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国内医院就诊见闻
(2011-04-29 09:31:31)
标签:
香港皮肤科医科大学公立医院等候室 |
分类: 家庭生活 |
印象中,我自己也很多年没有在国内医院就诊的经验了。脑海中还记得的,是小时候妈妈带我看病的模糊记忆。适逢这个月的香港复活节假期,连上五一,有几天假期。所以我们回去广州度假。
老公的手最近总是有湿疹,掌心有红斑,脱屑,并非常的痕痒。之前在香港也看过不少医生,也开了不少的药膏给他,可是疗效总是不大,治标不治本,不能完全康复。所以这次,我妈妈建议在广州比较有名的一间医院看下,或者会有效也不一定呢。所以,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九点前来到了医院。妈妈已经先到一步,为我们先挂号了。专门挂了教授的。比普通门诊要贵一些,但希望能找对医生,这对病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妈妈和孩子们在一家餐厅喝早茶等候我们。我们则上了医院的皮肤科,那里九点不到,但已经完全坐满了。等候大厅的中央有一个大的电脑屏幕,每分钟会有病人的名字和去哪家科室。我叫他先坐着耐心等候。然后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屏幕,不希望因为不注意走漏了眼,而错过了就诊的机会。
等了大约大半个小时,才终于听到呼唤他的名字。我们马上来到了皮肤科的三号教授室,小小的房间里面挤满了之前被叫进去的人。里面有个中年的医生在看症,另外有三个类似医科大学的实习生在旁边帮忙。有个在医生后面认真的做笔记,另外两个则是帮忙医生把诊断的结果和药方在电脑上打印出来。
老公是一个比较随和的人,但也向我说了下:“轮到那个人的时候,后面的也有不少等候和围着,没有什么私隐。”
我也只能说:“这里看病都这样,只能将就一下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里的医生工作强度是非常大的。可能一个上午要接待上百位的病人。在外国,医生都是收入比较高的职业。每次的看病事先都要预约,那么客人只需在那个预约时间里面提早到达,在等候室里面等候一会就轮到自己了。可能外国医生一天要看的病人比起国内一定不会如此多的。但国情不一样,很多东西是不能单看表面而进行比较的。
医生看了他的手的症状后,让我们先去照真菌检验。我们又赶忙到达另一个室。期间也看到了不少东南亚的实习年轻学生。有等了一段时间,才轮到他。之后等结果。一切安好,没有发现什么真菌。过程还算顺利,不过费事超长。但我们夫妇两都发现,医院里面就诊的国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有礼貌。见到医生不会打招呼,直接就坐下来。排队插队那些就更加不用提了。即使在检验室,医生叫我们名字拿去结果。我们都非常有礼貌地致谢。但环顾周围,都是比较冷漠的人群,没有一声的道谢就匆匆地走了。我们明白尊重是双方面的,国内医生本来压力就比较大,但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一声致谢,一个微笑,都可以令我们的距离拉近呢。不过,这些很简单的用语,姿势,眼神,做起来却好像是难过登天。
另外很多时候在等待的过程中,看到很多小孩子在父母,祖父母的簇拥之下来看病。真的俨如小皇帝。其中一个小男孩,不知道为何大人为他脱掉了裤子,他就光着屁股到处走。后来在走廊上久撒尿了。然后大人就打孩子,那孩子就哭声震天。老公对此非常的反感。他认为教育是非常的重要的。父母不教他,他当然如脱缰野马了。如果大多数孩子都如此,我们真的不敢想象下去。教育不只是看孩子的分数。如果孩子分数很高,但在这方面像低能一般,那还有什么未来可言?
我们拿到药后,离开了医院。院外阳光明媚。让我们不期然松了一口气。
老外也经历了一次在国内公立医院看病的体验。
但愿他双手很快可以康复,为我们弹奏出美妙的钢琴音符。
但就诊期间的所见,引发了我两长久的思考。
可能我们只是以偏概全,但可能也只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