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爱阅读的中国人

(2014-04-03 11:33:42)
标签:

重点

中国人

中國

社会

都是

分类: 妈妈心情

近日網上流傳一篇文章,叫《令人憂慮,不閱讀的中國人》,據說,作者是一個印度工程師,寫的是他在中國看到的普遍現象

「我在飛往上海的飛機上。正是長途飛行中的睡眠時間,機艙已熄燈,我吃驚地發現,不睡覺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國人,而且他們基本上都是在打遊戲或看電影,不見有人讀書。」
「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腦海裏。其實在法蘭克福機場候機時,我就注意到,德國乘客大部份是在安靜地閱讀或工作。中國乘客大部份人要麼在穿梭購物,要麼在大聲談笑和比較價格。」
「現在的中國人似乎有些不耐煩坐下來安靜地讀一本書。」

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會》也曾寫過同一現象:「在中國旅行時發現,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書店卻寥寥無幾,中國人均每天讀書不足十五分鐘,人均閱讀量只有日本的幾十分之一。」
據內地媒體報道,中國人年均讀書零點七本、韓國人均七本、日本四十本、俄羅斯五十五本,如果一個國家的前途以人均讀書量去計算,中國似乎離目標還有很遠。
從前中國人是愛讀書的,改革開放之初,娛樂未盛,回內地旅遊也好、公幹也好,火車上、機艙裏、候機室、甚至飯桌上,都會碰到捧卷細讀的人。
然,網絡浪潮湧來,人手幾部智能產品,又微博又QQ,國人像決堤,連電視電影都好看了,誰還愛嚼緩慢的

中國如斯,香港情況應該更堪虞。閱讀本是一種習慣,外國人喜歡拿本書躺在泳池邊看半日,我們卻習慣從早到晚馬不停蹄四出趕場,放長假又要早機去晚機返爭取時間食買玩。
靜下來,看一本書,原來是多麼奢侈的一回事。

 

 

今天偶然看到香港资深教育工作者屈颖妍的这篇文章,感触挺深的。因为内容说的也是事实,也是自己耳闻目睹过的。现在,不论是内地还是香港,都有着同样的事情发生,就是不爱阅读的人越来越多了。

 

我家附近是一间大型的名牌折扣商场总汇。每天这里都可以看到自由行的身影。很多人是带着孩子一起来购物的。购物对小孩子来说,是一件苦差事。因为爸爸,妈妈在店内慢慢选购着心仪的商品,自己却不知道做什么去打发时间。父母为了孩子可以乖乖地在店外等候,都会做出多种的承诺:“一会儿带你去吃自助餐;你想去玩具城买玩具吗?”诸如此类。当孩子听到等候可以换来自己的礼物时候,也都会同意了。这等候的过程,该做什么好呢?大多数的家长就会给孩子手机或者IPAD,让他们可以玩电脑游戏来打发时间。以上的这些情景,我看到的是100%的。从来没有看到等候的小孩子中有哪一个是拿着一本书在看。

 

当然,香港的孩子也好不了多少。喜欢阅读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在地铁上,大多数人都是低头一族。因为拿着手机就可以收看到电视连续剧,也可以刷微博,玩游戏。这样好像转眼也到达了目的地。怪不得最近地铁里面经常可以听到服务员不遗余力地宣传:“请抓紧扶手,不要只看着手机屏幕!”或许之前就是太多人在乘坐电梯的时候,总是看手机,从而发生了跌倒的情形。虽然,政府也在大力宣传阅读的好处。但好像收效也是相当的微小的。

 

不爱阅读的中国人

不爱阅读的中国人

对比以上外国人阅读的数量,我们已经落后了非常多。遗憾地是,大多数人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从小就是一个非常酷爱阅读的人。这也是受了我的父亲的影响。因为他也是经常书不离手的。我也知道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自己热爱阅读,也能把这些好习惯传给孩子们。如果我们坐地铁外出的话,孩子们会很自觉地把书本放在背包里面,方便随时拿出来阅读。这些习惯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而是需要从小的培养。

 

不爱阅读的中国人

不爱阅读的中国人

 

我也认为,学校在阅读这方面也要进行大力的推广。多举办阅读专题会,讲座等。让同学可以参加。现在很多的阅读报告,也是同学为了应付作业而草草了事,并没有真正地静下心来,去了解书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和意义。更加多的家长,在书店购买的是大量的补充练习,让孩子不断地操练,从而只是考试的机器。

 

阅读的氛围是要靠家长,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一起大力推动的。缺一而不可。作为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学校起的是引动,协调的作用。社会则是一个大方向。政府康文署多举办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鼓励全民阅读,加以引导并有奖励。当然,不要期待罗马可以一天就能建成,好的阅读风气一旦建立,如何坚持才是重点。也是大家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不爱阅读的中国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