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父亲
(2009-09-06 06:55:10)
标签:
健康青春期精神病 |
智慧的父亲
2008年10月21日晚,一位患者的父亲给我打来电话说:他是我的读者。去年9月,他的女儿大学毕业后不久,出现失眠、幻听及胡言乱语,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要求立即住院治疗。他本能地怀疑医生的诊断,更不愿意把女儿送到那里去住院。因为他自己年青的时候也出现过精神异常,但最后挺过来了,结婚之后不治而愈。为了拯救女儿,寻找希望,他去了市里最大的一家新华书店,买到一本我写的《精神病可以治愈》,如获至宝,看后禁不住泪如泉涌。他更坚定自己女儿不是精神分裂症,而属青春期危机,并按书中所写,给女儿实施爱抚疗法,一个星期下来,果然症状大为缓解。他倍受鼓舞,看到了希望,更坚信《精神病可以治愈》是一本拯救他女儿及其他家庭幸福的福音。他认定书中所说,拯救人类精神危机的法宝在中国的古文化中,惟有中医才能治愈他的女儿。由于他工作丢不开,他不能带女儿来武汉,便找到市中医院精神科的王教授,王教授是一位年过七十的老中医,看精神病已有五十年,还带了一个徒弟。前后服了王教授的一百余剂中药,再辅助于爱抚疗法,终于戒掉了所服西药,完全康复,并于2008年3月到市里最大的一家文化公司上班,颇得部门领导的赏识。
这位患者的父亲姓张,其女儿叫张琪。张师傅之所以给我打电话,是想买到我写的养生心理学丛书的其他几本。
半个月后,张师傅又打电话给我,说是通过洪兆敏编辑的帮助,他从出版社买到了养生心理学丛书的其他几本,其中还包括刚出版发行的《天才•情商与心理治疗》。张师傅很客气,他说百忙中又一次打搅我,是有一事放心不下,是他女儿入秋以来交了一个男朋友,每天晩上网聊天都要到深夜12点,中医强调睡子觉,也就是说,晚上11点钟以前一定要上床睡觉,否则就要伤及身体,尤其是秋天,更要早卧早起,以防秋燥伤津。反对吧,也觉不妥,交男朋友一关,迟早是要经历的,只能是劝她不要聊得太晚。年轻人聊起来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不免有些担忧。张师傅希望我能在电话中与张琪交流一下,对她的现状作一个诊断。我同意了。
张琪电话中滔滔不绝,先谈文化公司的工作内容,又谈起新东方的学习,再谈世界影视作品,并向我推荐新近出品的几部韩国影视剧和好莱坞的电影,思维非常清晰。总体感觉,有轻度的躁狂。事后,我建议张师傅,带张琪去王教授那里看看,用中药再调理一下。
张琪的病情稍有所好转,谁知又遇到失恋,男朋友与她最后分手,病情急剧恶化,彻夜失眠,哭闹不休,胡言乱语,最严重的时候就是撕书,悔恨不该去新东方学习,因为后来的男朋友就是在新东方学习认识的。再吃王教授的药也沒有以前那样见效了。
张师傅向我求救。鉴于患者突然失恋,精神受到重创,加之恋爱期间,精力透支,整个秋天起居无常,伤及肺阴,肺为人府,城府已破,内邪外邪极易入侵。再遭失恋重创,其精神崩溃之势,不是中药能在短期抑制得住的。于是,我建议张师傅:给张琪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种类不宜太多,最好是一种,多至两种,剂量不宜太大。根据张琪去年服用西药的情况,最后确定服用氯氮平,每日剂量不超过200亳克。
张琪在服用氯氮平的同时,开始服用我为她开出的方剂。十日后,诸症得到抑制,不再哭闹,不再胡言,不再撕书,自感做了一场恶梦。父母见状也为之高兴,都以为她走出了困境。不料好景不长,数日后又暴发,哭闹比以前还厉害。
张师傅带张琪去看王教授,王教授的徒弟又一次责备他不该私自给患者断西药,王教授建议患者立即住院治疗。张师傅申述不想让孩子住院治疗的理由:一是孩子不抗拒治疗,能准时服药;二是住院治疗的环境对孩子的康复不利。
回到家后,张师傅内心也感到不安,连忙给我挂了一个电话。我问:“张琪是不是要来月经了?”张师傅说:“是的。就在近两天。”我说:“女孩子在月经前后情绪波动比较大,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张琪这两天犯糊涂,要以平和心去对待。月经期过去就会恢复的。”张师傅又问:“这两天氯氮平要不要加量?”我问:“睡眠怎么样?”张师傅说:“睡眠还好。”我说:“睡眠尚可,就不要加大剂量了。用氯氮平只是起到适当抑制作用,切不可试图大剂量、多品种用西药去压住患者的所有症状。”张师傅说:“杨教授,听你一说,心里就明白了,悬着的心也就放下来了。”
五日后,也就是待张琪月经期过去,又清醒了过来。等到再次来月经时,情绪稍有所波动,但不再犯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