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病的自我测试
(2009-12-28 07:10:40)
标签:
情绪病自我测试养生疗法健康 |
我坚信,养生疗法普及之时,乃中华民族民富国强之日。
情绪病的自我测试
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情绪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的生活与健康。如果我们能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把握自身情绪的变化,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我们也就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富于智慧。
今天的都市人,要懂得处理生活上形形色色的问题,才能适当急速的社会变化。我们对外要懂得逆境求存之道,对内则要处理家中大小事物,完成一天辛劳后,往往只剩下少得可怜的时间和精力,与家人、朋友,甚至自己沟通,情绪健康难免容易受损。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的年报指出,每四人便有一人会在一生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或情绪问题,预计到2020年,单是抑郁症这样的情绪病,就会成为全球第二大疾病。事实上,我国内地现今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估计自杀不遂的每年超过百万人。研究显示,八成自杀者曾患有抑郁症。所以,投放资源去治疗情绪病,不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避免失去宝贵的生产力,给家庭带来和谐与幸福。在香港有研究显示,每五名香港人便有一名患上或轻或重的情绪病,但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健康出了事;而自己察觉出了事的人,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其实,如果患者能及早察觉情绪病的病症,寻求有效的治疗,他们绝对有机会康复,重过有生气的日子。
一般情绪病患者没有明显的精神病病症,如幻觉和妄想,所以其他人不容易察觉他们患病,患者也因此经常得不到家人、同事及朋友理解。再加上人们对情绪病认识不足,患者即使饱受情绪病困扰,身体出现相关症状,如经常失眠、头痛、胸口憋闷、肠胃不适及心悸等,但自己、家人,甚至医生都误以为这只是一般身体疾病。多年来,临床经验显示情绪病患者大多走了不少“冤枉路”。他们花了许多金钱检查身体,验这验那,都找不出真正病因,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长期依赖安眠药及止痛药,这不但无法根治问题,更带来记忆力衰退及精力下降等后遗症。
我曾在《性·智慧与潇洒》一书开篇写了这样一次经历:有一次,我到一家颇有点名气的医院住院部去看望一个朋友。在她那个病房里有一个病友,两年里花了1万多元。在那年头,一般人每月工资不过百元,1万元可是个不少数目。这位病友花了1万多元,跑了好几个大城市,却没有检查出毛病来,所有的检验结果都说明她一切正常。但她确实有病。走路需要丈夫搀扶,否则就会头昏眼花,跌倒在地;经常感觉饥饿,不吃一点东西就十分难受,所以一天要吃七八顿;此外害怕独处。如果情绪不好,病情还会加剧,有时会彻夜不眠。她患病已两年多了,那时她丈夫正在国外学习。有一天深夜,她被院外的喊叫声惊醒,因为他们家所在的那个家属院发现小偷,大家都起来抓小偷,顿时喊声四起。当时她感到很害怕,不能自控,直到天明。不久,一天凌晨4点,邻居的妻子突然跳楼自杀,她又受惊不小,更觉惊恐不安,就好像被人抛弃在荒郊野外一样。自那以后她害怕夜晚,更害怕夜深人静,于是,她便得了成人孤独症。丈夫回国后,病情曾有所缓解,后来,又因丈夫搞科研日夜加班,夜里她经常一个人在家,孤独感再次向她袭来,病情急剧恶化了。
两年里,她是第二次来到这家医院治疗。这次住院又快20天了,各项检查已近尾声,还是查不出毛病,她倍感忧虑,病情又似乎有些加重,昨夜又彻夜未眠。只见她愁容满面,闷闷不乐,想哭又没有泪。听完她的有关病情介绍,我认为她的孤独症是由于耳闻目睹小偷和邻居妻子跳楼自杀事件受到惊吓所致,应属于创伤后情绪病。我想治疗她,但又让同病房的其他病友发现我是在给她治病,于是,我决定以笑而治之。我询问完病情后,便把话题谈开,天南地北,专挑令人发笑的趣事讲,讲得整个病房笑声不断,她也跟大家一块笑。1个钟头后,她突然惊喜地说:“怎么啦,我觉得浑身轻松了许多,一点饥饿感也没有,头也不昏了。”我叫她独自一个人到病房外走一圈。10分钟后,她乐呵呵地回到病房,说是感觉很好。接下,我便叫她躺在床上,首先进行穴位按摩,手法较重,尔后进行爱抚,手法较轻,还伴有催眠导语,不到一刻钟,她便睡着了。全病房的人不约而同地说道:“太神了!”
通常情况下,情绪病的身体症状,往往被误以为是身染顽疾,而情绪症状,如:经常心情烦躁,精神紧张或情绪低落等,也常常被误以为纯粹是心理作用,是患者自己钻牛角尖,或是性格出了毛病。这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令患者对求医之门望而生畏,裹足不前。其实,情绪病就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其他身体疾病,虽轻重不同,病源不一,但最终还都是可以归结到生理基础之上,依据养生心理学的原理,都是由于压力反应导致机体脏腑阴阳失调所致,只要及时调和脏腑的阴阳就可病去神安。情绪病的治疗不能像现今绝大多数心理医生那样,或是生搬死套地用几个心理学的术语将患者病情解释一番,或是想通过逻辑的思辨劝说病人放弃负面想法和情绪所能凑效的。情绪病患者不能单靠意志叫负面的思想及情绪离开,这就像我们不能命令自己的血压或血糖降低一样,道理如出一辙。由于情绪病通常于青春期或踏入成年阶段时发病,故此越早察觉病症,接受治疗,患者所受的痛苦及损失也就越小,治疗效果也越理想。不幸的是,国内至今还未意识到及早治疗情绪病能为个人、家庭以致社会带来好处。
严重的问题,是当我们患有不同程度的情绪病时却没有察觉。因此,了解情绪病的自我测试是很有必要的。情绪病的症状一般可分为身体及情绪两大方面:身体的症状包括失眠、头痛、疲倦及其他不明因素引起的疼痛等,而情绪的症状则包括烦躁、紧张、忧虑及情绪低落等。
虽然各种情绪的症状有所不同,而每位患者的症状也有差异,但我们仍可利用以下的方法自我测试,初步评估自己是否患上情绪病。不过,这项初步评估,不能代替专业临床诊断。只是提醒你,当你初步评估自己可能染上情绪病时,及早地去寻求有效的治疗。
情绪病的自我测试具体操作如下:请用是或否回答以下问题——
1、过去四时期,你是否经常有下列四个或以上的症状?
(1)头痛。
(2)失眠。
(3)身体虚弱。
(4)胸闷。
(5)肠胃不适。
(6)易疲倦。
(7)多梦,醒后就像没睡觉似的。
(8)腰酸背痛,或肩膀痛。
(9)心情烦躁,易发脾气
(10)精神紧张,难以松弛。
(11)情绪低落,不想见人。
(12)常想起不愉快的事情。
(13)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14)难以集中精神。
(15)对前途悲观。
(16)感觉活得没意思。
以上16个症状,前8个是身体方面的症状,后8个是情绪方面的症状。如果你回答身体症状及情绪症状加起来不到4个,初步显示你没有情绪病;如果你回答身体症状与心理症状加起来达到4个或超过,请继续回答问题2和3。
2、过去四个星期,你是否经常受到上述症状困扰?
3、过去四个星期,上述症状是否影响你的社会功能(例如:工作、社交、家庭关系、处理家务等)?
如果你对于问题2或问题3的其中一题回答“是”,你可能已患上情绪病,请考虑向专业人士寻求临床评估,以确定你是否患上某种情绪病。
如果你对于问题2和问题3都回答“否”,初步显示你没有情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