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做家務的法國男人

标签:
2016大嶼山愉景灣 |
分类: 家庭生活 |
同事A:來自浙江金華,先生是以優秀人才計劃定居香港的。所以她和兩個孩子都在香港生活,她父母也申請了三個月多次往返的那種簽證。她父母是幫忙帶孩子的。她家先生現在香港中文大學做一些研究的工作。她告訴我老公回家後是什麼都不做的,除了和孩子們玩。其實他也應該分擔一些基本的家務,因為岳父岳母不是傭人,只是來這裡幫忙的。但是因為他是家庭經濟的主力,所以誰也不好意思說他。當一切成為習慣後,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了。
同事B:來自韶關,來香港已經二十年了。家裡也是有兩個孩子,一個剛開完今年的文憑考試,另一個在讀小學三年級。她每天非常的忙碌,因為除了八小時的工作外,還要回家煮飯和照顧孩子。我也一早聽說韶關的男人比較大男人主義,這次總算是見識到了。
當然她們也會對我自家的情況很好奇。因為她們覺得和外國人一起生活,是難以想象的事情,在溝通等等諸多方面都會產生很多的問題。當然對我來說也不是那麼一回事。而且共同生活了那麼多年,對彼此的脾性都相當的了解,很多時候因為意見不合而發生衝突的時候,還是需要相互的忍讓和相互尊重去共同面對問題,並且把它解決。
我的廚藝很差。因為以前很依賴媽媽。這幾年逼著自己練習廚藝,還是有了一點兒的進步。如果晚上我要上課的話,孩子爸爸都會負責晚餐。他很喜歡烹飪,但是每次花在廚房裡面的時間特別長,結果餐後還要清理大量的碗碟。我們這裡是沒有洗碗機的。所以都是用人手清理。他也把這活兒給包攬了。
另外很多家務他也非常樂意去做。所以家中大部分的家務也是他負責的。當然我也樂意去分擔一部分。因為家庭的維繫和建立還是需要彼此的共同付出的。
我不能因為一兩個身邊的朋友或者同事的先生不喜歡做家務,而得出中國男人不愛做家務的結論。這只是一兩個例子,不能以偏概全地妄自下定論。
我欣賞他的地方,是公平公正地做好家中的事情,不會因為是一家之主,而有了傳統的大男人想法。香港的生活很忙碌,壓力也很大。很多女性都不只是呆在家裡做家庭主婦。更多的女性也會投入到全職的勞工市場中。下班後也有家中大堆的事務需要處理,少一點精力也不行。這個時候,我們更加需要先生們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分擔一下家務。另外,我們也鼓勵孩子們要從小培養良好的自理能力,力所能及地參與家中一些簡單的事務,例如掃地,晾衣服,疊衣服,收拾房間等。如果什麼都依賴父母或者是工人姐姐,那麼長大後的自理能力是非常低的,對他們的成長也絕對是一件無益的事情。(1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