去行事,结果总是失败,母亲常常为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斥责她,她很伤心,感到失望。惠姑娘说,她成熟较早,刚满11岁就来了月经,她很害怕,但又不敢告诉母亲,整天惶惶不安,当时她很嫉妒那些无忧无虑的女孩子,她甚至不愿意尽快长大成人。她自觉悔恨,她觉得自己像鬼一样地生活于世。

惠姑娘告诉我,她喜欢向我倾述,她觉得我能理解她,她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当我们进行多次交谈以后,我感到我了解她,了解了她的家庭,了解了她的过去,也了解了她的现在。因此,当她再一次诉说:“我从小就觉得自己形象龌龊,今生今世不会有人喜欢我的。”我真诚地说道:“其实,你很美。你举止大方,风度潇洒。”她笑了,问道:“真的吗?”我笑着点了点头,肯切地说道:“真的。”惠姑娘说:“有时我也觉得自己很美,但我从周围得到的信息都是否定的,于是我更多地便是怀疑自己。”

惠姑娘又说,她对男孩子有不信赖的想法,因而常有不安的情绪。“想跟男孩子谈恋爱,但总担心男的玩够了就不要了,所以处在不安之中。希望有一个像亲哥哥那样纯情的男人”。我劝她在与男孩子交往中改变被动的态度,对她说:“不要老是那样被动地去想问题。聪明的女孩子知道,在这个世上她必须为自己的得失负责,她不甘作牺牲品,她会努力去争取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惠姑娘又问:“您觉得我笨不笨?”我说:“我认为你很聪明。能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女孩子是很聪明的。”她说:“从小学到大学,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与男孩子接触,我总觉得自己太笨;笨极了。”我说:“不是笨,而是你在男孩子面前缺少自信。一个女孩子越有自信就越有魅力。”惠姑娘懊丧地说:“我的家庭对我的影响太糟了!当我和男孩子接触的时候,一旦想到家庭就失去了自信。”我说:“家庭固然会对你有所影响,但决定的因素是你自己现在怎么行动。只要你在男孩子面前坚强起来,你就会感到自信。要敢于表达自己的心意,不要怕被拒绝,也不要怕被抛弃。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这样,你就会在与男孩子接触中变得聪明起来。聪明的女孩子对自己负责,信任自己,满足自己,乐于与男孩子交往。她十分清楚在男女交往中,她拥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她不会对某个男子生气或怀疑,相反的,她从每次经验中学习如何去应付。她不认为自己是完美无缺的,也不会对男人心存希望。她能够完全表达自己的个性,又能与男孩子打成一片,但是她不会以男子为唯一的生活重心,因为她也有自己的天空。”

了解自己而又能接纳自己的人,必然能依照自己的本质去过实现的生活。人的一切彷徨与痛苦是由于不接纳自己,一切空虚和不安也都是由于违背自己的本质所致。更何况人的高矮,阴茎的长短,自身的容貌,乃至人的胖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遗传基因,而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还不能自由地按照我们的愿望去改变遗传基因,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接纳它,挑剔的结果只能使我们心陷困境。无论你的高矮、胖瘦、容貌怎样,你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只有能接纳自己,信赖自己的机体,生活才可能变得朝气蓬勃,充满喜悦。

佛佗告诉他的弟子,在大地上长了各色各样的花。它们的类别不同,香气互异,清馨的莲花一定不会把自己变为雍容富贵的牡丹,山坡上的小野黄花,也绝不羡慕院子里艳冶的玫瑰。同样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唯一的,尊贵的。经验、环境和遗传造就了自己,无论它是什么,都得接纳它,喜欢它,因为那毕竟是你自己。人只有根据自己的本质,去过实现的生活,才有真正的喜悦,才能绽放着高贵的生命花朵,流露出芳香和微笑。

人是不能互相比较的,只要一堕入比较,就会否定自己,妒羡别人,无端挑剔,坠入迷失。然而今天人类却普遍走向比较与炫耀的歧路;大部分的人不是在肯定自己,把生活孕育出意义丰富的花朵,而是拿自己跟别人比较,恨不得把自己变成跟人一样。于是人类生活在夸耀、自大和争取别人的掌声之中,他们一味往外寻找生活的答案,而内心却显得空虚和苍白。这也就是为什么自我挑剔在当今青少年中较为多见的文化环境因素之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