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爸爸父亲成长学业 |
分类: 家庭生活 |
有些是严父慈母,有些是严母慈父。
上一代的中国式父亲,都是比较严厉,不拘言笑。他们会辛苦养家,也会爱孩子。但不知道如何去更加好的表达这个“爱”字。
小时候,我和妹妹都会挺“害怕”父亲的。因为他对我们的要求都很严格。现在年纪大了,他也宽容了很多,明白到过去那样的方式不是最好的。他是一位负责的,尽职的好父亲,只是不懂得如何去表达爱。
孩子们更加喜欢现在和爸爸相处的方式。因为爸爸很少会管他们的学业方面的东西。只是在期末考试出了成绩表,才会看一下。好的方面会鼓励;不好的方面也不会对孩子大声斥责,而是让孩子自我反思,希望下次有进步。
这不代表爸爸在这方面的不用心。因为现在孩子的学校的中文,常识和数学,都是用中文教授的。所以,爸爸只能在英文方面可以帮上忙。
当然,到了中学,就全部的科目都会用英文教学,除了中文这一科之外。
所以,学业方面,还是由我负责好了。
饭桌上,大家可以把任何的话题拿出来说。可以是在报纸上看到的新闻,可以是网上搜索到的知识。也可以是天文,地理。大家都可以无所不谈。但主要是以扩大知识面为目的的。
爸爸会想出很多不同的问题,然后让孩子加入当中进行讨论。当中是没有标准的对和错的答案的。我们只想看到孩子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的那一个过程。
爸爸也非常注重“ Critical Thinking"这一方面的培养。也就是批判性的思考。这种思考正是大多数孩子所欠缺的。特别在内地学习的话,学校只会灌输知识,孩子也只要熟背正确的答案就可以了。当中,不需要孩子提出反思,去论证这个问题的对和错。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成了学习的”机器“,没有了自己的思想。
当然,这个过程的培养是非常漫长的。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这种的能力。可能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加长的时间。但是,爸爸都非常乐意陪伴着孩子的成长,引导他们开放自己思想的空间,而不是限制在某一点上。
所以,父亲这个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说有多忙,用金钱去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要就达成目的。那只是非常短暂的。要培养孩子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对人生有追求,这些方方面面,都是在日常的成长中,慢慢培养和建立的。当中,父母的引导就像一盏明灯,一直带着孩子往正确的方向走,不是轻易迷失了自己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