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学校长的沟通

标签:
说是责任情绪直接联系高年级 |
分类: 宝贝成长 |
儿子之前的校长是一位好好老先生,深得同学们的尊敬.可惜去年八月份就退休了.接手的,是他的助手,一位年轻的女校长.因为和老先生共事十多年,所以算是比较有经验的.每天早上,孩子们回学校,她会带领着其他老师在门口和同学们问好.
真正的一次沟通,是昨天.因为我有些按捺不住.要打电话去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儿子要我在手册上前面,上面是学校的训导组要求他周二下午放学后4-5点留下来.我问他具体的原因,他说是什么休息的时候和同学跑步被捉住了.
“小休的时候就不准跑步吗?”
“不能在跑步区以外跑!”
他的答复不能如我意.学校有些高年级的同学,为了达成自己”捉人”的额度,有时侯也会随便捉一个交差的.第二天,我还是拨通了校长办公室的电话.这也是我第一次直接联系这位校长.她在忙,不过一会儿看到留言后,还是联系我了.
我把自己心中的疑惑说了一次.我也提到,现在的学生,根本连早操也是没有的.一天下来,只有三次的小休.为何不能让他们快快乐乐地跑步,追逐,轻松一下呢?
她回复说:”我们有专门的跑步的区域,如果不在那里跑,就会影响了其他的同学.”我对她的答案不置可否.
既然她在线上,我就提出了学生分为精英班和普通班的一些见解.成绩最好的全年级20名的同学,会被分配到A班,然后依此类推.A班的同学,平时的作业量是其他班同学的一倍以上.除此而外,还能学习到课外很多的东西和知识.老师在投放资源上面,也对A班级的同学特别地多.
校长的回复非常的婉转.她说是为了把相当成绩的学生分成一个班,让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更好地开展教学的工作.
但是,我觉得,这小学的六年里面,就好象一场长跑的比赛。开始好的选手,已经跑在前面,教练对他们的培养也是特别的用心。他们可以在余下的比赛中有更加好的发挥,结果越跑越快,把对手完全抛离。而后面的选手,即使多么的努力,但是那个距离只会越来越完,也容易让后面的选手产生灰心和放弃的情绪。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时间会改变他们,可能会在学习上有进步,也有可能会有退步。学习分数不能够成为衡量一个孩子的唯一标准。
只是,在现今的这个社会,我们都把分数的高低视为唯一的了。
校长的回复很外交式,尽量不让我失望,但回复是很笼统,不尽人意的。所以,教育孩子,最可以信赖的,还是我们自己父母了。因为我们会百分百的尽心和尽力。因为那是你自己的孩子。
复活节前的第三次学期考试,在两周之后举行。不想临急抱佛脚,和儿子的复习已经在春节其间就开始了。希望这次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辛勤的付出会有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