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到十二岁的阅读计划

标签:
读书计划少儿读书区课外阅读课业才艺育儿 |
分类: 亲子阅读 |
六岁到十二岁,是人的一生中成长最快速的时期。在这短短几年里,孩子必须学习很多常识,必须培养嗜好,必需学会独立,必需学习待人处世,必需学习分辨是非。
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是奠定日后成败的基础。
可是这么多,怎么学呢?
先别急着为孩子找补习班或才艺班。因为这么做充其量不过让孩子容易应付课业,学一两样才艺。但这必须冒着孩子因此更加讨厌课业,排斥任何才艺的风险。值得吗?
那么,要怎样才能让孩子既能弄好功课,又能培养嗜好,还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想象力丰富,受大家欢迎,又能自得其乐的人呢?
很简单,训练他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所谓,良好,是指:不为分数而读书,不必父母督促,因为喜欢而读。一个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他的知识自然渊博。书,会刺激他去思考。会教他分辨是非,会引导他如何待人接物。当然,他也会因此而陶醉其中。
在家里建立一个小小读书区
这样能表现出父母重视孩子阅读这件事。在读书区里面,有孩子专用的书架,书柜,有属于自己的图书。他可以和父母共读一本书,共享书中的乐趣。
计划二:
增加阅读领域
1.先根据孩子的能力来选择
选择一些孩子可以自己阅读的书,在顺利的阅读过程中,孩子必定会信心十足,毕竟能自己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是一件骄傲的事情。
2.逐步加深
等孩子有信心了,再选择比较深的童话,寓言或是民间故事。虽然新的阅读读物里面会有生字,会有新的事物。但是,孩子们会利用你过去为他累积的知识,去消化新东西。我们只需要在旁边加以辅助就可以了。
3.将比较难的书夹在简单的书里
有些书比较难,读起来比较辛苦,但可以刺激孩子,也可以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这样的书,我们可以为他准备一些,夹杂在平时阅读的书里,不必特别去提醒他。他可能会因为好奇,或是想换换口味,自然会来翻阅的。
所以,不用担心孩子看不懂,尽可能去扩大他的阅读领域。只要是一本好书,它就会像一粒种子一般,深植在孩子心中,哪怕他当时只是一知半解。
计划三:
把书当礼物送给孩子
当孩子收到书时候,你可以当场念给他听,或只是告诉他的故事大纲,说到悬疑处,不妨卖个关子。让孩子对这书充满了好奇,如果这本书是他所喜欢的,你的这份心意,必定会使孩子更加珍惜它。
计划四:
为孩子办一张借书证
一旦孩子尝到阅读的美味,对书的需求就不会终止,或者我们担心无法大量购买书籍。那么图书馆就是我们非常好的选择。
学习阅读的过程就跟下棋差不多,一开始,下棋的规则并不难学,可是真正会下棋,还必须多年磨练才成气候。学认字不算难,可是真的会阅读,读出文字的含义,读出心得,就需要许多知识,技巧。怎样培养这方面的技巧,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要想读得好,不能读的少,这就是要诀。
这个时候,父母亲所扮演的角色就非常重要。很多父母会用最大的耐心来陪学龄前的孩子读书,因为他们还不识字,等孩子上了小学,就不再花那么多时间在他们身上,因为孩子自己会看。而且觉得学校也有老师监督。这么想是不对的。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老师也只是指导他课业,并不包括课外阅读。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烧烤一样,渐渐的融化”----雨果
让我们一起,陪伴着孩子,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加孩子阅读的兴趣和信心吧。
(坚持了不短日子的亲自阅读有了很大的进步。儿子最近为自己顶下了目标。“妈妈,我最近的计划是阅读一万本书”。由过去的被动到合作,到现在的主动。父母看到,都喜在心头。但这条阅读路上,有更加长的路途,风景,有待我们一起经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