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爸爸,我们去哪里?

(2013-01-30 10:31:27)
标签:

猫儿

不仅仅

看完

场地

剧场

分类: 妈妈心情

爸爸,我们去哪里?

这是一个父亲用生命写给孩子的长信,

虽然他的孩子读不懂,也永远无法读到!

他们说,拥有这样的孩子,是上天给的特别礼物。

我只想说,老天,您太多礼了!


内容抢先看:

“爸爸,我们去哪里?”

托马总是重复问着我这一句话。

“爸爸,我们去哪里?”

只是,他从来都不懂这话的意义,也不懂我的回答。

“爸爸,我们去哪里?”

我想对他说:孩子,对不起,把你生坏了……


有人说,生出一个残障儿,就是遇到一次世界末日,而他,遇到了两次!


他是尚路易.傅尼叶,在法国文坛及电视圈拥有极高的地位,然而在一身的光环背后,隐藏的却是他多年来避而不谈的两个残障儿。迟至四十年后的今日,他决定送给他的孩子这本书,用来表达他的歉意,及永远未说出口的爱。


然而,傅尼叶却以异于其它残障儿父母的幽默口吻,诉说自己的经历,甚至轻松地开起儿子的玩笑。他说不想让读者哭泣,只想带来欢笑,但如此轻盈的叙述,却字字精准地刻划出了他身为一个父亲的痛苦挣扎。


相较于众多描写生命伤悲的题材,《爸爸,我们去哪里?》打破了我们对悲伤的看法。傅尼叶选择直率地嘲弄自己的遭遇,正如他所说的:“幽默,是对付痛苦最好的武器!”我们可以不流泪,以另一种方式越过生命的伤痛与困境!


“对我而言,马修和托马只是两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从来都不是残障或不正常的!尽管他们有着残缺,却不停地让我们看到人性可爱与动人的地方。这本书不只是我送给马修和托马的礼物,也是给我自己的一份礼物!” ──尚路易.傅尼叶


关于作者:

尚路易.傅尼叶(Jean-Louis Fournier)

1938年生。大学时修习古典文学,原应成为严肃学者的他,后来却成了法国知名作家及电视剧编导。他曾获得多项国际艺术电影大奖,也曾投入卡通影片的创作,并参与多部电视影集及纪录片的制作。从1992年起,傅尼叶开始文字创作,作品逾二十部,包含散文、小说、剧本,他幽默诙谐的笔法,令众多法国读者为之着迷。


虽然经常受邀上媒体谈论作品,但关于自己的两个孩子,一直是傅尼叶避言谈起的话题。直到他70岁,也就是2008年,他才出版《爸爸,我们去哪里?》,首度写出身为两个残障儿父亲的心声。他说:“过去不提,不是因为怕丢脸、怕被人用异样眼光看待,而是无法面对说了之后难以承受的痛楚。”


《爸爸,我们去哪里?》一出版,立即在法国引起相当热烈的回响,在销售量和排行榜上都创下耀眼的佳绩。傅尼叶的句句文字抚慰了许多读者,不仅仅只是同为残障儿的父母,更告诉大家即使有再痛苦的遭遇,还是能够有勇气地笑着活下去。有评论家说:“或许上帝不曾善待傅尼叶的孩子,但这部作品之于傅尼叶,甚至所有的读者,都是我们面对生命困境时最好的礼物。”

 

爸爸,我们去哪里?

 

1

亲爱的马修

亲爱的托马:


当你们还小的时候,有几回圣诞节,我很想送你们一本书,像《丁丁历险记》之类的书当作礼物,然后我们可以一同讨论书中内容,因为这套书我很熟,我不但全看过,而且还看了好几次。

不过,我还是没送过书给你们,因为没这个必要。你们根本不懂得阅读,也永远不懂得怎么阅读。因此到最后,你们的圣诞礼物还是小积木或者是模型小汽车……。

此时,尽管马修已经去一个我们到不了的地方去捡他的球,而托马虽然人还在这里,但心神早已越飘越远,我还是想要送给你们一本书。一本我为了你们而写的书,可以让你们不被遗忘,不再只是残障卡上的照片;可以让我藉此写出我从未说出口的话──或许是我的后悔也说不定。我从来就不曾是一个好父亲。我经常对你们失去耐心,爱你们真的不怎么容易,要跟你们相处,就必须像天使一样地有耐性,而我,我不是天使。

就让我因为我们不曾拥有过的和乐,向你们表达我的遗憾;或许也可以说,我想为了“把你们生坏了”这件事,向你们道歉。

我们啊,运气可真差呀,简直遇到了所谓“天上掉下来的倒霉事”。

好了,我不要再抱怨了。

人们每次一谈起残障儿,总会一脸严肃,彷佛谈的是一场灾难。而这一次,我要带着笑容向别人说起你们。有时候,你们还真的让我打从心底笑了出来呢。

多亏有你们,我得到了正常孩童家庭所得不到的好处。我不用为你们的课业和未来的职业选择而操心,也不用为了该选择自然组或者是社会组而犹疑不定,更不用为了你们将来要做什么而烦恼。因为我们很快就知道,你们将来什么都不会做。

特别是这么多年以来,我享有了汽车免税 的优惠。多亏了你们,我才能开着美国厂的大车。


2


十岁的托马一坐上我的雪佛兰卡玛洛,完全不出所料,他就和平时一样不停地重复问着:“爸爸,我们去哪里?”

起先,我回答他:“我们要回家去了。”

一分钟之后,他同样一派天真地问着:“爸爸,我们去哪里?”他的脑子记不得任何事情。因此当他问了第十次,我不再回答他……

我可怜的托马,我已经不知道我们要去哪里了。

我们要直直往前走。我们要撞上墙去。

已经有一个残障的孩子,接着又来第二个。干脆再来第三个好了……

我根本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爸爸,我们去哪里?

我们要开上高速公路。逆向开上去。

我们要去阿拉斯加。我们去摸熊,然后让熊一口咬死。

我们要去采磨菇。我们去采一种毒磨菇 ,然后做成一盘好吃的磨菇蛋卷。

我们要去游泳。我们要走上一个很大的跳板,直接从那里跳进没有水的泳池里。

我们要去海边。我们要去圣米歇尔山。我们要在松软濡湿的沙子上散步。我们会陷进流沙里,然后一起下地狱。

托马坚定地再次问着:“爸爸,我们去哪里?”或许他就要打破自己的纪录了。当他这样问着同样的问题,问了上百次之后,实在会让人招架不住。跟托马在一起,永远都不会觉得无聊,因为他是搞笑大王。


3

有谁从不担心会生下不正常孩子的,请举手!

没有人举手。

每个人看待这件事,就像是一场地震,或者是世界末日,总之,就是那种一辈子只会发生一次的事情。

而我,我遇上了二次世界末日。


4


当我们看着新生儿的时候,总是不住地赞叹:啊,看看这孩子生得真好。我们看着他的手,数着他的小指头,然后惊喜地发现他的每只手和脚都各有五根指头,而不是四根、六根。就五根,不多不少。每看一次,便觉得这真是奇妙啊!

不过,我说的都还只是外在部份,还没说到内在呢,因为那可就更复杂了。

生一个孩子,就像是一场赌注……并不是每一把都能赢,偏偏人们还是继续赌下去。

地球上每一秒钟就有一个女人产下婴孩……幽默家说:一定要赶快把那个女人找出来,叫她别生了。



5

昨天我们带着马修,一起到亚拜维城 的修道院探访玛德莲姑妈,她是迦密派修女。

我们被带到会客室等候。那是一间有着白色石灰墙的小房间,最里头的墙面有一道用厚重帘幕遮住的门。这块帘幕和木偶剧场里的不同。木偶剧场的帘幕是红的,但这块帘幕是黑的。有声音从幕后头传出来,对着我们说:“孩子,你们好。”

那是玛德莲姑妈的声音。因为她现在处于幽居中,所以不能与我们见面。我们短暂地交谈了一会儿,她说想见见马修,要我们把马修的小摇篮放到门口,然后转身面壁。幽居中的修女除了幼儿之外,谁都不准见。马德莲姑妈唤来其它修女欣赏她的小侄孙。只听得长袍窸窸窣窣,有人咯咯发笑,接着是帘幕掀起的声音。于是乎,逗圣婴笑的咕唧咕唧、呵圣婴痒的叽哩叽哩,以及对他的赞美同声扬起。“看他多可爱啊!修女,你看,他对我们笑了耶,他简直就是小天使,小耶稣啊!”这些修女对马修的形容的确贴切,她们甚至称赞他看起来比同龄宝宝聪明。

对这些修女而言,孩童都是神的创造物,所以他们完美。神的所有创造物绝对会是完美无瑕。她们不愿看见瑕疵的存在,更何况他是修道院院长的小侄孙。有那么一瞬间,我很想转头叫她们别夸张了。

但我没这样做。我是对的。

这一次,可怜的马修终于听到别人对他的赞美了。


6

我永远记得第一个有勇气告诉我们马修肯定是残障儿的医师,就是里尔市的方登教授。他要我们不要对马修的状况存有幻想,因为他发展迟缓,而且会一直迟缓下去。他说马修的身心皆有障碍,无论我们做什么努力也是无济于事。

当晚,我们睡得很不安稳,我还记得做了恶梦。

在这之前,所有医师的诊断都没能给我们肯定的答案。他们虽然都提到了马修的发展迟缓,但只说是肢体方面,而智能上是没有问题的。

许多朋友和家长曾经试着安慰我们,但方法有点拙。他们每次见到马修,都会为他的进展而感到惊讶。我还记得有一天,我跟他们说,我反而对于他达不到的进展感到惊异。因为,我眼中注意的是别人的孩子。

马修身体软绵绵的,他的头就像是橡胶做的,挺不起来。当其它孩子能够挺起身来,肆意地吵着要东西吃,马修还是只能躺着。他从来不曾感到饥饿,要有天使般的耐心才有办法喂他吃东西,不过他经常会吐在天使身上。

 

 

 

最近读了这本书,是很偶然的机会借的。当时也是随手翻下,没有想到自己会一口气看完。书中的内容深深地感动了我。即使是有残障的孩子,也是彷如天使的。是的,他们没有选择来到这个世界,来到也是一种受苦。但家人所承受的压力,痛苦,也不是外人所能理解的。书中的这位爸爸,却以非常幽默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生活。但我们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 这本书也能为我们带来正能量。让我们可以克服所有的困难,继续向前走。鼓励是

 

本书带给我们最大的安慰和鼓励是“面对悲伤的同时,继续感受美好的事物”。要做到这样,作者给我们的建议是:多花时间去看看蓝天,树木,花朵,海洋,鸟儿,猫儿等等,所有美好的事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