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闹中的幽静红房子

标签:
育儿红房子历史古迹普通话这条路 |
分类: 妈妈心情 |
因为要上学的关系,我比以前去尖沙咀的次数多了不少。那里真的是名副其实的游客区。因为课程是晚上七点开始,所以我会在六点的时候坐地铁过去。到达那个站的时候,实在太多人了。几乎是相互簇拥着向前走。地铁站的不同出口也要进行分流,一个站口用来出站,一个站口用来进站。大家还比较遵守秩序,不会造成太混乱的情况。
一出站,到处都是游客了。基本是内地游客居多。十年前这里还很少听到普通话,现在在游客区就经常听到了。这条路也非常地繁华,NATHAN路很长,可以包括了尖沙咀,佐敦,油麻地,旺角等不同的地铁站。
我惊异于两旁还保留了不少上了年纪的老树,没有被破坏或者移走。可以想象夏天的时候,站在大树下面,还有有好乘凉的感觉的。
大约前行十分钟左右,就到达我的上课地点了。那是要拐弯进去的一座大楼。我之前也曾经说过,十几年前记忆中曾经也在这里学习过法文。一切都是似曾相识。但我竟然对它旁边的一座历史建筑物没有任何的印象。
或者那时候,年纪小。所注重的东西也会和现在不一样。每次都会匆匆而过,忽略了它的存在。这么多年过去了,一切如旧。它一点也没有变。好像一瓶陈年好酒,时间越长,越是芬香和香醇。
它一直在那里。默默地“看”着来往不断的路人和游客。它应该是殖民地时候的建筑吧。看上去应该也有不少的日子了。我好奇它现在还在扮演着什么角色,于是发现了路边的一块名牌。
原来现在它是香港的古迹古物的办事处。
夜幕已经降临。在灯光的装饰下,它显得分外好看。
我觉得政府在这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很多的历史古迹是需要我们去保留的。我们不能忽略和忘记历史。不然,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留给后人了。
当然,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历史的东西无可避免地面对被清拆的命运。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取得两方面的平衡吗?
我则很喜欢这样的历史建筑。
难得的是在如此繁闹的都市中心,这样的建筑也得以保留。
保育也是一种对后代的责任。
裤兜里面,不能什么也没有,除了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