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精英子女训练班”有感

(2013-09-05 07:47:26)
标签:

出发点

训练班

乒乓球

时候

就是

分类: 妈妈心情
身邊總是有一班滿腦子鴻圖大計的父母,令我自慚形穢。

他們野心勃勃,BB幾個月大懂得爬,便報名參加 playgroups;牙牙學語,即狂操英文flashcards;未夠兩歲就通宵排隊入名校幼稚園;再大一點,更是絞盡腦汁託人事或捐巨款,搶入名校小 學……有些連本地名校也看不起,誓要進入山頂的國際學校,他們為子女鋪排的下一站,是牛津劍橋或哈佛。課外活動,當然不是落公園踢踢波,而是重金禮聘國家 隊退役運動員,教打乒乓球或網球,目標豈只入校隊,而是入選港隊,出戰國際賽。平日的參觀,當然也非到香港博物館和張三李四迫餐懵,而是到日內瓦旁聽世界 氣候會議,和國際級精英摩肩接踵。

朋友們落實行動,不惜把樓賣掉,省吃儉用,以供孩子各種昂貴消費。另一方面。為營造英語環境,家裏嚴禁說廣東話。有時,我到朋友家探望,遇上這些王子公主,大家都是黑頭髮黃皮膚,卻全英語對白,有一種難言的隔膜。

不惜工本兼計劃周詳,這些中等收入的虎媽虎爸,終訓練了一班上等人子女。至於未來,最好如其父母所願,進入投資銀行,或當醫生、律師等專業。



&
個完美的計劃唯一破綻是,這些猶如貴族的藍血人,由言語到生活習慣和主流香港人脫節。萬一找不到上等職業,要做回一個普通人,即使是屋邨醫生,恐怕也有困難,因無法以廣東話和病人溝通,做刑事律師,也無法和蠱惑仔打交道,因彼此沒有共通語言。

或許是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但宏圖大計不是我的風格,我寧願由子女碰碰撞撞,找自己的路,先學做一個普通人。


以上是我最近在报纸上看到某个专栏的作家写的一篇文章。深有同感。身边太多这样的家长了。他们千方百计就是让子女读上名校,并且是一条龙的。在名校完成小学和中学后,就马上出国继续大学的学业。即使孩子多么小,也有几十样的课外活动。要学习不同的乐器,又培养他们运动方面的潜能。结果是:“满身都是刀,但没有一把是锋利的。”

还有就是,因为要让他们可以跻身上流社会,所以只会让他们学习英语,即使母语本来是中文的,也要放弃,不去加以学习。万一有一天梦想破灭,只能做会普通人,但也不能和本土的普通人沟通了。

而且,很多时候,名校面试孩子,并不是以课外活动获奖多少而决定的。一位校长就公开表示:学校主要看重的,是孩子待人接物的能力,会面时候,是否有礼貌,对 答是否得体等。

每对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都会不一样。虽然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孩子可以拥有美好的将来。但很多时候,要把握好平衡,太过的话,有否问过孩子:“你现在是否快乐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再遇小亭流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