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學語言

标签:
2016閱讀反思中英文 |
分类: 妈妈心情 |
認識的一個朋友是開語言中心的。主要是教授英文。她用的方法非常特別,就是通過教小朋友大量的閱讀,從而在書本中衍生出一系列的練習。學生在操練的過程中,英文就突飛猛進了。
香港很多小學生的英文都很厲害,特別是香港島區那些名校的學生,大約三四年級已經可以很快地閱讀完一本比枕頭還要厚的哈利波特。老師也不是命令方式的,非要指定閱讀世界的名著。而是開放式的,內容可以是千變萬化,并不是名著。她經常在國外大量的訂書,保證那些書都是外國同步出版的,那麼就可以拿到第一手新鮮的資料來閱讀,從而演變成一個學習的過程。
她的這個方法非常有效,開業至今已經十多年。雖然面對同行業異常激烈的競爭,但是她的中心還是可以維持下來,並且循著更加良好的方向發展。做這一行,口碑很重要。如果做得不錯的話,家長之間就會一傳十,十傳百了。
昨天看到她的女兒因為一點感冒而沒有上學。那麼六歲的小朋友就來到媽媽的中心吧。她已經培養了非常好的閱讀習慣,只要拿起一本書,就隨時隨地,如癡如醉的閱讀起來。厚厚的一本大約120頁的英文書,她花了一個上午就看完了。速度可以說是一目十行。但她也不泛讀,而是認真的細讀。當大人們問起書中的內容時候,她也可以倒背如流地告訴我們。
我也知道這種能力是她這幾年堅持下來的結果。因為她喜歡英文,所以做起事情,她就會很用心地學習和完成。但是給她一本中文繪本,就老半天也不能完成。因為裡面有太多的字不會了。
香港這類型的小朋友非常多。就是偏科。她們的英文非常出色,但是中文水平跟不上去。年齡越大,就越不想學習中文了。很多家長都為此傷透了腦筋,想進各樣的辦法,參加很多補習班,成效甚微。因為她們的興趣不在中文上面。只會說:“太難了,太難了。”
從這件事情我也自我反思。弟弟不是不愛閱讀,但喜歡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我覺得自己還是應該順其自然,強迫他閱讀不喜歡的書本,可能也是坐在那裡發呆,打發時間。
姐姐相對弟弟,就更加喜愛閱讀。可惜升上高中后,忙得要命。每天為應付作業也疲於奔命,也根本騰不出多餘的時間來讀書。當然,學校也是要求同學要寫閱讀報告的。所以,她現在讀書,也是為了閱讀報告的寫作而用。之前,老師就要求全體同學購買一本書,叫做“活著”。張藝謀曾經拍成一部電影。老師也曾經要求同學閱讀“喜福會”。我知道這些都是命令式的。并不是她的興趣所在。當然,老師佈置什麼,她還是可以按照要求一一做好。但是,我也很希望她每天可以節約出十五分鐘的時間,讀一些自己愛讀的書,也是很好的減壓方法呢!
無可否認,閱讀的確是學習語言最好的方法之一。現在,社會上的競爭越發激烈,只求母語的文字閱讀是不夠的,一定也要在兼顧母語的同時,兼顧外語的閱讀。
通過閱讀,可以看到外面更加廣闊的世界。
而不是做井底之蛙,在井下沾沾自喜,以為看到了那片天空。
前一篇:香港小學的呈分教育局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