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曲黎敏说了等于没说──也说女人唠叨

(2010-08-07 05:47:12)
标签:

也说女人唠叨

曲黎敏

文化

曲黎敏说了等于没说

──也说女人唠叨

曲黎敏在《一招教你治老婆唠叨》一节中谈到女人唠叨。女人老喜欢唠叨,为什么呢?曲黎敏是女人,自以为懂得女人,我看未必。她认为“女人唠叨实际上是她孤独寂寞,她想要跟你沟通,可是男人不想沟通。”她甚至说“中国男人和西方男人不一样的一点就在这儿,中国男人特别不喜欢表达。”照这么说,西方的女人就不唠叨了?其实西方的女人一样爱唠叨。拿破仑三世──也就是拿破仑皇帝的侄子,爱上了当时全世界最美貌的女人尤琴•德伯女伯爵,并和她结了婚。拿破仑三世和他新婚的妻子拥有健康、财富、势力、名声、美丽、爱情和敬仰──所有这一切都完全符合浪漫的情调。婚姻的圣火在人世界间从来没有燃燃得如此的炽热,尽管拿破仑三世可以让尤琴当上皇后,而且加上他全身心的爱心和全法国的财富,以及他的皇帝的权威,都无法阻止这个女人的唠叨和挑剔。

女人为什么爱唠叨?曲黎敏扬言要彻底说清楚,其实,她沒说清楚,更不要说是彻底说是彻底说清楚,而且说了也等于没说。关于女人爱唠叨,还是由我来给你说清楚。经过数十年的临床研究,我发现:相对于男子,女子的耳朵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即听觉的性感功能。而且,我发觉在女子的一生中有一种需求是不能或缺的,就是对她钟情的男子的嗓音的听觉性感的需求。许多已婚妇女就是因为耳朵的特殊需要没有满足而陷入病态的。年轻的托尔斯泰伯爵夫人在她的日记里,对这种苦恼有极骇人而透彻的描写:她怀着一股少女的热情嫁给这位伟大的作家,但由于托尔斯泰在她面前沉默少言,以致她发觉自己对他的过去、他的兴趣一无所知。托尔斯泰的妻子苏菲婚后一年如此写道:“他老迈而沉着,我呢,我觉得这般年轻,如醉如狂!我不想上床,我想疯狂地跳舞,但是和谁跳呢?一种衰老的气氛笼罩着我,四周围的人都老气横秋。我强迫自己压抑盎然的生气,那似乎与这僵直的环境不相称的青春气息。”她不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她看不透他的内心,肉体的关系令她嫌恶,他的脾气恶劣,也不会体贴她,她想去死,活着有什么意义?他真后悔离开娘家;她无事可做,心亦枯竭,没有指望,生活无聊。

那么女人的耳朵为什么具有性感功能,而男人却不具有呢?因为人类以及和人类有近密的进化关系的高等动物都有一个发育上的特点,就是一到春机发陈的年龄,喉头和声带都要经历一番显著的性的分化。这种分化和性选择以及性心理的发展不会没有关系,是不难想象得到的。在这年龄里,在男子方面,喉头和声带都有很快的发展,春机发陈内生理上的变化教男子的很清楚的成为第二性征的一种。而作为女子,最先捕捉到男子性成熟的表征是通过她的耳朵,这个男子的喉音由童声突然变得浑厚、沉着、有力,女子很自然的会意识到面前的这个男子性成熟了。在女子方面,喉音的变化也有,但相对男子程度要小得多。女子喉头的放大不过是五与七之比,而男子的则为五与十之比,即放大了一倍。而作为男子,他很难通过他的耳朵去确定女子是否已经性成熟。男女伴随性成熟所出现的第二性征的在喉音上的差异,所以相对男子而言,女子容易在听觉方面引起性感。也就是说,在女子方面,对于男子的嗓音的性的意义,总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在实际生活中,女子对男子的嗓音往往有一听倾心,甚至于虽未谋面,而一聆坠入情网。

也正是由于女子耳朵的特殊的性感功能,所以女人的情感生活80%是通过耳朵去满足的。曾有作家揭示,女人最喜欢听到的,是她喜爱的男子对她说:“我爱你。”我看其实不然,女人最需要的是她喜爱的男子能常常在她耳朵发出嗓音,即使“嗯嗯啊啊”都行。但是正派的男人,一旦结了婚,就会在妻子面前变得沉默寡言。如果一个男人突然在妻子面前变得能说会道,那么作妻子的一定要留心,他在外面或许还有另一个女人。所以,我说正派的男人结婚后在家都会变得沉默寡言。日子长了,女人的情感生活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要发泄,就要唠叨,这时男人总得“嗯啊”两声,男人一“嗯啊”,女人耳朵的情感需要满足了,这无疑是对女人唠叨的强化。天长日久,习以成性,唠叨也就成了女人的天性。

女人唠叨不一定是病。如果女人唠叨一旦成疾,那也不是曲黎敏所教你的那招:一句简单的贴心话,一个小动作,就可以治好你女人的唠叨病。因为你女人唠叨病发起来,曲黎敏教你的这一招,会叫你女人更发狂。因为此时你用手去接触她的身体她都会难受得发疯,不要说你去“抱一抱她”了。根据我数十年临床研究,女人唠叨成疾,则是“相火”妄动所致。此时,只有清相火,使之阴平阳秘,方可病祛神安。

所以曲黎敏的这一招与张悟本的绿豆差不多。

曲黎敏的《把健康彻底说清楚》,我不会再看了,也不会再点评。对这种书点评,没有任何意义。即非学术,也非科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