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媽媽另類育兒想到的

标签:
意德沈怡天份运动看书从小培养育儿 |
分类: 妈妈心情 |
現年 20歲的沈怡謀( Horatio Boedihardjo)曾在港讀小學和初中, 14歲獲牛津大學數學系取錄,獲一級榮譽學位,跳升攻讀牛津博士學位,當時年僅 17歲,今年底畢業。
現年 10歲的龍鳳胎兄妹 Estephe(左)及 Perrine在英國會考數學科考得 A級成績。
08年沈怡謀在一篇訪問留下聯絡資料,歡迎對數學有興趣的家長和學生找他,結果吸引了 6名「粉絲」,居港的馬來西亞人 Rosalind Corlin便是其一。她與法國籍丈夫育有龍鳳胎,兒子 Estephe(意德)和女兒 Perrine(碧雲)。
怡謀昨接受訪問時說,最初他在英國,「冇直接指導佢哋,只係畀意見,如何編排學習、讀邊本書」。最近兩年他趁寒假回港一個月,每隔三、四日便到
Rosalind家,義務教龍鳳胎英國會考
IGCSE數學科,每次兩小時,「佢哋唔明就問,係佢哋好嘅地方」。
應考會考,是沈怡謀的建議,「佢開始時只係想練習數學,我話如果你( Rosalind)擺心機嘅話,可以考 IGCSE」。二人去年 11月應考數學科,昨放榜得知同獲 A級,與怡謀兩兄弟獲同一成績。怡謀透露,他們準備今年 6月考會考物理科、 11月挑戰附加數,再謀考英國高考,計劃提早入大學。
「呢個係預期成績,未見過有人日日用一個鐘(學習)未攞到
A,即使係細路仔。」怡謀指出,他教導他們只有約十次,他認為能否成為神童不在於天份,而是家長,他認為每日親自教他們的
Rosalind居功至大,「任何人每日肯做都可以得,細路仔係信阿媽多啲,教佢哋會學好啲」。
Rosalind說,子女的數學天份於幼稚園萌芽,「兩人常玩遊戲及砌圖,老師說他們二人算數很快,我才想他們可能有這天份」。與怡謀見面時,為他的建議感到意外:「
Horatio說試試讓他們二人去考 IGSCE,我還在想這是否太早?但他反問為何不試試?」
美國最近有位非常「虎媽媽」蔡美兒( Amy Chua),高呼狠招管教才能讓子女成才,拒絕、侮辱以至火燒無所不用其極。 Estephe(意德)與 Perrine(碧雲)的媽媽 Rosalind認為,這些做法太狠,但同意管教子女要有方向,就是讓子女學會自律及作息定時。有運動練習時 5時半起床、不准玩遊戲機及上網,港孩肯定吃不消, Rosalind說:「他們的娛樂就是運動及看書,最重要是他們會享受這段時間。」子女表現理想,她沒有邀功,「我不知我的安排是否最好,但這是一個家長應該要做的」。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110125/small/25la3p3new.jpg
Rosalind丈夫從事血液管理生意,一家四口六年前從瑞士來港,家住半山。一對法籍子女報讀法國國際學校,「除校內的課程外,我沒有逼迫他們學些甚麼,除了普通話,因為他們有華人血統,我希望他們能傳承中國文化,一代教導一代」。她深信名師出高徒,普通話導師是純正北京人,游泳教練是新加坡及內地國家隊前教練及選手,學習地點是印尼峇里;象棋師傅不用說,也是國家好手。她說:「教學手法很重要,因為這是一個互動過程,一個好的老師才能有好的結果。」
由最早 5時半到晚上 8、 9時,密麻麻的作業時間,不會太緊迫嗎?「不是每天都這樣,他們也有休息及玩樂時間」。雙胞胎閒時除運動,也愛看魯迅、茅盾。日常時間表主要按運動練習時間安排,「我會將時間分成一小段,例如 5時學欖球, 4時放學回來後,會叫他們 30分鐘做功課,或用 20分鐘溫習物理,彈性一點」。
Rosalind說,父母職責是為子女提供方法及支援,「你無法與他們一直走到最後,所以要讓他們學習,然後他們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做生意也好,環遊世界也好,最重要是有能力達成心願,這需要從小培養」
看了这位妈妈的说法,我觉得自己和她有些相似的地方。她的一些育儿理念我也是认同的。自从来了香港这家新的学校后,很快,我们娘三人就为学校所熟悉了。这个学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什么国籍都有。相对是用比较轻松RELAX的,自由散漫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但这态度不是我想要的,对待学习永远是认真,勤奋和用心。
1.我就是“虎妈妈”。孩子们就是“虎孩子”。
他们那种好学的态度也影响了学校老师甚至同学。同学们都知道蓝丘海焰的妈妈对学习可从不马虎。爸爸多次和学校沟通,找到适合教育我们孩子的方法。学校老师还专门加深了课程。同学们也没有之前的懒散,变得勤奋,因为学习上有了最大的竞争对手--蓝丘。暂时到现在,还没有谁可以再学业上超过蓝丘,但蓝丘好学谦虚的态度,令同学们都心悦诚服。在学习上更加用心努力。整个学习的氛围就呈现了。
2.每天必做三部曲
这三部曲就是复习今天所学,做作业和预习明天所学的。
即使是一年级的海焰,现在在学习上各科的取得好好的成绩。同学问:‘为什么你会写,我们不会。为什么你会读?”。他的回答也是让人震惊的,“因为我是用心去学,study with my heart and concentration.". 现在一年级,英文单词是不需要拼写的,只要会辨认就可以。但我是课外格外要求海焰也要会如何拼写的。并且教会他不用死记硬背,只要掌握了拼写的技巧。只要会读,就能拼写出来。再多次实践下,他掌握方法了。那种满足感是不能形容的,孩子自身的自信心也得到提高。
3.运动少不了
我不是要我的孩子成为书呆子。只会读书,看分数。那是我看重的一部分。另外,我非常注重他们每天的运动量是否足够。并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的运动来锻炼自己身体。蓝丘是体育高手,总是代表学校出赛的。海焰,不用我说,最心怡的还是足球。那么每天一个小时的运动作为妈妈的我,是可以保证得到的。
4.课外活动,积极参加
除了运动外,我也让孩子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例如园艺,摄影等,其他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在轻松的气氛中可以学到课外的知识。这些都是需要父母大胆的鼓励,而不是因为学习的关系而多加阻止的。这样的话,他们对课本的学习也会失去了应有的兴趣了。
5.鼓励孩子经常提问题,提出批评不是全接受
父母在旁监督的同时,也不是一味要孩子们全部接受。这样的话,孩子和一般的机器又有何分别。爸爸经常就和我讨论中西教育的区别。他对于中国孩子们过于顺从,从来不提出自己的主意和意见,老师父母要孩子做什么,孩子就顺从。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或者学业上分数很高,但又能代表什么呢。根本不会自己解决问题。这方面我是非常同意的。所以也把这方面的教育重任交给接受西方教育的爸爸来负担。我们鼓励孩子经常地提出问题。并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所以父母从旁鼓励。有了这些,也是拥有良好能力,成功了一半了。
我不敢说我的一对子女如何的优秀。但总的来说,他们都是比较乖巧,听话但又乐于表达自己意见,满脑子创意的孩子。毕竟,他们既有中国人含蓄的,勤奋,实干的传统也有欧洲人自由,奔放,创意的一面。我们作为父母的,只能从旁协助,监督,让他们可以快乐成长,拥有谋生的能力和达成自己的理想。