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学的视觉艺术作业

标签:
育儿教育模式视觉艺术比不上市面 |
分类: 宝贝成长 |
内地的画画课,这里有个好听的名字:视觉艺术课。虽然学业繁重,但一周一堂的视艺课还是不能取消的。最近和一个广州初三的同学聊天,因为要准备中考,现在画画,体育课全部没有了。每天就是被大量的主课占据着,容不得有半口喘息的机会。
我还记得自己那个年代,也是有画画课的。主要是临摹为主。那时候,父母没有对我在这方面的培养,我也是对画画丝毫提不起任何的兴趣。每次的作业,都是马虎了事。现在想想,也是挺后悔的。
所以,有时候,闲来无事,我也会在图书馆借阅一两本教授如何学画画的书籍来看看。现在香港市面上,很多这方面的书籍,特别是受了日本的影响。对一些毫无画画基础的人,也可以看着书而学着画画,不为别的,就是自我的一种尝试,并从中找到满足感。也不要求自己成为什么大画家,好心情的时候就画画吧。当然心情不好的话,画画也能开解到自己的。
虽然画出来的成品,有时候会被孩子们取笑。但管它呢,又不是要呈现在别人面前,任人评头品足的。自己欣赏下就好。最支持我的,反而是孩子的爸爸。因为,他也比我画的好不了多少。他的手不是拿画笔的,还是弹奏钢琴,更加合适呢。
再说回到中学的视艺课。都是挺多姿多彩的。听女儿说,不是要每周都是要求画画为主。有时候可以是欣赏著名的作品,从中临摹。有时候是画画。不过,画画的要求也很特别,就是老师会特定出一个主题,然后同学们就要思考,从中自己定出画画的构图,所有的颜料,色彩,都是有同学本身去决定的。老师不会干涉。这样,作品出来后,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是否好或不好。
当然,有经验的老师,自有衡量作业的方法。这次,女儿放学回来后,就在网上搜寻资料,寻找灵感。最后,就定稿。因为还有其他主科的作业要完成,所以她每天就利用晚间的半个小时,一点一点去完成这幅画。弟弟总在旁边好奇地问这问那,并给与姐姐精神上的鼓励。
“我可以帮上什么忙吗?”
“要独立完成的。不能有外人的帮忙!”
“那好吧,只能说加油了!”
“谢谢。”
“妈妈,看这幅画,你可以想到什么主题吗?”
“估计和太空有关的吧。”
“是呢,就是要表达这个意思。”
“视艺课,你喜欢上吗?”
“喜欢的,让我们绷得紧紧的神经有一丝松弛的机会。”
的确,学习实在太紧张了。不过女儿也知道,香港的学业繁重程度,还是比不上内地的。如果,内地,香港,和法国三地,估计,香港就是在中间吧。
不同地区和国家,也总有自己的一套。如果现在在那个地方生活,就要适应那里的教育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