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少儿幼儿园故事书课外阅读品德教育育儿 |
分类: 妈妈心情 |
不说大家可能不知道,我是只上过幼儿园一天的人。还记得那时候上学非常的害怕,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非常的不习惯。第二天妈妈再次送我上幼儿园,我马上嚎啕大哭,无论如何也不肯去了。妈妈也顺着我的意思,就这样七岁才上小学一年级。(那时候是七岁小学,不像现在统一为六岁入学了)。现在回想起来,倒是挺后悔的,幼儿园的生活,回忆对我来说是一片的空白,也令我小时候很是内向,不善于和人沟通。这样的性格直到长大后,自己强迫自己做出大的改变,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才改变了我以后人生的路向。正正因为如此,我不想两个孩子,重蹈覆辙,所以都让他们体验幼儿园的生活,学会群体的生活。两个孩子倒是比我活泼外向,所以也很受幼儿园同学们的欢迎。现在回想起来,以下几点是我们当时并没有做的:
1.没有参加早教中心
这些中心这几年像雨后春笋,开遍国内大小城市。因为商家也捉住了现在国内父母都是只有一个孩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中心收费都价值不菲,但报名的人还是多得很。其实,在早期教育里面,父母已经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的言行身教,都会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很多中心也大卖广告,标榜自己中心拥有很多专业的外教,可以让那些来上课的孩子懂得说外语。其实上课的时候,都是一个老师,十几二十个孩子,可以开口说的机会很少,几乎没有。下课后,孩子都会和父母家人说会自己的母语,因此这样的上课可谓收效甚微。只不过有时候因为那些中心名气很大,这些家长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可以吹嘘自己孩子在那里上课。但,是否学有所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国内都很流行这个,为了让孩子可以进入到心仪的学校,重点学校,都动用关系,走后门,什么都用上了。我的外甥女就是一个例子。她的所属户口,只能在一间非常普通的公立学校上学。我的妹妹不甘心,对她来说,进入这样的学校,孩子的前途也没有了。所以走关系,认识了另外一个好学校的领导,最后交了赞助费五万元,而可以成为这间重点小学的一员。对此,我不方便做出任何评论,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女儿美好的将来。
在为儿子挑选小学的时候,我们考虑到让他可以在一个英语环境比较浓的氛围下学习,会比较好些。毕竟将来的世界,如果能熟练地运用中文和英语的人,都对事业有很大的帮助。
3.没有强迫孩子认字多少,背诵唐诗宋词等
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小学前,都要求自家孩子要认字五百以上,或者1千以上,也要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等。不是说这么做不好,但一定不要强迫,让孩子彻底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毕竟,这个年纪的小孩,你强迫他背诵,他对诗词的意思都是一知半解的。为了完成我们父母布置的任务而学,而背诵,背后的意义又有多大呢?
与此同时,我也清楚知道从幼儿园转换到小学,对孩子来说,有很多东西都将会被改变,包括学习的环境,学习的方法,习惯等。这些转变,对于小朋友来说,都是很大的。他们需要时间去适应。这个时候,父母所扮演的角色,给予的帮助和指导都尤为重要。为此,我做出了以下的配合:
1.课余活动贵精不贵多
很多家长都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总想孩子课余学这学那。乐器方面都挑选钢琴,希望孩子在钢琴方面有所造诣。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这个天分,而且能够持之以恒的。我们可以和孩子交朋友,询问他们学乐器的意见,乐器那么多种,只要感兴趣的,都可以学习。不要给孩子什么压力,一定要成为什么“家”。这一点,国外到没有我们家长相当那么功利。孩子们的爸爸本身非常喜爱音乐,钢琴也弹得非常棒。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表演。但他从来没有考什么级。因为他认为不需要用考级来证明他对音乐的热爱。
暂时来说,我没有发现儿子在音乐方面有很大的兴趣。但对运动确是很是热爱。这段期间都有让他学习兵兵球和足球。一切顺其自然。为兴趣而学,孩子会没有压力吧。
2. 和幼儿园紧密联系,相互配合
儿子所在的幼儿园是和小学相连的。所以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学校方面也为了让孩子可以顺利过渡而把他们上课的教室安排在小学里面。在教材方面,也编写了和小学一年级相关的,但不会每天布置作业。可能一周才会布置一次,我都配合学校的工作,在课后对儿子进行家业的指导。孩子最近如果有什么心理上的变化,也会和老师沟通。不能一味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老师,父母的帮助,配合,都能令到老师的工作可以事半功倍呢。
3. 坚持课外阅读
好的习惯,一定要从小就形成。不要总是推说孩子小,大些再说吧。孩子长大,我们家长再试图让他改掉不良的习惯,可就难上加难了。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一定要认字,这些比较沉闷。故事书的选择,都能让孩子从故事书中学会道理。通过大量的阅读,词汇量也就跟着上去了。除了故事书以外,天文,地理,历史,各方面的儿童书籍,也要让孩子接触。这样可以让孩子的知识面得以开拓。和孩子多阅读吧,远离电视,游戏机这些!
4.每天和孩子沟通,重视亲子时间
事业上再忙的父母们,不要忽视了这重要的一环。每天的亲子时间,和孩子聊天,沟通,都能了解到孩子每天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生的趣事等。在成长过程中,少不了有很多困惑,如果家长用心沟通的话,孩子都会把我们当成朋友,愿意和我们分享他们的心事。如果老是不在的话,孩子也会变得自闭,不想和外界沟通,只想把自己躲在那个小小的,属于自己的幻想世界中。
5.着重品德教育,而不是分数教育
很多家长都会把眼睛盯在孩子每次测验,考试的分数上,还有就是考了多少名。如果考试的成绩不好,都会变成河东狮吼,对孩子大发雷霆。分数真的如此重要吗?在国内,答案是肯定的。但,一但孩子彻底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为了应付我们父母而学习的话,那么等待着他们的是怎样的将来,可想而知了。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孩子的品德教育。孩子有好的品德,关爱师长,尊敬长辈,有礼貌,学会分享等,都是一辈子伴随着他们的,非常重要的财富。如果孩子一味分数上非常高,但品德败坏,不尊重父母,自私自利,这样的孩子,没有谁会喜欢吧?
以上几点,是我粗略总结的两个孩子在幼升小遇到的经验之谈。很多事物,都没有绝对,唯一正确或错误的答案。愿和大家分享,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