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印象(二)--屋檐

(2010-03-23 20:15:22)
标签:

建筑

江南

屋檐

屋脊

瓦当

檐头

滴水

文化

图案

寓意

追寻

分类: 读书笔记-红楼寻梦

   

    江南民居中另一处独特的风景,是屋檐。

    鳞次栉比的标签样的粉墙黛瓦,檐头滴水上隐约的绿苔,

    就那样款款地映入我们的眼帘、潜入了我们的梦里、

    雕刻在我们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http://s2/middle/61b34745h8276d4558ed1&690

拍于苏州狮子林 2010年 春

 

 

 

 

   

   (一)小青瓦

    江南民居中普遍使用的瓦为小青瓦。瓦片呈半弧形,也称蝴蝶瓦,铺砌时,一垅弧形向上承雨水成瓦沟,一垅弧形向下排雨水成瓦脊,一上一下相互扣拢,成为远看恰似青色鱼鳞一样的瓦垅。相对于王公贵族住宅和大型建筑所使用的筒瓦(目前北京地区的古建筑中多见筒瓦),小青瓦更加适应江南的气候条件并且施工简便。

 

    http://s3/middle/61b34745h827703e428c2&690

 小青瓦 拍于浙江乌镇 2010年 春

 

 

 

http://s14/middle/61b34745h82770d6f26dd&690

   筒瓦 拍于苏州枫桥  2010年 春(此处筒瓦的使用,并非民居,而是一处较为宏伟的亭台。)

 

 

 

 

 

    (二)瓦当、滴水

    中国古建筑屋檐上最下一块瓦的瓦头,表面多装饰有花纹、人物图案或文字,我们称其为瓦当。瓦当起着保护屋椽免受雨水侵蚀,避免大风穿入瓦垄,防止瓦移动而漏水甚至破裂,还能使昆虫鼠雀难以钻入瓦垄为害,保持瓦垄整洁等作用;瓦当下面那块瓦滴则有滴水的功能,防止屋面上的雨水下流沿瓦椽渗到木头里面,类似于现代的封檐板,起滴水线作用。中国古建筑中的瓦当,不仅具备实用功能,更有装饰以及深刻的美学文化意义。其地位甚至达到汉儒誉为璧挡,清人珍同和璞的程度。

    江南民居多使用小青瓦,因此作为瓦脊挡头的瓦当呈方弧形,又叫檐头;位于瓦沟端部的瓦当称滴水,呈倒三角形。檐头和滴水都有花纹,由于面积较小,做不出复杂的纹饰,但也有简洁的图案。

    江南民居的瓦当,于明代多有梅花纹;清代多有福、禄、寿字纹,以及双凤、万年青、莲花等等,多代表吉祥与祈福的美好愿望。

    http://s16/middle/61b34745h82779358623f&690

五福捧寿(蝙蝠与中间的寿字纹)   拍于苏州狮子林 2010年 春

 

 

 

http://s10/middle/61b34745h827795aea1f9&690

五福捧寿(蝙蝠与中间的寿字纹)  拍于浙江乌镇 2010年 春

 

 

 

http://s3/middle/61b34745h8277a846f3b2&690

蝴蝶团寿(传统装饰中的蝴蝶图案代表不朽)   拍于浙江乌镇 2010年 春

 

 

http://s4/middle/61b34745h8277d524b8b3&690

又一处蝴蝶团寿(传统装饰中的蝴蝶图案代表不朽)   拍于杭州西溪  2010年 春

(西溪与上图乌镇的檐头、滴水竟惊人地相似)

 

 

http://s4/middle/61b34745h8277e05d9f93&690

莲花图案的瓦当檐头   拍于苏州周庄 2010年 春  (与第一张拍于狮子林的如此神似的玉兰花和青色瓦当)

 

 

http://s11/middle/61b34745h8277eb60cb5a&690

双龙戏珠 拍于杭州西溪 2010年春

这里是复建的古民居。因为如此图案的檐头和滴水,搁在古代是根本不可能出现在寻常的街头巷尾的。

 

 

http://s15/middle/61b34745h82781a78223e&690

花朵寿字纹(只有檐头没有滴水的屋檐)   拍于苏州周庄 2010年春

 

 

 

http://s16/middle/61b34745h8278056db6af&690

 用于筒瓦屋顶的圆形瓦当--双龙戏珠、滴水--五福捧寿    拍于苏州狮子林 2010年春

 这里也是后建的亭台,使用了古代不可随意使用龙纹瓦当图案。

 

 

 

http://s1/middle/61b34745h827835765e10&690

抽象线条环绕着寿字纹的瓦当(檐头的花褶像不像饺子边儿?江南印象(二)--屋檐)  拍于浙江乌镇 2010年春


 

 

http://s10/middle/61b34745h8278432620e9&690

江南民居中檐头和滴水的整体装饰效果   拍于杭州西溪 高士奇故居  2010年春

 

 

 

http://s15/middle/61b34745h827846bc3a7e&690

江南民居中檐头和滴水的整体装饰效果   拍于苏州狮子林  2010年春

 

 

   

 

   (三)屋脊

    中国古代建筑在屋顶的第五立面上,有着两条非常生动的线。一条是檐口线,就是前文所述的屋檐;另一条则是屋脊线。屋脊线上塑有鸟兽、仙人、花草,瓦当上刻有图案文字,与檐口线构成了江南传统建筑的两条画廊

    我国传统建筑的屋面构造,除桁、椽等木质结构件外,则为铺瓦筑脊,前者属木作,后者则为水作。由于本人亦非专业人士,所以就不一一赘述。只是针对江南古建筑屋脊两端的装饰简单介绍。

    江南古建屋脊(正脊)式样分为殿庭筑脊与厅堂筑脊二类。在殿庭筑脊式样中,一般有龙吻脊和鱼龙吻脊两种。而在厅堂筑脊中,又分为甘蔗脊、雌毛脊、纹头脊、哺鸡、哺龙脊等式样。

   鱼龙吻脊(即在殿庭正脊两端泥塑鱼龙形纹样,成为龙头鱼尾形状的屋脊)品位较龙吻脊要低,一般用于寺庙的副殿建筑(例天王殿、金刚殿、头山门等),以及大户宅第的厅堂建筑等。

      鱼龙形纹饰的民俗寓意中,蕴涵着祥瑞发达,步步高升之意。在我国民间,历代向有鲤鱼跳龙门之说。传说龙门(黄河上游的一个山口)下的鱼类,如能顷刻之间就一跃跳过龙门,就能变身为龙形而得到升华。但事实上凡是要从黄河下游游向上游的鱼,只能在龙门前望兴叹,实不易过龙门这一关,因为往往在鲤鱼一跃跳过龙门的一瞬间,常常是头已似龙形,而鱼尾却还来不及化为龙尾,以之成了鱼头龙尾形(在民俗中亦称之为鱼龙变化),这可能也成为了鱼龙形纹饰的来由。于是,龙门难跳跳出龙门交好运之说,也成为了我国家喻记户晓的民间俗语之一。

 

 

http://s5/middle/61b34745h82788dc7ae94&690

龙吻脊  拍于浙江乌镇 2010年春

 

    http://s10/middle/61b34745h82787d67ef79&690

龙头鱼尾的鱼龙吻脊  拍于苏州狮子林 2010年春

 

 

http://s6/middle/61b34745h827888809a55&690
龙头鱼尾的鱼龙吻脊  拍于苏州枫桥  2010年春

 

http://s11/middle/61b34745h82789349094a&690

龙头鱼尾的鱼龙吻脊  拍于南京总统府  2010年春

 

 

http://s8/middle/61b34745h827898862637&690

龙头鱼尾的鱼龙吻脊  拍于苏州狮子林  2010年春

(有否注意屋脊下方的寿星本是突出的立体雕塑?)

 

 

http://s10/middle/61b34745h8278a23ccbe9&690

厅堂筑脊 燕子型屋脊  拍于苏州枫桥 2010年春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