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我挑剔症

(2009-09-29 07:29:59)
标签:

青春期

情感

情绪病

健康

自我挑剔症

相对男性,女生比较挑剔自己的容貌,比较关注自己的身材。神经性厌食症是女生中常见的自我挑剔症,同时伴有对肥胖的厌恶感和恐惧感。这种症状容易发生在聪明、用功、成绩好的少女身上,常因朋友说了一句“你挺胖的”,于是开始拒食,人渐渐消瘦下去,甚至月经都会中断。在旁人看来她实在瘦得可怜,然而她却生机勃勃,行为活泼,在社交活动中表现积极。厌食症有时也呈现过食、呕吐等症状。例如,瞒着家里人“偷东西吃”,或许当家里人睡下后会把冰箱里的东西一扫而光。过量的饮食之后接着便是呕吐。

芳姑娘,21岁,聪明、漂亮、微胖,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得了神经性厌食症。芳姑娘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大学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生。但在与异性接触方面她却一度过分压抑自己。因为她很漂亮,又能歌善舞,所以对男孩子有很强的吸引力。有些胆大的男孩子曾不顾一切地向她进攻,使她感到厌恶。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她就完全把自己禁锢起来,埋头于学习之中,拒绝参加任何社交活动。使一些十分追慕她的男生绞尽心机,也只是可慕而不可近。到了大学四年级,同年级的女生大多有了男朋友,她突然感到有些孤独。有的女孩子,或许出于嫉妒,无意中说了句:“芳姑娘的身材并非很美。”这话传到芳姑娘的耳里,使她对自己的体形产生了错觉,她忽然觉得自身体形过胖,对男生缺少魅力,便开始节食。从此,她每天只吃菜不吃饭,而且专挑很咸的菜吃。吃咸了就爱喝水,水喝多了,尿也就多了。到后来她不敢进教室上课。还有,她一反常态,频繁地出入各种舞会……

不仅在旁人的眼里,厌食的人是自作自受,自己糟蹋自己,就连患者本人也意识到这点。她们对自己的行为也愤愤不平,但却又无可奈何。少女厌食不是因为口胃不好,也不是因为身体发育的需要,而是因为过分考虑少女形象与性吸引的联系。厌食症患者往往不能正确评价体形和体重,过分看重他们的苗条身体,但是她们的节食与偏食却是非理智的。她们自己也感到,她们无法控制对食物的奇思怪想,因为这种异想是无意识的。她们也知道,她们的行为与她们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她们不是在追求健康的女性美,她们实际做的似乎是在摧毁作为女性存在的“自己的身体”,对她们来说,“自己的身体”的变化是对“自己”的可恨的背叛。当她们的身体日益向女性的躯体发展时,在“自己”和“自己的身体”之间产生了裂痕,两者的矛盾异常尖锐,以至于不否定“自己的身体”就不能维护“自己”。

对于任何一个女孩子,青春期是困难而具决定性的时期。在这之前她一向是个自主的人,只要她自己喜欢,她就可以打扮成“男孩式的顽皮姑娘”,而不必顾及他人的喜好。现在她必须放弃她的至上权。到了青春期,她发现如果要保持女性气质,就须放弃或者掩饰那些勇于竞争的性格。大人们、尤其是朋友们希望她从直接取得成就转向依赖别人的角色,要求她把做一个贤妻良母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但是,如果我只能以他人的期望来塑造自己,我将如何放弃原来主动自由之自我?这就是少女必须面对挣扎的痛苦难关。

由于厌食症患者讨厌作为女性站在男性面前,从而选择了一条绝望的、走不通的道路。从表面上看,她们也有“顽强”,“积极”、“要强”的特点,但是,当要决定重大事件时,她们却是“被动的”,其背后有“担惊受怕”的自我不确定感,人格发展的基础有其脆弱的一面。因此,与其说她们借助自暴自弃的生活方式“拒绝成熟”,倒不如把她们对“瘦”的向往看作是由于那种不确定感,过于恐惧和讨厌作为女性参加到只有男女之别的世界中,以及害怕和讨厌被男子当作女性看待,因而不得不选择在身体上不是女性,而在心理上是女性这种抽象的存在,她们为了维护“自己”,作出了必须抛弃“自己身体”的最大限度的选择,试图通过这条途径来达到既非男性又非女性的第三种生活方式。

厌食症患者的困境就是她不能根据自我选择而成为她自己。最令人绝望的莫过于她不得不选择做一个并非自己本身的人。战胜绝望,摆脱困境,就要使患者能够自由地真正成为她自己。而这种自由选择正是人的最高责任。厌食症患者就是缺乏这种自由选择的能力。若要患者学会自由选择,就必须帮助患者从依赖走向独立,变厌恶自己为信赖自己,不加抱怨地接纳自己。

了解自己而又能接纳自己的人,必然能依照自己的本质去过实现的生活。人的一切彷徨与痛苦是由于不接纳自己,一切空虚和不安也都是由于违背自己的本质所致。更何况人的高矮,阴茎的长短,自身的容貌,乃至人的胖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遗传基因,而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还不能自由地按照我们的愿望去改变遗传基因,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接纳它,挑剔的结果只能使我们心陷困境。无论你的高矮、胖瘦、容貌怎样,你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只有能接纳自己,信赖自己的机体,生活才可能变得朝气蓬勃,充满喜悦。

佛佗告诉他的弟子,在大地上长了各色各样的花。它们的类别不同,香气互异,清馨的莲花一定不会把自己变为雍容富贵的牡丹,山坡上的小野黄花,也绝不羡慕院子里艳冶的玫瑰。同样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唯一的,尊贵的。经验、环境和遗传造就了自己,无论它是什么,都得接纳它,喜欢它,因为那毕竟是你自己。人只有根据自己的本质,去过实现的生活,才有真正的喜悦,才能绽放着高贵的生命花朵,流露出芳香和微笑。

人是不能互相比较的,只要一堕入比较,就会否定自己,妒羡别人,无端挑剔,坠入迷失。然而今天人类却普遍走向比较与炫耀的歧路;大部分的人不是在肯定自己,把生活孕育出意义丰富的花朵,而是拿自己跟别人比较,恨不得把自己变成跟人一样。于是人类生活在夸耀、自大和争取别人的掌声之中,他们一味往外寻找生活的答案,而内心却显得空虚和苍白。这也就是为什么自我挑剔在当今青少年中较为多见的文化环境因素之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结识杨仲明
后一篇:几点忠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